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多元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时代,年轻人对独特兴趣的追求正高速推动着各种小众文化的兴起与繁荣。其中,二次元的影响范围正在逐渐扩张,年轻人购买“谷子”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热门趋势。
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 2023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201亿元,2024年迅速飙升至1689亿元;随着泛二次元生态及周边衍生市场的发展,未来数年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将呈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029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3089亿元。
与此同时,还触发了一些列连锁效应:与“谷子”概念紧密相连的众多A股公司股价呈现出节节高升的态势。多家商场也开始积极引进与“谷子”相关的店铺,以满足消费者对这一领域产品的需求。
当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谷子”时,就有不少业内人士喊出“谷子经济将成为新风口”。“谷子”就这样以一种高调的姿态闯入了大众的视野。那么“谷子经济”究竟是如何火爆起来的?
“谷子”,来源于英文“goods(商品)”的谐音,在当下主要代指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等作品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包括海报、徽章、亚克力、手办等。
今年,“谷子经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A股上众多和“谷子”概念有关的公司股价接连上涨。谷子、吧唧、痛包、柄图这些二次元术语,也被更多圈外人所知。
图源:央广网。正在买“谷子”的学生(央广网记者 郭佳丽 摄)
吧唧是目前二手市场上最流行的谷子,这些小铁片市面上便宜的几十元,热门的动辄几百上千元。今年,一块《排球少年》里西谷夕角色的吧唧在二手平台上被炒到了7.2万元,传说中这款吧唧全球限量5枚。另一枚同款动漫里及川彻角色的“队旗麻将”被炒到8.4万元人民币,交易平台显示浏览量有1.1万人次。
购买谷子的行为叫“吃谷”,交钱被称为“交肾”,把谷子转卖出去叫“回血”,自己喜欢的角色简称“我推”,谷子的等级按照价格从低到高分别为“普谷”“稀有谷”“湖景谷”“海景谷”……
调查数据显示,“吃谷”的主力军为90后、00后人群,很多人在谷子上的年人均消费超千元。为了吸引人流量,商圈里纷纷引入谷子店。据浙商证券统计,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超60个核心商圈都在陆续打造二次元消费城市地标。
随着二次元爱好者群体的逐步扩大,"谷子经济"的概念也随之正式诞生。"谷子经济"主要聚焦于二次元IP周边商品的消费文化及其经济形态,其起源可追溯至日本,那里的动漫产业繁荣,二次元文化根深蒂固,从而催生了发达的“谷子经济”。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新增相关企业1万余家,与23年同期相比上涨14%。截至11月,现存“谷子经济”相关企业6.4万余家。
图源:央广网。正在结伴购买“谷子”的年轻人(央广网记者 郭佳丽 摄)
"谷子经济"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细分市场,新增企业的不断涌现,反映了市场对于这一新兴领域发展潜力的认可,以及创业者对于"谷子经济"未来成长空间的乐观预期。这一趋势的兴起,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者对精神层面需求的日益关注与国内IP质量的显著提升,这两股力量相辅相成,共同加速了国内“谷子经济”的崛起。
当前的“谷子标杆”,非泡泡玛特莫属:在港股整体萧瑟背景之下,泡泡玛特不声不响间,在2024年完成了年内4倍涨幅的惊人财富之旅。
“IP溢价能力+出海扩展能力”的双重成长属性,使得泡泡玛特已非当年吴下阿蒙,俨然成为经济下行周期内少数远见投资者的财富放大器:据媒体报道,泡泡玛特旗下一些IP玩偶,在二级市场中出现了高达几十倍的溢价。比如一款LABUBU联名款,今年初官方售价599元,而今在玩家群体内的转手标价超过万元。比起当年轰轰烈烈的炒鞋运动,亦不遑多让。
谷子经济当前仍属于离散市场,目前整体市场规模不太容易统计。以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数据分析推算,全国的体量大约在800到1000亿元之间。
其中的规模性品牌,除了泡泡玛特、卡游,艾漫以及GOODSLOVE是另外两家值得关注的新兴力量。其中艾漫的渠道终端,目前在全国约有50家店,计划明年开到100家;GOODSLOVE则由腾讯投资,也是全产业链运营,不过门店较少。
从线上二手交易平台到线下的“谷子店”,二次元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渗透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谷子”,作为对喜爱IP情感的寄托,已然成为消费市场中的一股新兴势力。然而,这一热潮也引发了商品标价虚高的现象,甚至有不法分子瞄准了对动漫周边热衷收集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虽然热爱“谷子”是人之常情,但在交易时仍需保持理性,选择正规渠道进行,避免因一时冲动或头脑发热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声明:本文综合参考央广网、新京报、钛媒体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入市需理智,理财需谨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