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工匠陈道清的“刻”骨人生*-

乐活   2022-09-29 08:00  



骨雕,又称为"骨刻"
通州骨雕制作技艺,肇始于清代
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通州骨雕的第三代传承人陈道清
是一位在运河边长大的艺术家
他以运河为题材创作了大量骨雕作品
形成了"运河情"系列并多次获奖
运河之上带您走近
运河工匠陈道清的“刻”骨人生



骨雕技艺
骨雕,顾名思义
就是在骨头上进行艺术雕刻
从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
山顶洞遗址内发现的钻孔骨坠算起
距今已有10万年的历史
通州骨雕继承并发扬了这项传统技艺
以牛骨、驼骨为原料
进行雕刻制作
2009年,入选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选料加工

制作一件骨雕作品

要从选料开始

骨雕以动物骨骼为原料

骨头的一大特点是短

一般而言,骨头只有20多公分长

另一大特点是薄,而且脆

这也为骨雕制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在具体选择骨雕原料的时候

要选那些相对较长、较厚的骨头

而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容易

用陈道清的话说,简直是“千里挑一”

选到了合适的骨料之后

还要对骨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

要进行切割、去油、除脂、漂白

经过了这些工序处理后的骨头

才能成为制作骨雕的材料



凿、铲、磨
凿、铲、磨
这才是骨雕制作工艺流程中的重中之重
凿,指的是凿出骨雕作品的大体造型
铲,指的是在凿出的大体造型上
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磨,指的是反复打磨
使骨雕作品愈加精细
在凿、铲、磨三道工序中
凿其实是最难把握的
也是最考验制作者功底的
大体造型的把握上如果出了差错
那么其他工序都是徒劳无功的了



以生活为材
陈道清骨雕作品常以蔬果为题材
白菜、萝卜、玉米、辣椒
藕、柿子、佛手等等
这些蔬果常配有栩栩如生的昆虫
比如蝈蝈、蜻蜓、螳螂
蝴蝶、蛐蛐等
这些东西要想雕得神形具备
就必须仔细观察
所以,他常在外写生
细心观察大自然中动物
昆虫的神态动作和蔬果、花卉的形态


运河之恋
在芦苇飘荡的水域中
一位少年脚踩莲花
钓起了一条肥美的鲤鱼
少年全神贯注,鲤鱼正奋力挣脱鱼钩
陈道清的作品《运河之恋》
刀法细致、流畅,栩栩如生
他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
《运河之恋》是陈道清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陈道清表示,他从小就在运河边长大
对运河感情特别深
现在他已经60岁了
运河也越变越美
所以就用骨雕的方式
表达对运河的眷恋

节目嘉宾


通州骨雕的第三代传承人

陈道清



回听《运河之上》

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BRTV运河之上
欢迎关注《运河之上》,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FM107.3,AM1026)每天早上8点到9点,晚上8点到8点30播出。运河之上,融汇八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