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赏 月
每逢中秋节,很多地区的人们便会摆出果品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吃月饼
月饼,又称宫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燃 灯
古代人们就有以燃灯助月色的风俗。今天,江西、两广一带习惯用瓦片叠于塔上燃灯,称为“瓦子灯”;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树中期”,“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
饮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每逢中秋之夜,边赏桂花,边饮桂花蜜酒,食用一些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也是一些地方的传统风俗。
兔 爷
玩兔爷的起始约在明末,流行于北京一带。兔儿爷最早是人们祭月的对象,由泥制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供人们祭拜。后来,它逐渐变成孩子们的中秋节玩具。
学生作品
完
监制:张 洁 施永梅
编审:周树英
编辑: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