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初的一天傍晚,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八路军老战士们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的土窑洞前,为两对新人举行了简朴而又热烈的结婚仪式,其中的一对新人就是邓小平和卓琳。
卓琳,原名浦琼英,1916年4月6日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榕城镇普家山村。其父浦钟杰,是名震西南的民族实业家,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曾被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
1932年,浦琼英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学,1936年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是云南第一位考入大学的女性。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浦琼英乔装成百姓模样,决定去延安投奔八路军。1937年8月,浦琼英经过数日奔波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并考入陕北公学。在这所培养干部的学校里,浦琼英和来自全国的进步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群众运动等课程教育。4个月后,他们毕业了,浦琼英被分配在了陕北公学图书馆工作。1938年,浦琼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经在陕北公学担任过学员队队长的浦琼英天性活泼、聪明好学,上级领导认为她有进行敌后秘密工作的潜质。因此,就把她调到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特别训练班学习,培训结业后,浦琼英将被派往日军占领区从事抗日工作。由于敌后抗日工作的需要,此时的浦琼英改名为卓琳。
时间到了1939年,卓琳来延安已经两年了,而原来那个活泼开朗、乐天直爽的大学生也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名矢志不渝的革命工作者。而这年,卓琳与邓小平经人介绍相识,他们的相识颇具戏剧性。1939年7月,邓小平从太行山回到延安。据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说,邓小平这次回来,原来是准备参加七大的,不料七大推迟召开,由于前方需要,他不能在延安多待。那时,邓小平还没有成家,大家非常关心这件事,于是,邓发等同志就张罗着帮他找一位“贤内助”。当时卓琳很年轻,刚从陕北公学毕业,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所以大家就将她介绍给了邓小平。当时,邓小平35岁,卓琳23岁。
卓琳那时对邓小平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一个老红军战士,一位在前线工作的领导干部,但是,他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为人怎样,性格如何,她却一点儿也不清楚。因此,当邓小平托卓琳要好的朋友向卓琳表达了想和她交朋友的想法后,卓琳回答说:“我还年轻,不想这么早结婚。”年轻的卓琳对当时已经是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的邓小平缺乏了解而婉言拒绝,是可以理解的。而邓小平没有气馁,反而是亲自找卓琳谈话。卓琳后来回忆说:“第一次谈他的情况,第二次谈他的希望。”卓琳听了邓小平的话,觉得“这个人还可以,有点知识,是知识分子”。通过诚恳的交谈,卓琳同意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生活追求,让卓琳和邓小平走到了一起。
婚礼当天,在延安的中央高级领导人,能到场的都来了,有毛泽东,张闻天和夫人刘英,刘少奇,李富春和夫人蔡畅,还有中央秘书长王首道,等等。婚宴上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奢华场面。窑洞前的木板搭成的桌子上摆的是平常吃的延安小米饭、大红枣,最奢侈的不过是炒了几个鸡蛋。参加婚礼的,虽然都是延安的“显赫人士”,却都穿着土布做的八路军军服,穿着土布鞋,裤子的膝盖上还打着补丁,虽然没有西式礼服那么气派,但却有共产党人特有的精气神。新郎新娘没有婚纱,没有礼服,但他们身上穿的八路军的土布军装衬托出了简朴之美,明朗的笑容表现了革命者幸福而崇高的心境。
结婚是人生大事。然而在战争年代,革命者总是把自己的这种“大事”化为“小事”,不要说度蜜月,就连休息两天都很难得。在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之后,邓小平和卓琳这对新婚夫妇就开始长途跋涉,奔赴太行山区。他俩的蜜月不得不在马背上度过。由于人多马少,只有女同志和孩子们才能享受骑马的优待。邓小平的马主要是驮书和文具,自己步行。由于不少人缺乏行军的经验,再加上妇女、孩子、行李比较多,行军速度缓慢,每天大约只能走50华里。此外,通过敌人的封锁线也是不小的困难。据老同志回忆:“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一般在晚上7点钟开始做准备,9点钟出发。邓小平办事老练、迅速,决定果断,一切行动由他组织。”作为指挥员,邓小平不仅关心照顾每一个随行人员,而且还在行军路上抽出时间调查研究、了解民情,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他们从延安出发,渡过黄河,穿越平原,一路上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安全到达太行山区。
虽是简朴的婚礼,虽是马背上的蜜月,但邓小平和卓琳却是一生的相濡以沫。无论身处低谷还是走向辉煌,他们没有丝毫的改变。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这八个字是他们感情最真实的写照。今天,翻开卓琳的履历,她的头衔只有“秘书”二字。但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却离不开她的执手相随。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卓琳这样的颁奖词:“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这正是对他们真挚感情的很好概括。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