一、规范求职市场,解决找活“环境差”的问题
针对零散务工人员自发聚集形成的“马路求职市场”,长期存在声音嘈杂、秩序混乱、交通堵塞等问题。制定出台《“零工市场”建设指导意见》,从布局、服务、支撑、发展、保障五方面对“零工市场”进行规范,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市场就建在哪里”理念,在“马路求职市场”周边选择交通便利、场地开阔、出租房源丰富的区域建设“零工市场”,开展招工候工引导、就业信息发布、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就业服务,成功树立“找零工就去零工市场”理念。同时,推动县(市、区)“零工市场”与村(社)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相结合,搭建“10+N”零工就业服务体系,激活村(社)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家门口”服务优势。目前,全市已建成10个县级零工市场、749个村社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运营模式,解决找活“跑空趟”的问题
针对零工市场人手少,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能力与零工规模不匹配等问题。探索实行零工服务“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零工市场”日常运营,统筹人社、公安、住建、工会等部门力量,在“零工市场”设置部门办事联络点,明确专人常态化驻守,有效实现“一事一趟一窗一次办”。同时,推出“科技城就业码”“游仙招聘服务”“三台在线”等云端就业服务平台,采取“雇员实名登记—雇主择优点单—双方洽谈合作”模式,开展灵活用工线上对接,实现零工与市场两端高效对接。目前,通过云端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用工对接7000余次,对接成功率达74.45%。
三、健全保障机制,解决干活“讨薪难”问题
针对临时用工规范不齐全、劳务纠纷频发等问题。创新推出“多元化劳动维权机制”,在“零工市场”设立法律援助和劳动维权专区,为重点就业人群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对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用工时间、虚假信息等进行专项整治;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联合调解中心,针对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开展“政策咨询+劳动维权+就业创业帮扶”全链条服务。目前,开展劳动权益保障服务2.1万人次,调处纠纷942件次,办结率达70%,推动就业环境公平、公正、安全。
来源 | 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科、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编辑 | 芸芸
审核 | 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