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
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公园
《运河之上》
“中轴探秘——发现历史的微妙”系列节目
中山堂
踏上北京中轴线的璀璨之旅
我们走进一座
承载着深厚历史
与文化的公园
中山公园
作为北京中轴线上
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
1914年社稷坛
被辟建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成为北京第一座城市公园
也是北京中轴线
公众化的开端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
对公众开放110周年
《运河之上》
“中轴探秘-发现历史的微妙”
系列节目
带您走进这座
皇家祭坛的蜕变之旅
感受它从皇家禁地
到城市公园的华丽转身
社稷坛
社稷坛原址
曾经是辽代的兴国寺
元代是万寿兴国寺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改建为社稷坛
是明清时期皇家祭祀土神
谷神的重要场所
清代沿用
五色土
整个中山公园
23.8公顷的范围
都叫社稷坛
社稷坛的外坛墙
内坛墙 内壝
三重坛墙共同营造出
富于层次变化的神圣祭祀氛围
社稷祭坛
是社稷坛的核心区域
是一座三层方坛
四周用汉白玉石围砌
坛面铺有
东青 南红
西白 北黑
中黄五色土壤
俗称五色土
现在看到的坛土
大部分为1909年的遗存
是清朝末代皇帝
最后一次祭祀社稷坛时铺设的
社稷坛与中山堂
除了祭坛
社稷坛还保存
明代的建筑
现在的中山堂 历史上
是社稷坛的拜殿
1925年后的这里
成为纪念
孙中山先生的场所
还有一座大殿是戟门
社稷坛开放为中央公园后
戟门也被改建为图书馆
目前这座大殿
主要木构件
依然为明初期遗物
神厨神库和宰牲亭
是社稷坛的配套设施
朱启钤与公园董事会成员
1913年前后
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
朱启钤前往社稷坛踏勘时
见古树森森 殿宇恢弘
却因荒废多年
而污秽不堪
萌生了将皇家禁苑
辟为公园的想法
这座皇家祭坛
与紫禁城一墙之隔
堪称“地当九衢之中”
寻常人要想踏足社稷坛
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朱启钤的主持
和社会贤达的呼吁下
开放社稷坛的愿望
最终取得了政府的支持
在营建时
政府拿不出富裕的银两支持
社会名流就发起了募捐
半年就筹到了4万多元
习礼亭与天安门之间
习礼亭与天安门之间(今)
1914年10月10日
中山公园(时名中央公园)
开放
以当时的物价水平来衡量
一张门票大约
能买六七个鸡蛋
——普通人家度日艰难
花这些钱来逛公园
自然是一件略显奢侈的事
即便如此
开园第一天仍然游客如织
不少市民扶老携幼
高兴地去中山公园游园
公园茶座
1915年起
中山公园陆续增葺了不少
山水 亭榭和花木
建设了唐花坞
投壶亭 碧纱舫 来今雨轩
格言亭等多座新建筑
就这样 秀美园林
名贵花卉和灵动的金鱼
从深宫之中
来到了中山公园
让市民享受到园林之美
松柏交翠亭
时至今日
京城的赏花地数不胜数
中山公园仍是最有名气的
这里的郁金香展
梅兰同展
都是京城花展中的翘楚
1928年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
这里改名中山公园
水榭
如果把中山公园
比作一间城市客厅
展览就是其中最风雅的部分
百余年前
董事会食堂 中山堂
来今雨轩 水榭等地
都是办展览的好地方
据记载
从1915年到1938年
中山公园办展的
场次不少于1500场
一周办好几次展也是常有的
张大千 齐白石
金北楼 徐燕孙
徐悲鸿等大师
都曾将作品送到公园展览
来今雨轩
来今雨轩位于
中山公园内坛的东南角
它不仅是一家老字号茶社
也是一处重要的革命旧址
它几乎和公园同龄
是1915年营建的
建成后作为饭庄和茶社经营
茶点 西餐都很有名
为公园平添了烟火气
辽柏
如今中山公园
分布着612株古树名木
其中柏树
是中山公园的一大亮点
自古以来
柏树就因四季常青
和长寿被尊为百木之长
其中
生长于社稷坛
南坛门外的七株古侧柏
是辽代兴国寺的历史见证者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被称为“辽柏群”
为了保证文物建筑的
原真性和完整性
在推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
5年的时间里
中山公园完成了
18项文物修缮
和环境整治项目
拆除祭坛
非文物建筑5100平方米
恢复绿地5000多平方米
中轴线申遗成功后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稷坛的保护管理也会更系统
中山公园将推动其历史风貌进一步修复
游览信息
[位置]:北京市东城区中华路4号
[门票信息]
平日门票价格3元 半价票1.5元
唐花坞、蕙芳园联票价格5元,半价票2.5元。
市民游客可提前1-7天在“畅游公园”微信公众号平台购买公园门票快速入园游览。
照片由中山公园提供
北京中山公园党委书记、园长 秦雷
回听《运河之上》
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