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旅游发展的大趋势看,未来旅游基本形态应该是观光、度假、健康。健康旅游会是度假旅游的升级版或者是最高境界。在此趋势下,不同形态的旅游需要的核心要素也有所不同。比如观光需要景观,度假需要环境,包括但不限于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条件,等等,当然这些要素也只是过度,未来升级为健康旅行会更看重功能性,包括运动、医养、康养。
相关链接:休闲度假旅游时代已经到来
牧青行摄
很高兴来到随州参加今天的大会,这是我第三次来随州。此前嘉宾分享已经提到转型的话题,在特别的三年时期及后续市场重启恢复阶段,中国旅游出现很多热点现象和网红现象,这些现象是不是预示着转型期的到来和旅游要素加速独立化?以及过去很长时间被挤压的情绪价值释放在旅游选择上,再加上新媒体的推波助澜,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热点现象和网红现象,是不是预示着中国旅游与转型的元年到来?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想谈谈我对目前中国旅游发展的几点认识。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度假旅游时代到来。第二,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第三,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
01
第一个问题,度假旅游到来
中国旅游已经走过了45年,为什么说度假旅游现在才开始到来?大家知道旅游发展到现在有将近三十多年是观光时代,市场把大量空间资源都投到观光旅游,现在正在调整。以前的标准也在迭代更新,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要创造三个不同的赛道,比如观光赛道靠景区,度假赛道是度假区,还有休闲赛道。时代发生变化,我的判断就是中国旅游将由观光旅游时代向度假时代加速转变。这样的转变之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逻辑关系也会有变化。
现象一,旅游要素加速独立化。过去总说旅游必备要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构成了观光时代的产品要素。企业要考虑这六个要素怎么配置化,怎么组合化来形成线路,形成产品。而近五年,可以看到每一个要素都成为一个强大的吸引力,都能成为吸引游客开启旅行的强大吸引力,说明度假时代悄悄到来。
现象二,板块旅游体系加速形成。在观光旅游时代强调点线旅游体系。首先有点,其次有线。比如,过去几十年入境市场表现最好的第一站北京,第二站西安,第三站上海,第四站桂林,第五站广州出境,因为这五个点代表了中国旅游的五个方面。在这样一个点线体系才形成了旅游线路,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但近几年可以看到,板块旅游已经逐渐替代了点线,板块旅游是以中心旅游城市为核心,形成大的旅游区域。比如太湖,在太湖区域中,拥有五六个国家级度假区,又有多个国家5A级景区,已经形成大板块。板块旅游体系加速形成,说明度假时代开始到来。
现象三,旅行社市场控制力不断减弱。80、90年代旅行社是中国旅游业的龙头,在80年代旅行社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可以达到90%以上,现在旅行社对整个国内旅游市场控制力却在不断减弱。我开玩笑讲,如果不给旅行社扶持,未来旅行社可能就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中国旅游统计的大体出游人次可以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也就是60亿国内旅游者,而今年旅行社有组织接待人次不会超过1.2亿。为此增加了一个新的指标,旅行社提供单项服务,买一张机票,订一个音乐票都算旅行社接待,但即便如此,这个数字不可能超过2.2亿。两者相加,旅行社服务的客群也只有3亿多,相对于60亿而言,依然是很少一部分。当旅行社市场控制力在不断减弱的时候,说明度假时代开始到来。
现象四,旅游深度融合速度加快。在观光旅游时代,有景区、有旅行社、有航空公司就可以旅游。但现在,旅游与各个行业、产业都在加速融合。过去旅游产业总被忽视,但现在,很多部门都在找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比如交旅融合问题,康旅融合问题等。当一个社会旅游深度融合加速,也说明度假时代开始到来。
现象五,技能型旅游需求在不断发展。观光旅游时代是体力型旅游,有了体力就可以玩。而现在不掌握一门技术,就不好玩了,比如滑雪、冲浪、飞翔等,已经成为现代旅游需求的重要属性,当一个社会对技能型旅游需求在加强,说明度假时代开始来临。
现象六,散客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需求在增强。当这样一个市场需求在发生增强,也说明度假时代开始来临。
现象七,旅游边界不断扩张。根据原来最早的《旅游法》,把旅行社、导游、景区经营管理好就可以了。但现在,旅游边界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当旅游边界说不清而且不断扩张,也说明度假时代开始来临。
上述七个现象即是行业的新变,也是未来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去适应的,构建更完整的度假旅游空间体系、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将成为下一步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关键。
02
第二个问题,我国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
从中国旅游发展的大趋势看,未来旅游基本形态应该是观光、度假、健康。其中,健康旅游会是度假旅游的升级版或者是最高境界
在此趋势下,不同形态的旅游需要的核心要素也有所不同。比如观光需要景观,度假需要环境,包括但不限于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条件等等,当然这些要素也只是过度,未来升级为健康旅行会更看重功能性,包括运动、医养、康养。
另外,经营重心也有差异,观光旅游强调管理,度假旅游强调服务,健康旅游则是要融合。比如,随州要发展休闲度假胜地,核心问题是服务提升。
此外,还有空间形态的差异。观光旅游靠景区,度假旅游靠度假区,健康旅游则靠基地。运动健康必须有滑雪基地,飞翔基地等,包括医养和康养都是要通过基地来提供完善服务体验。
而不同旅行形态需要考核的核心要素也存在差异性,观光旅游靠到访率,核心问题是门票,和人数有关系;度假旅游考虑过夜率;健康旅游考虑重游率。
在这样的形态差异性之下,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究竟会有哪些新趋势?
从行业观察视角看,中国度假产业已经从概念性研究转向空间、产品和产业构建。这里所讲的构建是不同于观光旅游时代的,全新的空间、产品和产业体系,是另一个新赛道,包括最核心的商业模式,要如何重新探索,都在经历新的探索和尝试。
再一个是度假旅游空间形态已经逐步形成。比如度假区,我国已经有很多省级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综合体现在很多,以某一个旅游要素为核心形成了度假综合体概念。还有度假地,一个更大格局的概念,未来中国旅游发展怎么样构建大尺度的国家度假地,恐怕是一个需要更深度思考的大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显著趋势是度假旅游资源多元化,以往观光旅游使用的资源都可能成为度假旅游核心资源,比如气候、冰雪、山水、草原、湿地、乡村、田园、生态、城市街区等,都有可能成为度假旅游需要的元素。在度假旅游的推动下,旅游度假区建设布局,呈现出旅游要素独立化发展的趋势。
集群化。大尺度的区域或国家度假地目前在中国已经形成三大块,海南、太湖和环渤海的大连、青岛区域,这些区域都已经有非常丰富的度假酒店和度假区。未来从国家层面怎么构建大尺度国家度假地,也会是一个需要战略性考虑的问题。
主题功能化。度假区如何借助于资源与环境,形成主题性度假成为度假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
突出品牌化。如何提升度假区的产品与服务品牌建设,形成度假区区域、全国及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及利用很好的山水,开发技能性产品等,也成为提高度假综合消费水平的关键。
度假产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生态度假、运动度假、医疗度假、文化度假、候鸟式度假、乡村度假、研学度假,各地也都在探讨,中国式的度假旅游文化也正在形成,且一旦构建完善,中国式度假在全世界也会具有强大竞争力。如果还延续滨海度假,中国的特色不会凸显,但如果把极具中国特色的山水文化,中医药文化,国学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以功能性嵌入度假区,可能中国式度假慢慢就会被国外游客所接受。
从商业模式看,度假旅游商业模式也正在探索。比如一价全包,一站式服务,很多度假区也都采用了这样的商业模式。比如太湖有无数个度假单元,怎么能串联起来,实现一站式服务,跨区域度假,可以借用西方社会分时、分权度假来完成。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度假旅游正在慢慢开始清晰,度假旅游特别讲究绿色化。旅游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当旅游目的地承载力不能满足旅游体量,大量游客涌入就会破坏当地正常生产,当旅游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就会出现国内游客不舒服,外国游客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也不会来中国旅游。未来绿色旅游的趋势也一定会越来越显著,怎么让旅游开发生态化,旅游经济低碳化,旅游出行绿色化,也是度假旅游下一步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
03
最后一个问题,旅游目的建设和度假区建设
旅游目的地首先涉及资源类型与地理形态,市场群体,旅游类型。人们想要前往旅游目的地,必须有很多构成要素,旅游吸引物、历史文化遗产、人造景观、节事赛事等等,必须要形象突出,文化特色强烈,有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
度假旅游基本条件之一首先就是区位优势突出,为什么太湖能成为国家很重要度假地,因为守着上海,有句调侃是“养鸡养猪不如养上海人”,就是在说区位优势突出;第二度假旅游资源完整,山地、森林、植被、温湿度等;第三历史文化悠久厚重,挖掘传统文化;第四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此外,度假旅游必须讲业态的创新与提升,业态要符合几个要求,适合资源,吻合需求,持续效益。其中,最重要的是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比如,度假旅游和文化融合,形成有文化的目的地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挖掘传统文化等等,形成新型的生活方式。还有旅游和医学融合,形成中医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与生态融合,形成生态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旅游和体育融合,前景很大,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和地貌开展各种度假运动风。旅游与健康融合,如果把这一块做起来,不仅能满足国内大概9亿人的亚健康群体,还能突出功能性,向着健康旅游方向迈进。此外还有旅游与教育融合,形成研学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和空间体系。旅游与乡村融合等等。
总之,度假旅游时代的到来,市场需要更丰富的度假产品,更完善的度假空间,更全面的度假产业,但现在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果说过去观光旅游时代是在“借窝下蛋”,而且还“下”的很好,现在这个方式已经走不通,需要自己“造窝”了,要重新创造旅游业态自己的空间,这必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要通过一部《旅游促进法》,来推动中国旅游特别是度假旅游时代的产业纵深发展。
作者:张辉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来源:2024年10月18-19日在湖北随州举办的“2024中国休闲度假大会”上的演讲整理稿
出处: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微信公众号
马牧青简介
文化学人,旅游资深专家;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总规划师;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智库专家;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特聘专家;
乡村旅居倡导者与践行者,市场定位“倒行逆施”法和旅游规划“四点论”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