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坤25年成长记:从“贸工技”到国家级“双跨”平台

企业   2024-11-17 08:08   江苏  

从最初的几个人及50万注册资本金起步,历时9000余天,历经上千个项目的淬炼,和4轮风险投资的洗礼,朗坤人筚路蓝缕,一步一步走来,成为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的见证者和躬耕者!今天的朗坤面向电力、煤矿、化工、冶金等重资产流程工业,在安全生产、设备可靠性管理、工艺优化、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等方面正发挥着巨大的价值,也给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经历各种风吹雨打后的朗坤,愈发懂得感恩和坚持,创业初心历久弥坚。


▲观看《朗坤之歌》


创业25年来,我们从未分过红,始终以“今年的收入作为明年的投入”,研发累计投入数十亿元。功不唐捐玉汝成,2022年,在中国软件名城南京,朗坤成功孵化了一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迄今为止,也是南京市唯一一家。


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朗坤一路跋山涉水、闯关夺隘?

 

我想到了这样三个词——“打破惯性”“坚守文化”与“向上攀登”。



打破“惯性”的破壁求索



如果把朗坤二十五年的创业经验总结起来,我想可以概括为4个“打破”:打破行业发展的惯性、打破业务创新的惯性、打破用户需求的惯性、打破团队成长的惯性。



(一)创业,做难而正确的事。


1992年大学毕业后,在经过省级机关、外资企业和短暂的民企历练后,我选择了自主创业。1999年11月17日,我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再加上父亲的帮助,凑够了50万注册资本金,创立了今日的朗坤。



公司成立初始,靠做国外产品代理和承接工程自动化系统做原始积累。在和客户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伴随工厂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对设备可靠性、对安全生产有旺盛的需求,而这一块当时基本被国外巨头所垄断,我认为这其中市场空间巨大。2000年,朗坤有幸参与了一个数字化示范电厂项目,并借此机会,又吸引了一批拥有国际工业软件视野的同行加入。


我下定决心:朗坤要自主做研发、做产品,利用价格、资源和技术优势跟老外抢市场。



(二)创新,摆脱渐进式路径依赖。


创新是企业的终极考验,是一般与卓越的分水岭。


01 技术革新


2001年,朗坤在业界率先提出要打造“工厂管控一体化数字平台”,并给这个平台起了一个名字“朗坤智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英文简称LiEMS。也就是说,21世纪初,朗坤就开始布局“智能工厂”这个赛道。


 2002年,朗坤参与竞标了香港中华电力贵州安顺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由于这个项目规划很超前,设计理念先进,所以吸引了国内外12家软件企业激烈角逐,朗坤最终以超低价顺利中标。


 但业主对于项目的质量和工期要求极高。根据罚款细则,如果晚交付两个月,货款基本会被全部扣光,LiEMS 2.0在当时无论是技术平台还是功能都远远不能支撑这个项目。因此,朗坤必须在短时间内跳出渐进式发展,迅速实现技术“质”的突破。

 

在反复权衡之后,我搭上公司和个人全部家当,在江宁铜山金肯学院租下一栋6层教学楼作为研发基地,用来开发全新架构的LiEMS 3.0系统。

 

2003年9月8日,第一批研发人员正式入驻金肯学院,开始了长达14个月的封闭研发。当时3、4人同住一间宿舍,遵循着早上8点开工、晚上23点熄灯的严格作息,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周仅回一趟家收拾换洗衣服。每层楼挂着的倒计时牌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仿佛让我看到了一群英勇无畏的拓荒者在戈壁滩上研造氢弹的壮阔场景。


中秋节那天,我特地结束外地出差赶回南京,与大家一同在月光下吃了个团圆饭。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南京本地的30多位同事没有一个请假回家。黑夜里,唯独那栋六层教学楼经常彻夜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讨论交流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奋斗乐章。


艰苦奋斗是朗坤人不变的底色,也是支撑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坚固基石。总经理魏小庆当时作为研发部经理,带着严云峰、邓金伟、李重阳、张鹏等一帮 “拼命三郎” ,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推进研发进程。在封闭研发期间,有的延迟了婚期,有的回老家办完婚礼次日返回,有的推迟做痔疮、胆结石手术,还有的将哺乳期的孩子直接带到了基地。从外地赶来面试的,被这种精气神所感染和鼓舞,干脆就地办理入职,就地开干!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段令人难忘又极其充实,富有成就感的峥嵘岁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在金肯这片孕育朗坤精神的热土上茁壮成长。这群曾经挥洒青春热血、顽强拼搏的将士们,如今大多也成了公司的终身荣誉员工和核心技术骨干。

 2004年11月30日,LiEMS 3.0正式面世。随后在大唐户县第二电厂、国家电投蒙东能源通辽发电总厂等一批项目上打响了名声,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

  

LiEMS 3.0升级到今天的8.0,朗坤始终秉承 “工匠精神” ,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历经一次次 “破冰” 与 “蜕变” ,最终成功打造了业界领先的投建营(EPCO)一体化数字管控平台,这也为朗坤作为传统工业软件厂商代表入选国家级 “双跨” 平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根基与人才储备。



02 被迫转行


2008年,国资委启动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工作。由于国产工业软件绝大多数还处在发展初期,企业规模小,技术储备也不足,无法满足集团统一部署的需求。各大央企能源集团基于当时现状,认为选择部署国外成熟的软件套件更为稳妥。


而我们在反复权衡之后,放弃在国外平台上做二次开发,坚持做自己的开发平台,这也直接导致大量在建项目停工、在运系统一时间被迫下线,对公司正常运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于是,我们选择用成长性思维来代替竞争性思维,向电网、建材、建筑、装备制造等领域转型,先后与南瑞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信集团、哈尔滨电气集团等成立合资公司,得以获得宝贵的工业场景知识,这为我们后来的跨行业、跨领域业务发展格局打下了扎实基础。



03 战略转型


企业战略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

 

2016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之后,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开始频繁见诸报端头条。我开始思考,朗坤还能做些什么?

 

此时,朗坤工业软件已在重资产流程工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涵盖了电力、化工、建材等多个行业。而工业互联网也主要聚焦于这些行业,它们共享着相似且关键的数字化基础,如设备运维、安全预警及能耗监控等核心功能。

 

不久,朗坤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转型期。

 

2016年正式布局工业互联网赛道,2018年发布朗坤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2.0版本。

“源于江苏,畅行世界”。这句口号不仅深含着朗坤苏畅扎根江苏、辐射全球的战略定力,也标志着公司正式踏上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广大客户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征途。


朗坤苏畅入选艾瑞咨询《工业互联网产业图谱》


自2022年开始,朗坤苏畅连续三年荣获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称号,且排名持续攀升,品牌影响力享誉全国。基于苏畅平台开发的设备故障预警与诊断工业APP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煤矿行业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2023年和2024年,我们还牵头承担了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创新工程。 




(三)和用户交朋友,久久为功。


商业的本质是互惠,帮助客户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和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扬二电厂”)做的第一笔 “买卖”,朗坤其实是“亏钱”的。

 

当时,他们中控室大屏急需几只飞利浦专用灯泡,我得知信息后,多方打听得知福州某电厂有这种专用备件,便立即买了张机票飞往福州,在履行好借用手续后,又连夜赶回送到客户手里。 

 

正是这份执着与诚意,让扬二电厂觉得:“朗坤这家公司虽然小,但很靠谱。” 这也为朗坤赢得了宝贵信任与良好口碑,奠定了双方二十多年的稳固合作基础,这才有了后来与江苏省国信集团的全面战略合作。

 

客户成功了,朗坤自然也就成功了。

 

数字化转型不是锦上添花,也不是雪中送炭,而是一场释放巨大禁锢价值的全面管理变革。用户不关心产品本身有多棒,关心的是他自己用了你的产品会不会更棒。


25年来,朗坤利用数智技术,保障国家电投、国家能源、中国核电、安徽海螺、陕西煤业等诸多央国企集团更安全、更经济、更可靠地运营。可以自豪地讲,朗坤服务过的企业,有效延长设备寿命15%、降低库存20%、减少检修费用10%,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水平显著提升。此外,我们还与三峡国际、中能建、中建材、中石化等“走出去”的中国总承包商建立合作,产品和服务已遍布20多个海外国家。


 “坚持长期主义,专注深耕自己的细分赛道,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正是这样的理念,支撑着朗坤一步步走到今天。




(四)成长型团队,才能抗过周期


和所有的民企一样,朗坤的创业之路也遇到了无数挫折与挑战。在资金方面一直捉襟见肘。 


2014年,朗坤开始自建办公园区,由于资金投入巨大,贷款能力受限。我记得2019年的某一天,公司账上仅剩16万元现金,连买投标文件的钱都筹不齐,真是“没钱难倒了英雄汉”。

 

在最艰难的时刻,高管团队主动挺身而出,他们不仅自愿放弃领取薪水,还自发筹集资金为员工准时发放工资。对于这样一支勤勉尽责、无私奉献的高管队伍,我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与崇高的敬意。是他们,用坚实的脊梁撑起了朗坤。


共同战斗,共渡难关才有感情,才难忘,才是团队。没有一个人能够拯救一家企业,能让一家企业不断进化的,一定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有创业者问过我,是如何爬坡过坎克服困难和挫折的?

 

我告诉他,任何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有信心,不能失去希望,坚持一个字——“熬”。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更要相信“有一扇门关闭,就会有一扇窗打开”。




坚守企业长青的文化基因



创业靠的是市场战略,而守业靠的则是企业文化。所有资源都会枯竭,所有业务都可能改变,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谷歌创始人在《重新定义公司》说过:


在创建一个公司或事业时,文化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大多数公司让其文化自然地发生,没有人去策划。这也许可行,但这意味着将成功的一项关键因素交给了运气。

 

父亲是我的人生启蒙老师,他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有件40年前的小事至今历历在目: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发现已经担任后勤副校长的父亲,带着电工在结冰的河水里,维修着柴油发电机用的水泵滤网。他一生清廉正直,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任何私利,始终与人为善,广结善缘。父亲的一言一行如同明灯,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在我心中深深植根了“责任、担当、助人”的价值观与理念。在父辈和业界榜样的影响下,我坚持将朗坤做成一家有责任感、值得托付的企业,成为帮助人、成就人、造福社会的平台。



01  对客户负责,专业靠谱 


 

用真诚打动客户,用服务赢得客户。


2000年初,我前往贵阳回访四年前一同赴德考察的代表团成员。令我惊喜的是,六位团员竟然全部出席,并用珍藏的陈年老酒款待我,有的还是从外地赶来的。

 

席间,牵头人说:小武,你知道我们今天为什么聚齐宴请您吗?我表示疑惑,随后一位团友解释说:我们偶然间发现,你主动将自己的出国补贴拿出来给我们买小纪念品和水。“我们都觉得你人品很好、很靠谱,有情有义,公司也有技术,所以你既然出来创业,我们都很愿意帮助你。”

  

客户需要的时候,每一个朗坤人都全力以赴、使命必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来,吴文楷、张宁、王煜、席学龙等一批优秀同事,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随时会被感染的风险,心理的煎熬,肩负着公司的嘱托和客户的期待,毅然逆风前行孟加拉、非洲等地,执行项目实施任务。

 

他们的身上,诠释了朗坤一以贯之的“靠谱”精神。



02 对员工负责,引导向善。



首先,主动向学。

 

学无止境是一个人挖掘潜能、保持进步的秘诀,企业同样如此。我们通过朗坤大讲堂、技术峰会、师徒制、经营分析会、复盘会、早班会、国内外游学、户外拓展、每日群分享、每周线上培训等,长期打造学习型组织,鼓励大家相互学习,向国内外同行学习、向客户学习,持之以恒,不断修炼。

 

其次,鼓励担当。 


人人参与,自然就有了基本的担当。


有一次,我注意到园区草坪里冒出了一些杂草,于是利用上班时间,发动并组织公司全体员工参与了一次集体拔草活动,从此再无杂草;200米长的停车区域,车辆停放井然有序,从首辆至尾辆一目了然;卫生环境干净整洁……每一个细节的背后,都蕴藏着朗坤人优秀的素养。

我认为,真正的担当是要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这不仅意味着在出现问题时,管理者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更意味着事事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包括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尊重他人、保持诚信等各个方面。管理者只有自己做到了这些,才能够要求下属也这样做。

 

最重要的,是学会信任与尊重。

 

价值驱动型专业人才更渴望被信任和尊重。

 

2020年,我特别邀请了一位知名油画家为公司18位做出卓越贡献的终身荣誉员工,每人精心绘制了一幅肖像油画,以感谢并记录下他们与朗坤共同成长的峥嵘岁月。迄今为止,公司现有26位杰出员工获此殊荣。


这不仅是一种尊重,一种褒奖,更是对他们扎根朗坤、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无私奉献的最高评价。



03 对社会负责,懂得感恩




朗坤(Luculent),无论是中文名还是英文名,都有清澈透明之意,喻意为光明、坦荡。我相信,心有多诚多宽,企业就能走多远做多大。

 

自创立以来,朗坤坚持诚信经营,除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外,还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数智化专业人才,为国家缴纳数亿元税收。此外,我们还在武汉理工大学、江苏省邗江中学等多所学校设立教学基金,深度参与各类社会慈善活动,履行社会责任。


此时此刻,我非常感谢国家相关部委、省市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公司的深切关心和悉心指导;我还要诚挚感谢股东、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对朗坤的长期陪伴和鼎力相助;我更要特别感谢每一位员工的辛勤奉献和不懈努力,以及家属对公司的支持理解和默默付出。

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莅临朗坤调研


干干净净做人,坦坦荡荡创业,做好人,做好事,这是我对自己,也是对公司的期望。

 

“智慧善良,靠谱担当” 是根植在朗坤发展历程中的文化内核,是公司的信仰和本源精神力量,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内在生命。



穿越周期向上攀登



全球经济发展中,靠资源、靠资金、靠劳动力等大量投入加速度发展的时代过去了。中国的生产制造业已经很发达,但是今天的世界已经从单一竞争走入了产业链的全面较量。


我们要用好数智技术,做好生产性服务业,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补链、延链、强链的独特价值,助推国家加快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能源行业又是个巨大的行业,碳中和的核心是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能碳化和数智化是中国经济今后20年的主要赛道,朗坤正同时处在这两个风口的正中央。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我相信:最有价值的事是长期、缓慢、一点点的改变。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有着正确的长远目标,然后又能够投入足够的热情和毅力去做,就会真正感觉到自己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获益,因为所有奇迹的发生是慢慢来的,微小的日积月累最终会成为巨大的变化。

 

我更相信: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



武爱斌

2024年11月17日




/ END /

最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智化转型方案
尽在“朗坤智慧”

朗坤智慧
让工业更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