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韬学长
2006-2010年 巢湖学院 工学学士(计算机专业);
2010-2013年 北京大学 法律硕士;
2015-2016年 美国哈佛大学 法学硕士(LL.M.),
该项目2015年仅在大陆录取10人左右;
2017-2021年 美国杜克大学 法学博士(S.J.D);
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
划到文末,精彩加倍!
主理人 :贝拉
技术处理 :昆
编辑:贝拉,米娅
-1-
“高考失利”?不存在啊!
12点睡5点起,起早贪黑考二本
我觉得努力——
只是取得好成绩的众多必要因素之一。
- 黄韬学长教育经历 -
要取得好成绩,不仅仅靠努力,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家庭的稳定、父母婚姻的和睦、成长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以及心理状态的稳定。
所以,努力只是其中一个条件,而且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结果不好,不一定是因为不努力。
我自己就很努力,尤其是我们这种小镇或者县城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很拼。
现在很多名校的学生,可能会有点居高临下的态度,尤其是面对双非的同学。
但实际上,很多成功,并不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像我刚才提到的家庭、教育资源、运气等,都起了很大作用。
- 黄韬学长发言 -
所以,认识到努力只是成功的一个要素,非常重要。
这样一来,没成功时不会过度责备自己,成功了也不会看不起,那些暂时没成功的人。
面对命运,我们要保持谦卑,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积极向前看。
-2-
县城“学渣”二本生,
总分第二上北大!
我考的是非法学的法律硕士,它面向的是本科不是学法律的学生。
所以在这点上,竞争并不算特别劣势。
和我竞争的,都是本科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至于院校的劣势,就像我之前说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我在正式复习前,花了很多时间去搜集资料,不仅是关于学校和专业的信息,还包括录取情况、经验贴、参考书等。
我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去弥补先天和后天的资源差距。
虽然每个人的出生环境确实不同,城市、家庭背景等等都存在差距。
但现在很多资源,是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比如互联网。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小镇和大城市的资源差距,想弥补是很难的。
- 香港城市大学 首页的黄韬学长 -
但现在有了网络,许多资源可以在网上获取,比如学术资料、世界名校的公开课等等。
所以,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物质资源的差距,而是意识和行动力上的差距。
很多来自小镇、县城的同学,缺乏的是主动获取资源的意识和利用这些资源的行动。
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拉平了阶级差距,虽然它也可能加剧了差距,这取决于你怎么使用这些资源。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以用来弥补这种差距。
虽然完全赶超很难,但正视差距,并且利用网络资源去缩小差距,是非常关键的。
-3-
北大毕业,放弃公务员,
奋力冲刺上哈佛!
注:2015年哈佛法学院LL.M.,大陆仅招收了10人左右,黄韬学长有幸成了那十分之一
其实像哈佛这样的名校,非常喜欢背景独特的学生。
- 黄韬学长的哈佛学位证 -
大家普遍误认为,能被名校 LLM (法学硕士)录取的,都是那些做了几年律师、且在大律所工作的申请人。
这是因为申请人和被录取者中,律师占多数;所以大家看到的成功经验,往往都是来自律师。
其实不是的,实际上申请人不一定非得是律师,只要是与法律相关的工作,都有机会加分。
关键不在于你具体做什么工作,而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做出成绩,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这些才是美国名校在招生时真正看重的。
所以,不管是律师、公务员,还是 NGO 等工作,背景独特的学生,他们都欢迎。
-4-
放弃高薪计算机、稳定公务员
赌一把的人生,爽爆了!
我做这些选择时,没有基于什么高人指点,更多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思考。
我不太喜欢按部就班地走人生规划,所以选择了这些看起来比较有风险的路。
我觉得人生,就应该是自己主宰。
虽然做每个决定时,都带着一点“赌一把”的心态,但我相信,只要自己真正感兴趣、愿意投入,就能走得远。
可能这就是我的风格吧。
比如当初跨专业考研,有人建议我,考个更稳妥的学校,因为我本科是二本,跨考北大风险太大。
辞公务员时,反对的声音更多,因为家人觉得公务员工作,尤其是北京市直属单位,已经非常好了,可以“躺平”一辈子。
虽然我并不讨厌那个部门,工作环境也不错,但我更喜欢教学科研。
所以,我最终决定冒险辞职出国。
压力确实很大,因为身边有不少人等着看我是否会失败。
如果哪一关没有过好,比如硕士、博士毕业后找不到教职,肯定会有人说“你看,当初应该听我的,公务员多好”。
但我觉得,选择这条路虽然风险大,却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毕竟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起来总有收获。
-5-
本科学历差,没钱没资源,
哥照样冲出国,读研又读博!
“当你想要留学时,钱往往是最容易解决的事,比钱更难的,是决心”。
- 黄韬学长发言 -
我留学期间为了省钱,大多都是自己做饭或吃食堂,下馆子和点外卖在几乎不存在。
还记得学校里经常会有学术研讨会,因为免费提供午餐,我经常去“蹭饭”。
我认为,关键是努力去获取各种资源。
如果资金确实是个大问题,那可以考虑申请有奖学金的项目。
虽然理工科的奖学金更多,但法律也有不少机会,不论是 JD (法律博士)还是 LLM(法学硕士)。
一般来说,学校排名越高,奖学金要求的条件也越高。
如果个人的条件确实有限,家里又没有资金支持,那就可以,考虑申请排名稍微靠后一点的学校,但有奖学金。
我一些朋友,就是这么一步步走出来的。
他们本身也是双非出身,家里条件普通,先去有奖学金的学校,即使排名靠后,慢慢地通过再申请,或读完硕士后申请更好的学校。
虽然比别人多花了几年时间,但只要你喜欢这个事业,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好。
那这条路还是挺值得的。
-6-
别只闷头做学术宅,
不会学术圈社交?好工作说“拜拜”!
如果回看我的过去,有一个遗憾,就是把主要时间都用于学习,没有太重视社交的重要性。
不管是做律师、搞学术,还是其他职业,很多工作都需要社交和情商。
我们这种小镇出来的孩子,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都觉得考试分数最重要,你只要考得高就可以。
至于怎么跟人打交道和相处,这些都是后话,先考上大学再说。
但其实,社交能力的重要性不亚于学习成绩。
很多类似背景的同学可能也低估了这一点。
我也是博士后期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找工作时,也因为意识晚了,碰到一些壁垒。
如何提升社交能力,我觉得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
比如:在读研读博期间,尽可能多参加学术会议、论坛活动,多帮导师做项目。
- 黄韬学长在香港城市大学的办公室 -
说白了,就是多参与学术圈的活动,接触圈内的人,慢慢就能理解这里的规则。
首先得理解规则,才能适应它。
很多学术宅可能还没意识到,以为论文发得好、学校是名校就能找到好工作。
但是,首先得看清学术圈的规则。
了解规则后,你可以选择适应,也可以选择不适应,但如果意识不到,就不会去改变。
有些人意识得早,虽然是搞学术的,但社交能力也很强。
这种人无论是学术还是社交,都是双赢。
-7-
哈佛读研,杜克读博
边精进学术,边苦挣生活费
其实是没办法,因为生活费要解决啊。
所以只能逼自己去兼顾。
有句话我记得是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听到的,流传的说法就是“学习、睡觉和社交只能三选二”。
我是那种需要睡眠的人,所以我牺牲了社交,选择学习和睡觉。
但有的人精力好,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他们可以同时兼顾学习和社交。
精力好是天生的,没办法比。
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放弃,你必须选择放弃一些事情,时间才能腾出来。比如,你如果放弃了睡觉或社交,学习时间自然就多了。
你想要什么都做,到时候肯定会很杂乱。
所以说,放弃是关键。
-8-
我二本的嘴唇,
怎能亲吻你985的脸庞
学历歧视盛行,自卑如何破?
这种标签,是最能制造流量的。
因为如果把一个人介绍得太全面,观众可能没有耐心接着看了。
所以直接给人一个标签,像你说的,“令人心动的offer”被网友戏说为“令人自卑的offer'”,一目了然,还能制造对立感,比如985和二本的对比。
这种悬殊感,才有话题度和热度。
但我们自己的观念,要尽量保持清醒,不能被这些标签牵着走。
就像你说的,不要因为是985或二本而自傲或自卑。
985也好,二本也好,都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没必要把它当作道德的高下之分。
- 黄韬学长镜头下的哈佛大学 -
其实这只是运气好坏而已,不值得过度解读。
网络给我们带来很多信息,但也充斥着垃圾信息和刻意制造的对立、焦虑,甚至虚假新闻。
流行的东西大部分质量不会太高,恰恰因为它易于传播,所以流行。
因此我们要抱着批判的眼光去看,不是盲目接受。
很多事情远比网络上呈现的复杂,如果你认为事情都很简单,就很容易被网络带偏。
-9-
您认为什么是“双非青年”?
我觉得“双非青年”,
就是努力突破自身资源限制的人,敢于向既定命运叫嚣挑战的人。
- 哈佛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
如果你们成功了,保持谦卑。
如果不那么幸运没成功,也不用过度责怪自己。
最后,我想对双非青年的同学们说——
“我的人生,没有被定格在高考出成绩的那一刻;那么你的人生,也一定可以。”
*故事未完待续
左上角关注“双非联盟”,第一时间收看下期!
——
双非联盟社群,加入一起成长!
一个人走的更快,但一群人走的更远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添加主理人微信,立即加入双非联盟社群
获取“大学生求职不踩坑指南”
(长按识别,加我微信)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一起点赞、转发,让青年之火越燃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