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色的博物馆,完美融合了空间美感与故事讲述。大报恩寺博物馆的空间设计是其成功的基石。”10月17日,“秦淮意匠——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展览策划”高端对话活动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成功举办。作为博物馆创新力系列对话的第七场,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展陈策划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实践从业者,旨在搭建博物馆建筑设计师与展陈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共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展陈艺术的融合之道,共同探讨博物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作为活动主办单位,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坐落于南京城市发源地长干里,可以说“遗址本身就是最大的文物”。本次对话活动深度链接多元领域,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经历,通过主旨分享、圆桌对话等形式共同探讨了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展陈设计的融合之道;现场还分享了成功案例与经验教训,为博物馆建设提供了更加专业化、人性化的方向,也为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启示。
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以《当我是博物馆建设的甲方——建筑空间与展览特色的叠加》为题进行了分享,一个出色的博物馆,应当是其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典范,它完美融合了空间美感与故事讲述,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设施与浓厚的文化环境。以南京博物院为例,其之所以能够成为街区中的亮点,离不开精心的空间规划与设计。同样,大报恩寺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也是其成功的基石,没有这些事先精心规划的空间,就没有今天我们所见的博物馆。
未来,博物馆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差异化。我们期望博物馆的外部建筑能够反映地域文明或博物馆的特色,而其内部空间则应成为展览文化空间的延伸。如今,许多优秀的博物馆建筑本身已成为首要展品,它们以独特的空间设计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应追求独一无二,以展现其最佳面貌,他以江户博物馆与浙江的十里红妆博物馆为例,指出能带来独特空间体验的博物馆空间设计,是极具意义的。一个好的博物馆必须强调空间、美感与故事的结合。如苏州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完美地体现了苏州的地域文明;迪拜的博物馆其内部展览与未来主题高度契合。此外,他还强调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不应局限于展厅之内,而应拓展到展览、展示、展演、展销等多个方面。他说,作为博物馆建设的甲方,我们需要深思熟虑。在考虑展览内容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筑空间与展览特色的叠加,使二者相辅相成,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他总结,博物馆建筑空间与展览特色的完美融合是构建卓越博物馆的关键。作为甲方,我们需要具备前瞻性的视野和细致入微的考虑,与建筑师和展陈设计师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立分享的主题是《共生设计》,他指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建筑设计与展陈之间的关系,是行业内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他提到一个建筑圈内的普遍现象:当建筑师访问国内博物馆时,往往会听到馆方和展陈团队对建筑师的不满。让人会很惊讶建筑师和展陈没有形成非常融洽的关系,他觉得这个问题是建筑师值得思考的。
作为同济大学教授和若本工作室的负责人,李立教授分享了其团队过去15年在中国多个省份的实践经历,其中不乏失败案例,但这些失败也成为了他们创新的动力和宝贵财富。他特别强调了洛阳在他们实践版图中的特殊性,因为在近15年的时间里,他们在洛阳完成了三座大型博物馆的设计,这种在同一城市连续设计不同代际博物馆的经历是极为罕见的。李立教授详细回顾了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以及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设计历程。其中,洛阳博物馆作为他们的首次博物馆实践,强调了建筑设计与室内公共空间的一体化,但展厅内部的设计并非他们的工作范围,这导致了建筑与展陈的脱节。而在设计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时,他们更加注重与遗址的融合,采用夯土和铜作为建筑材料,实现了建筑与展陈的初步结合。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设计则更加大胆和创新,李立教授及其团队克服场地限制,通过结构语言使建筑与洛河水面形成紧密联系,同时强调内部空间的开放性,使之成为城市的文化客厅。这一设计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体现了建筑师将展览与建筑融为一体的理念。最后,李立教授还分享了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建筑设计,与常见的位于广场或绿地上的博物馆不同,上博东馆位于商业氛围浓厚的区域,周围环绕着高层建筑,这体现了上海独特的在地性。因此,设计师特别强调博物馆与周围空间的融合,旨在将其打造成为上海老百姓的城市客厅。上海博物馆东馆在展陈设计方面也有诸多创新之处。博物馆特别设置了文物修复公开体验展示区,将过去内部封闭的文物修复过程转变为开放的展示空间,让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文物的修复过程,增加了互动性和参与感。在空间利用上,上博东馆也做出了新的尝试。博物馆的屋顶复建了江南园林,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展示空间。同时,博物馆的展厅内还设计了大量的自然采光落地窗,不仅为展厅提供了充足的光线,还成为了观众观展时的休息空间,使得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城市的美景。通过这些设计,上博东馆成功地将建筑设计与展陈艺术融为一体,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独特的参观体验。通过这些案例,李立教授不仅展示了其团队在博物馆设计领域的深厚功底和创新精神,也强调了建筑师与展陈团队之间紧密合作的重要性,以共同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品质和观众体验。苏州博物馆:传承、创新与融合的设计探索
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陈瑞近以《设计师、博物馆和展览》为题,与大家分享了关于苏州博物馆建设的一些见解。贝聿铭先生从小就对苏州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强调了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协调问题。贝聿铭认为协调是一个永久的课题,需要在建筑设计中找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他强调建筑应与周边环境和历史文化相协调,而不应突兀或割裂。二是,创新与发展的问题。贝聿铭认为中国建筑要发展,必须有根有据,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有创新的眼光。他反对墨守成规,表示“根必须是中国的根,而发的芽必须是新的”。因此,他主张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现代建筑手法进行创新和演绎。三是,因地制宜的问题。贝聿铭强调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充分体现了传承、创新与融合的理念。一是传承方面。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中深刻体现了对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贝聿铭巧妙地运用了苏州园林的经典元素,如粉墙黛瓦、桥、假山等,并通过现代建筑手法进行重新诠释,使新馆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二是创新方面。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大胆创新,采用了大量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如钢结构、玻璃幕墙等,为博物馆创造了一个既通透又富有变化的空间环境。同时,他还引入了自然光设计,通过巧妙的采光和遮阳处理,使博物馆内部空间明亮而舒适。三是融合方面。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上实现了建筑与陈列、展览以及馆藏文物的完美融合。贝聿铭注重博物馆内部空间与展览内容的协调统一,通过精心的布局和空间设计,为展品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展示环境。同时,他还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使博物馆成为古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后,陈局长表示,苏州博物馆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卓越的建筑设计和精美的展陈布置,更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艺术的窗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在《空间叙事》主题分享中指出,叙事是人类天生的能力,叙事化是展陈设计常用的手段,博物馆通过讲故事方式组成呈现展览内容,将展品和信息以叙事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理解。然而,传统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建筑往往只关注自身,成为叙事的一个缺席者,这导致博物馆建筑简单化、千篇一律。接着,刘教授强调了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应以空间为主题。建筑师应通过精心的空间布局与设计,创造出层次分明的空间,设置视觉焦点,营造独特的空间氛围,从而强化观众的体验感和沉浸感。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引发观众与历史的情感共鸣,也是当前全球博物馆设计的前沿趋势和基本原则。他认为,这是全球性博物馆设计的前沿趋势和基本原则。对于文化遗产而言,许多建筑设计都与遗产遗址紧密相连。空间既是遗产存在的场景,也是展示遗产的舞台。空间叙事是理解遗产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筑学介入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的重要方式。通过空间叙事,我们可以让观众沉浸其中,聆听历史的回响,引发今人与古人的共鸣。最后,刘教授以其未实现的案例——殷墟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复盘分享了其如何通过空间叙事讲述殷墟的故事。他提出,博物馆应拥有特殊现场的遗迹和通用空间,并将专属的空间元素融入其中,以定义博物馆的文化特色和空间特色。同时,他强调空间并非故事的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空间叙事的本质是建立人与物、人与城市、人与历史的联系,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阶段的圆桌讨论环节由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主持,并首先向在座的各位嘉宾介绍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的辉煌历史,更是一座规模宏大、规格极高且保存完好的古代寺庙遗址。王文溪馆长还风趣地遐想,或许在明朝时期,负责监工的匠人们也曾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围绕着如何创造这一建筑奇迹展开过热烈的创意讨论。这一介绍不仅展现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也巧妙地引出了接下来关于“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时代性融合”的深入讨论。浙江省博物馆原馆长、二级研究馆员陈浩在圆桌讨论中指出,博物馆作为拥有330多年历史的公共文化机构,其建筑设计一直备受关注。过去,建筑师专注于建筑的语言,博物馆人则更侧重于功能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逐渐走向融合,共同致力于建造更优质的博物馆。多年来,他在博物馆工作中与设计师紧密合作,深刻体会到博物馆建筑不仅是展品的容器,更是地域文化、时代精神的体现。
中国博物馆协会专家组成员、福建博物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吴志跃在分享中强调了建筑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并从个人和甲方的角度阐述了对建筑的关注。他指出,博物馆建筑应被视为第一件展品,且建筑师需与甲方深度沟通以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吴院长还通过几个案例,如美国的夏威夷珍珠港事件博物馆、迪拜的未来博物馆、日本的美秀博物馆以及斯德哥尔摩的沉船博物馆,进一步说明了建筑元素对博物馆成功的关键作用。
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大剧院原副院长杨玲提到,博物馆建筑学与博物馆学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和发展轨迹,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两者需要更多地融合与共生。她强调了建筑师和博物馆学家之间深入理解与合作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创造出更具文化内涵和观众吸引力的博物馆空间。她呼吁博物馆界与建筑界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展陈艺术的融合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文化体验。
杭州博物馆书记、馆长王英翔分享了杭州博物馆筹建过程中的非典型性案例。面对现有空间布局的挑战,她表示需转变思路,主动对接建筑设计理念,探索如何融合和利用现有空间最大化展示杭州的历史文化。她还提到再参观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和南京城墙博物馆后的启发,强调应充分尊重设计师理念,实现展厅内外的融合,打造集文化传播、展示与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体,以更好地服务公众。
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谢晓婷在其分享中,深入探讨了作为建筑使用方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思考。首先,她提到,作为贝聿铭和德国GMP设计的博物馆的使用方,她深刻感受到了建筑空间利用的重要性。其次,谢馆长探讨了与建筑师设计理念的对话和融合。她以苏州博物馆的展览实践为例,强调了在使用建筑时,与建筑师保持深度沟通与理念融合的重要性。第三,谢馆长认为,建筑师在设计时应深入理解并融入当地的在地文化,强调要了解当地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南京艺术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庄元教授在分享中提出了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展陈设计融合的关键观点。庄元强调,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展陈设计应实现由内而外的融合,即从内部空间出发,延伸至外观及周围环境,确保整体设计的统一性和和谐性。他认为,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品质,还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体验。庄元还提到,成功的博物馆设计并非仅仅追求酷炫的形式,而是应深刻挖掘文化内涵。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陈国欢老师在分享中强调了博物馆展陈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创新。他指出,展陈与建筑设计虽侧重点不同,但目标一致,必须走向一体化。在融合创新过程中,他建议要平衡好加法和减法。同时,他提到体验是展陈的重要手段,但需把握好度,不应过分追求打卡、沉浸式等效果而忽视观众的体悟。他认为,体悟在观展过程中同样重要,是观众高层次的心灵获得。上海大学现代城市展陈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云南省博物馆原副馆长李黎分享了其在博物馆工作30多年的宝贵经验,强调了在博物馆建筑、展陈及公共空间设计中,明确服务动机的重要性。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其核心宗旨是为观众服务。李黎老师还提到了“共生”的概念,认为建筑师、展陈设计师及馆方领导应共同努力,确保作品既美观又实用,且便于管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马麟在论坛活动中,就博物馆建筑设计分享了深刻见解。首先,他强调博物馆建筑作为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他指出建筑师与博物馆方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推动博物馆建筑设计发展的关键。第三,他强调了差异化发展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最后,马麟提到博物馆建筑的成功与否最终需要得到大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