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级医院学成归来的他,第一次走进手术室后彻底懵了……

学术   2024-10-18 18:02   北京  



这是他所困惑的,也是靠个人无力改变的。

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顾龙飞


“解不开”的困局


定向医学生的他,回到了乡镇医院。


院长让他做阑尾炎手术,但他第一次走进手术室后懵了,只因乡镇医院没有腹腔镜


而他在规培阶段,已经熟练掌握的却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


图源:今日头条截图

近日,这个帖子在医疗圈内火了!

外行人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名医学生的“尴尬”,但医生看到的却是其背后基层医学生的困境、乡镇医院的处境以及中国医疗的瓶颈。

并且,他不是一个人,他只是一批人的缩影。

拿我们医院为例,一家处于长三角地区的二甲综合基层医院,近两年科内新招的本科毕业生都被安排到了上级某综合大学的附属医院参加培训,但根据他们反馈回来的信息分析,当下的规培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之间的“鸡肋”。

为何这样讲?上级医院的神经外科领域很强,大部分手术都是以颅内肿瘤、动脉瘤和功能神经疾病为主,而在我们医院真正的日常工作重点中,颅脑外伤手术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等却很少涉及,原因则是一般这类手术都被急诊外科医生在急诊手术室处理了,术后患者又都会被收治到急诊ICU。

所以,这类医学生在上级医院看似掌握了很多专业技能,但真正回到原单位后,总感觉学到的知识点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因为各种客观的原因并不能立即“学以致用”。

这是他们所困惑的,也是靠个人无力改变的。


断崖式的差距

作为一名在临床摸爬滚打多年的基层医生,我觉得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头部医院和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差距仍在不断变大。其背后涉及到我国医疗的一大现状——头部医院的高速发展和基层医院的业务萎缩。

头部医院,通常拥有庞大的规模和先进的医疗设施,能够提供更全面、更高端的医疗服务,这些医院往往会致力于多院区建设,以及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来进一步提升其综合实力;同时在学科和科研建设上,同样也投入巨大,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积极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建立转化医学中心,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另外还汇聚了各类专科医生和优秀的医疗团队,重视人才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相比而言,上述每一项,基层医院都处于劣势,实在难以与其竞争,这种日渐增大的断崖式差距让那些从头部医院归来的医学生,带回的很大可能是与基层医疗机构所脱节的专业技能,极大地降低了规培下的有效转化率。

第二,部分上级医院针对基层医生的规培质量不高。近年来,一些具有规培资质的大三甲医院忽视了带教质量,仅将规培生或进修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这就更加重了规培学员所学内容与日后工作的不对等。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卫健委在去年印发了《关于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协作的指导意见》,特此强调需要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已经发现问题,也期望基层医生在规培后可以“有的放矢”。

与此同时,规培医院也要积极转变原本的固有思想,真正认识到规培医生不仅是医院的劳动力,更是未来中国基层医疗的主力。


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那些从上级医院规培回来的年轻医生,在面临基层医院不能开展所学技能时,难道只会对他们自己产生消极影响吗?

答案是:不!

站在医生个人的角度,试想当他们在规培或进修阶段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满怀期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本单位,在看到因条件限制无法开展手术时,将会是多么的失望与沮丧。

作为医生,也都知道很多技能都是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才能维持和提高的,如果长时间无法在临床中运用,那么曾经掌握的技巧也会逐渐生疏。就像一个钢琴演奏家,如果长时间没有机会弹奏,其手指的灵活性和对乐谱的记忆力都会减退,医生同理。

尤其是对于那些以手术技能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外科医生来说,不能开展手术就会影响其在专业领域的进步,还会导致他们在学术研究、职业晋升等方面落后于同行,因为手术经验和成果往往是这些的重要考量因素。

而站在患者角度,他们很有可能因此无法在基层医院享受到先进的手术治疗,不得不选择前往上级医院,这势必会增加其就医成本,同时也可能因为异地就医而带来医保报销等问题。

如果患者对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产生质疑,甚至了解到医生有能力开展手术但医院设施条件不允许,则会进一步降低他们对该医院的信任度。长期以往,也会让基层医院不断流失患者。

但基层医院也有自己的苦衷,可能受到资金和场地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及时配备开展手术所需的设备和设施。购买先进的设备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还会涉及设备的维护、耗材的供应等后续问题,比如一台高端的DSA可能价值数百万,还需要配备专门的手术室和维护技术人员,这对于大部分小型医院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单在设备采购方面,基层医院就会退缩。

因为这些受限制的外在条件,也会让基层医院流失大量医疗人才。目前,医疗政策有所调整之后,各级医院都在以医疗质量来求生存,如果医疗设备等外在条件跟不上的话,势必会影响医院在当地医疗市场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医生、患者和医院就是交织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小结

如果我们想要对基层医生开展行之有效的规培,想让其在规培结束之后能够回原单位生根落地、开花结果,那么在实施规培的时候,就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基层医生的日常工作特点加以改进。

比如,提供个性化培训计划,根据每位医生的需求和所在地区的医疗状况量身定制;强调临床实践,提供充足的手术和门诊实践机会;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和案例讨论,提升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提供远程医疗支持,帮助规培医生在回到基层医院后继续获得技术指导;建立基层医生交流平台,促进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双向反馈机制,确保规培医生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反馈到培训管理部门,从而不断优化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等等。

规培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是一个持续且长久的过程,需要相关部门、各级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每一位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学生能够在规培过程中真正收获成长,并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能够为大家创造价值的医疗专业人才。



责编|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生殴打女患者?卫健委还原真相:被打的是医生!这个事件起因,害惨了不少医生

新规!鼓励医药行业内部举报,最高奖励100万……谁会成为第一个吹哨人?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戳这里,更有料!

医脉通
这是一家面向医生、医疗从业者及医学知识爱好者的专业医学信息网站,关注医脉通,每天获取新鲜的医学资讯、行业新闻,足不出户知医事,抢先知晓医脉通旗下产品的即时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