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水务双碳与新质生产力专题论坛|附2024年3场报告+1场主持:聚焦碳排放

百科   2025-01-27 09:25   山东  



会议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创新目标任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十四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难点为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前瞻布局、交叉融合,统筹政府和市场资源。

通过“全国水科技大会”的举办,为地方构建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群联合高校、创新企业、地方政府多方深化合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推动环保产业升级转型;汇集国内外顶级专家与企业家共同探讨水科技领域的最新趋势、挑战与机遇,形成可复制治水经验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从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到创建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再到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一系列先行先试之举,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凝聚了力量,使福建省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和建设走在了前列,大会在福建召开示范意义重大。



大会主题




时间 地点




大会时间:2025年5月7-9日

大会地点: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会议亮点及规模


本届大会在认真吸纳总结三届办会经验的基础上,全力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有力组织者和紧密合伙人,更加聚焦更加开放更加多样,聚力打造一场水业共答创新命题、共享创新成果、共推创新合作的科技盛会。
一是主题内容更加聚焦。以大会聚焦科技和产业创新重点围绕高校和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及合作,引导技术、平台、项目、金融、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聚集。
二是交流合作更加开放。大会广泛征集筛选报告、广泛征集筛选分论坛议题、广泛邀请行业人士参与、广泛邀请企业成果展出,预计有1200余位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代表出席,并参与大会各环节活动,我们努力打造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务实性的创新合作平台。
三是呈现形式更加多样。本次大会既有专家学者畅谈创新发展的学术研讨,又有企业家晾晒比拼经营之道,还有投融资发展模式的探讨、招商推介、成果转化、战略签约等形式式样的现场活动。

会议规模:预计邀请院士5-8人、行业专家200余人、参会代表1200人、参展企业200家、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参会观展总人数2000左右。


组织机构(拟)


01

指导单位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州市人民政府


02

主办单位

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


03

承办单位

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办事处、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州市生态环境局


04

联合主办

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05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省金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


06

媒体支持

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头条、凤凰网、腾讯、新浪、搜狐、中国环境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给水排水、环保水圈、福建电视台、‌东南网、海峡网‌、‌闽南网‌、‌福州新闻网等



往届参会人员



①、有关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领导及代表;

②、全国各地从事环境治理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环境分析、环境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

③、跨国企业代表;设备、材料生产企业的代表;

④、其他业内人士及媒体代表等。



大会内容(拟)



(一)开幕式:邀请部委和地方政府领导,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校、国内外知名企业等单位领导嘉宾出席并致辞、作主旨报告。

(二)科技创新论坛:大会邀请国内外水科技领域院士、专家、企业家、及青年科技人才代表,以水污染防治最新研究成果、经验、为题共同探讨水科技领域挑战与机遇,形成可复制治水经验。

(三)产业合作论坛:邀请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型企业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技术项目,寻求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四)专题论坛(拟)征集中……

论坛一

第四届村镇水环境治理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论坛二

第三届智慧水环境管理与技术创新论坛

论坛三

工业节水及废水处理资源化利用论坛

论坛四

水务投资探讨与EOD模式实践

论坛五

城镇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论坛

论坛六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创新论坛

论坛七

园区工业危废资源化利用及废水处理技术论坛

论坛八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与实践论坛

论坛九

面向绿色流域构建的生态处理技术创新与实践论坛

论坛十

水务企业“出海”经验分享水科技创新案例论坛


论坛十一

水务双碳与新质生产力论坛



论坛十一“水务双碳与新质生产力”专题论坛简介

全球气温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水务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需要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水务行业需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符合水务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本论坛聚焦于“水务双碳与新质生产力”主题,包括并不限于以下与水务相关的内容:

(1)碳核算碳足迹与碳监测;

(2)碳减排与固碳、替碳技术研究与应用;

(3)碳规划、碳管理与碳交易;

(4)人工智能(AI)与数字化;

(5)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等的创新研究与应用。

本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内外科研院所和政企事业单位专家,共同就水务双碳与新质生产力相关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并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论坛十一的召集人/联系人为赵伟华博士,感兴趣请联系18854213860(微信同号)


(五)大会闭幕式:邀请地方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创新企业联合发布省级“美丽河湖”案例、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成果;发布《水科技创新技术与产品100例》、标准规范、环境服务认证等成果;发布高校与企业科研成果与产业合作项目等成果,充分展现水科技领域的显著成效;举行“产学研用”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等。




技术装备成果展览会



(一)展览范围
01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工业用水及城市给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废水资源化利用及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新型城市节水器具、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城镇防汛排涝技术与设备、水处理药剂材料及配套设备、海水淡化前沿技术与设备;

02
智慧水务管理、水质监测、仪器仪表

水质监测预警设备、水质分析仪器、水务信息管理系统、水务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供排水输配管网管理系统;

03
给排水管网与泵阀

金属及非金属管材、管件、管道、接头、水箱及配件;各种水泵、阀门、减振器;水表检测设备计量计费管理技术;防震抗灾材料、设备与技术;

04
膜与膜分离技术设备

膜与膜组件;膜与膜组件的制造技术与制造用设备;膜原材料与辅助设备;膜分离设备的成套装置;膜分离设备相关技术、材料、测试装置;

05
污泥处理新技术和新设备

污泥干化、脱水、烘干等污泥处理技术设备;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污泥用于园林绿化和土壤改良技术;污泥卫生填埋,焚烧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污泥处理与处置中的微生物及除臭技术与产品;污泥输送技术与设备;

06
危废资源化及其废水处置技术及装备

高效油水分离技术及装备;油水分离质量评价;废油全组分安全处置与高值化利用技术

07
海绵城市相关技术与设备

城市新型雨水吸纳技术与设备;蓄渗绿色设施(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雨水排放及收集利用技术与设备;

08
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

河湖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流域水环境治理等;人工湿地、村镇水生态、生态修复技术与装备等;

09
农村污水、饮水设备

农村饮用水、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农村生态厕所及配套设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与装备;农业节水与灌溉技术、装备、解决方案;农村环卫设施装备等;

10
国际展区

水处理技术、装备、解决方案国际展商。


(二)主要观众
01
市政单位

供排水公司、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市政工程单位、城投城建、监测站、固废中心、垃圾处理厂/运营商、社区街道办等单位代表;

02
工业终端

石油、石化、天然气、化工、钢铁、冶金、电力、采矿、新能源、汽车、水泥、制药、电镀、电子、金属、食品、酿造、印刷、印染、造纸、纺织等单位代表;

03
农业观众

农作物种养大户、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副产品加工等单位代表;

04
商用民用

医院、酒店、商务楼、餐饮、物业、建筑地产、建材、地暖、工程建设、设备安装等单位代表;

05
相关工业园区

设计研究院、行业商协会等单位代表;

06
主管部门

发改委、经信委、环境保护、住建、农业农村、畜牧、水务、水利、城管、园林绿化等单位代表。


(三)案例征集

大会将广泛征集《水科技创新技术与产品100例》及《生物多样性友好湿地推荐名录》,并在大会期间发布,为入选单位颁发证书。请各推荐单位组织申报资料,于2025年3月20日前将电子版技术资料发送至water_cn@acef-water.com.cn邮箱。



会议注册与展位预订



(一)展位规格及收费标准


  • 每个展位(6㎡)含2个参会代表名额

  • 普通标摊配置:一张接待桌,两把椅子,中文公司楣板,射灯二支,电源插座

(二)参会注册费

参会代表可通过提前汇款、现场缴费等方式支付;

费用包含会务费、餐费、资料费、参观考察费等;

团体参与请与组委会联系,获取团队价格;

参会者在支付后,请将汇款单等付款凭证提交组委会,以便核查;

代表类型提前缴费现场缴费
参会
代表
2000元/人
(2月15日前)
2400元/人

学生享受半价优惠

政府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水专委会员单位代表免费

(三)住宿:

会议代表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会议赞助



本次会议将设如下赞助方式: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演讲发言、晚宴赞助、礼品赞助、会刊广告等;

对此有意向的单位,请直接与组委会联系相关详细事宜。



联系方式



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

专家委员、召集人、联系人:赵伟华博士 188 5421 3860(微信同号)

微信:


加微信|扫一扫

(一)2024全国水科技大会暨技术装备成果展览会在成都召开!同期召开农村污水分论坛!

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福建省环境功能材料先进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承办的“2024全国水科技大会暨技术装备成果展览会”于5月14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吴晓青,原中央机关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王秀峰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孙晓华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吴明红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岳东等领导、院士及专家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汪华林,福州大学教授、未来膜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蓝伟光,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建军在开幕式上围绕发展水业新质生产力作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于岩主持。

分会场“三届村镇水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论坛&村镇污水处理技术创新论坛” 同期成功召开!

赵伟华  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

报告题目: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碳足迹与碳减排


(二)赵伟华受邀作报告《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的碳足迹与碳减排研究》|第三届村镇供排水实用技术研讨会于上海世环会成功举办!

2024年6月3-4日,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水展(世环会)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虹桥)举办,“第三届村镇供排水实用技术研讨会”于展会中同期召开。本研讨会由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上海荷瑞展览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水工业市场媒体平台、中关村中科水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推广中心承办,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格水务协办,百余位行业同仁前来参会。

小编赵伟华作题为《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的碳足迹与碳减排研究》的报告。赵伟华认为现阶段执行的地方排放标准过于强调污染物达标排放,高排放标准通常意味着高碳排放,可能会与国家双碳战略相悖,按照排放标准选取的现有传统工艺技术通常与资源化利用相矛盾,或者资源化利用途径缺乏相关标准支撑。因此建议农村污水治理加强“碳足迹”研究,建立碳足迹核算相关的标准(或资源化回用标准),推进资源化利用,加强资源化利用全链条研究,与现有排放标准互为补充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高质量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三)赵伟华荣获“中国星光奖” | 作报告“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碳足迹与碳减排”

7月3-5日,2024青岛国际水大会&水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盛大召开。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国际水协会(IWA)、世界水理事会 (WWC)、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河海大学、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水务管理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青岛阿迪埃脱盐中心承办。

在报告中提出了污水处理过程的碳核算技术路线图

赵伟华荣获“2024(第七届)水业中国星光奖青年精英荣誉称号

(四)赵伟华主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海洋负碳排放”圆桌对话

2024青岛海洋环保公益论坛

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海洋负排放



青岛海洋环保公益论坛

“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海洋负排放”青岛海洋环保公益论坛于10月17日在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青岛市黄岛区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承办,在地政府、高校、海洋企业、海洋议题NGO等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志愿者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活动得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统战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圆桌对话环节由青岛理工大学赵伟华副教授主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 促进海洋负排放”展开讨论交流,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交流、合作、发展,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始终不变的底色,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术、政府和企业各界的交流合作,让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环境治理,塑造海洋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更好地助力海洋环保的宏伟蓝图与美好未来。


赵伟华研究方向:
(1)环境和双碳领域中的统计分析、建模与机器学习(AI);
(2)污水处理领域的工艺与微生物
欢迎就政府科技项目、科研课题、科技奖励、论文专利、成果转化、工程项目等进行合作。
赵伟华个人主页:https://hjxy.qut.edu.cn/info/1074/3436.htm  (点击“阅读原文”)
学术兼职:

《市政技术》编委(2025.11-2029.12)、青年编委(2022.12-2024.12)(国家级期刊)

HydroResearch》青年编委(2022.11-2024.11

Scienc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青年编委(2023.9-2024.9

Green carbon》青年编委(2023.9-2026.5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青年编委(2024.1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青年编委 2023.4-2025.3)(中文核心)(C

《水生生物学报》青年编委 2023.7-2025.7)(中文核心)(C

《西南农业学报》青年编委(2023.12)(中文核心)(C

《重庆大学学报》期刊青年编委(2024.11.7)(C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2023.10-2026.9)(中文核心)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青年编委(2023.11)(中文核心)

《湿地科学与管理》青年编委(2023.9-2025.9)(科技核心)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青年编委(2024.1-2025.12)(科技核心)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青年编委(2023.12

《新疆环境科学》期刊青年编委(2024.5-2025.5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青年编委(2024.11.20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首届青年编委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青年编委(2025.1-2026.12

(1)污水处理工作室



(2)农村污水



(3)水环境与水生态



(4)水环境碳达峰碳中和碳足迹




小编赵博士微信交流:

污水处理工作室
小编联系方式1885421386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