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由青海嘛呢石影业主办、奥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被风刮过的故乡:万玛才旦导演作品回顾展”正式开幕。
5月8日上午,万玛才旦导演生前的亲朋好友、工作伙伴来到其故乡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昨那村,参与万玛才旦导演逝世一周年纪念仪式。嘉宾们为万玛导演献上哈达,并点上千盏酥油灯为其祈福。
午餐用毕后,嘉宾们参观昨那村。昨那村既是万玛导演从小生长的故土,也是电影《塔洛》的取景地之一。嘉宾们行走于乡村的小道间,追寻万玛导演的成长足迹,体味其中的风土人情。
5月8日晚7点30分,嘉宾与观众齐聚西宁市银河欢乐影城,参与“被风刮过的故乡:万玛才旦作品回顾展”开幕式,并观看万玛才旦导演2005年公映的首部长片作品《静静的嘛呢石》。
映后,久美成列作为主持人向到场的嘉宾及观众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宣布了回顾展的开幕。在开幕仪式中,久美成列回忆了万玛才旦作为父亲、老师、藏族电影开创者的点滴,这些鲜活的记忆,能够抚平我们内心的焦躁,继续给我们力量,并且长久地留在我们心中,永不磨灭。久美成列还表示,今天大家汇聚于万玛导演的故乡,共同观看藏族电影的开山之作《静静的嘛呢石》,通过这部影片,在影像中与万玛导演重逢,一起感受导演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感受他描绘的在故乡刮过的风,以此纪念其逝世一周年。
随后,嘉宾苏牧、桑杰尖措、松太加、德格才让、王垚与久美成列就《静静的嘛呢石》一片展开交流。嘉宾们各自回顾了与万玛才旦导演的相识经过,并分享了《静静的嘛呢石》从前期策划到拍摄过程的细节故事。
北京电影学院苏牧教授作为万玛才旦导演就读电影学院文学系时的班主任,回忆起万玛导演的求学过程,感慨万千,《静静的嘛呢石》原是一次学期作业,一次拍片训练奠定了万玛导演的创作风格。从一个藏族作家到藏族电影导演,万玛导演始终扎根于藏族文化,扎根于生活,二十余年的坚持让万玛导演取得如此成就。作为首部长片,《静静的嘛呢石》是具有生命的电影,这种生命力来自导演对生活的把握,让影像变得鲜活。万玛导演中对普通藏族人生活的聚焦,是其电影最重要的部分。
与万玛才旦导演长期合作的电影制片人、出品人、企业家桑杰尖措先生回忆了自己与万玛导演相遇并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的过程。二人缘分起于2000年共同在西北民族学院(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的求学经历,两人因对文学创作的共同热爱而走到一起。万玛导演和桑杰先生共同认为,如果仅用藏文写作,并不能让更多人看到藏族人的故事,他们认为电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两人从一起谈论电影到一起创作电影,从而开始了电影之路。作为万玛导演的资助者,桑杰尖措先生一直全力地支持着导演的创作,他认为万玛导演不仅为藏语文学的创作带来很大突破,更重要的是他的电影创作超出了每一个人的预期,让更多的人真正地了解藏族人的真实生活,这个过程也吸纳和培养了一批青年藏族电影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桑杰尖措先生用了十分精妙的比喻来表达对万玛才旦导演的怀念。在藏族的文化中有一种说法叫作神仙打瞌睡,当神睡着后,他会梦到自己来到人间,而在人间的游历是真实可感的。万玛导演便是那个在神仙的世界里睡觉的神,在梦中来到人间,带来许多精妙的作品,而他的离去则意味着他重新回到了神仙的世界。
松太加导演是多年后再次在大银幕上观看《静静的嘛呢石》,每次观看的心态和状态都不一样。
从一起到北京电影学院求学,在出租屋里同吃同睡,共同讨论和创作电影,松太加导演和万玛才旦导演二十余年来不断地返回故乡书写藏地藏人的故事。松太加导演觉得和万玛导演的合作是非常纯粹的过程。回忆起和万玛导演共同创作《嘛呢石》的经过,尽管回看时感觉困难重重,但在当时并不觉得艰苦,因为是第一次的电影创作,大家要完成影片的决心超越了对苦的体会,每一个镜头都有着说不尽的幕后故事可讲述,正是这些故事让《嘛呢石》变得珍贵。
松太加从影史的维度肯定了影片的意义。《嘛呢石》是用胶片拍摄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以藏语贯穿整部影片的“藏族电影”,在这之后数字化浪潮席卷电影创作;同时影片公映于2005年,正好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影片对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具有了某种见证意义。《嘛呢石》创作过程中,往返于藏地和北京的胶片洗印过程丰富了影片的摄制经历,也让影片的质感具备了厚度,这种创作经历在现在难以获得。
深挖个人的电影经历,松太加导演表示万玛导演是自己电影道路的引路者。从青海湖边的初次见面到一起到北京学电影,从《嘛呢石》的美术设计到成为导演,松太加和万玛导演一起不断探索着藏族电影的独特表达。从《嘛呢石》到《寻找智美更登》和《老狗》,他们慢慢找到了成熟的、扎根藏族文化视角的影像风格。
电影导演、编剧、声音指导德格才让从声音设计的角度回顾了担任《静静的嘛呢石》录音助理和配乐经历。作为《嘛呢石》中插曲《故乡》的作曲,德格才让导演表示这首歌本是自己本科时期的创作,因为这首歌与万玛导演结缘。跟随着万玛导演和当时的录音师李哲,德格导演逐渐理解万玛导演的创作理念,也逐步理解声音之于电影的意义。
回到藏语母语来创作电影,这意味着万玛才旦导演对影片声音的真实质感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国内第一个藏族出身的录音指导,德格才让认为自己的藏族身份让他能够在声音上把握藏语中微妙的文化细节,声音技术的发展事实上始终追求着对真实情景的还原,对声音细节的把控让万玛导演电影的视听风格能够带来独特的沉浸感。因为与万玛导演多年合作的默契,在创作《雪豹》时,德格才让能够从剧本创作阶段便考虑影片的声音设计。从声音设计这一工种出发, 上述工作方法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一方式给予了自己更充分的创作空间,同时也让影片的风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北京电影学院教师、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垚老师表示自己第一次与万玛才旦电影的相遇缘起于一次研究。王垚表示,万玛才旦电影有着多重面向,关键是以何种视角何种框架把握其作品序列。目前关于万玛导演作品”藏族电影“还是“藏语电影“的模糊定义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澄清和界定,回顾学术界关于“华语电影”界定的讨论,或许可以从“母语电影”的框架把握万玛导演的电影。通过回顾万玛导演作品在国际电影节的参与经历,以及万玛导演对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导演的作品在电影风格上的某种承接关系,王垚老师认为万玛才旦导演回归藏族文化和日常生活是有意识地与世界电影进行对话,让自己的作品向全球敞开,并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脉络中定位自己的创作,因此我们可以在全球电影的框架中理解万玛才旦电影。
纵观万玛导演作品的序列,细读其不同作品的镜头设计,我们从中可以捕捉到万玛导演作品风格的流变。从《嘛呢石》到《智美更登》再到《五彩神箭》,这其实也是万玛导演作品风格体系不断建构的一个过程。同时,通过举例《嘛呢石》中反复出现的正反打镜头和对电视、录音机、DVD等媒介的强调,王垚老师认为可以从媒介的视角为万玛才旦电影带来新的阐释可能。最后,王垚老师表示万玛才旦导演的电影还有充分的讨论空间,期待在《嘛呢石》上映20周年(2025年)时能举办更多的观影和讨论活动。
在观众交流环节,制片人王磊先生表达了自己对胶片版《静静的嘛呢石》重映的期望。从电影传播的角度来看,《静静的嘛呢石》经历了从胶片到数字的过程,这实际上遮蔽了胶片在影片创作中的功能,因而通过影片胶片版的放映,或许能够让更多的观众重视胶片电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