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离世后,母亲缪进兰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说道 :“自从荷西去世后,这些年三毛经常跟我提起她想死的事,她说只要我答应,她就可以快快乐乐地死去了,每次我都哭着求她劝她,再坚持坚持,可最近她又提起了想死的事,她说自己万水千山都走遍了,该做的事也都做过了,现在只觉得好累,好想可以解脱。”
果然,即便过了12年,三毛的死还是绕不过“荷西”。
-1-
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三毛
三毛原名陈懋平,因为她觉得“懋”字复杂难写,于是把名字改为了“陈平”,她这种追求简单与自然的性格,伴随了她的整个人生。
上初中时,三毛因为喜欢文学,每天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为此耽误了不少学业,以至于月考时,四门功课都不及格。有一次上数学课,三毛被老师提问,她没答上来,老师让她罚站,还在她的脸上画了两颗零蛋,一时间整个教室里回荡着同学们的笑声,从那以后,三毛就出现了心理障碍,只能休学在家。
休学的那几年,三毛整天窝在家里看书,不接触外界,性格变得自闭起来。父亲为了帮助女儿,特意请来了名师顾福生教她油画,但顾福生跟三毛相处后,发现她有文学天赋,于是引导三毛走上了文学之路。
三毛最初的作品就在这个时期诞生了,她的文字婉转优美,带着朦胧的浪漫与忧伤,发表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三毛也因此走出了自闭的迷茫……
三毛21岁那年,带着她发表过的文章和绘画作品叩开了大学的校门,在大学校园里,三毛不但选修了她最喜爱的哲学,还邂逅了她的初恋梁光明,她热烈地爱着他,但她的敏感情绪化,给了对方很多压力,甚至开始退缩了。三毛为了治疗情伤飞去了西班牙,正是在那里遇见了她的一生挚爱——荷西。
-2-
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三毛
三毛到达西班牙马德里后,面对新环境,新面孔,一切都是新鲜的,她完全解放了天性,她开始抽烟、喝酒、唱歌、旅行,她热情爽朗、自由奔放,吸引了无数追求者,她尽情地享受着恋爱和生活,彻底变成了一只“花蝴蝶”。
在一个圣诞夜,三毛在朋友家邂逅了18岁的西班牙大男孩荷西,相处没多久,荷西就迷上了热情爽朗又特立独行的三毛,他觉得她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光芒,强烈地吸引着他。
从那以后,荷西常常逃课去找三毛,用最热烈的口吻一遍遍地呼唤着三毛的名字。他还会在某个平常的夜晚,突然出现在三毛的面前,告诉她自己只有14块,刚好可以买两张电影票……
后来荷西跟三毛深情地表白着:“你等我6年好吗?我还有大学4年,兵役2年,等6年一过,我就娶你好吗?”
当时的三毛没有预见到这个大男孩有天会成为自己的丈夫,更没有把荷西的那番表白放在心上。
后来三毛回到了台湾,父母的身边,还成为了台北大学哲学系的一名教师,她也邂逅了与她相谈甚欢的德国教师,尽管他没有荷西爱得那么热烈,但他的爱是成熟而体贴的,两个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还订下了终身。
没想到的是,在结婚的前夕,未婚夫心脏病发作,猝死在三毛的怀中,三毛哭得撕心裂肺,因为承受不住痛失所爱的打击,她选择了服药自杀,幸好被家人及时发现,才救活了过来。
-3-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
三毛又一次飞往西班牙疗伤,在那里她重遇了荷西,几年未见,这个大男孩已经变成了满脸大胡子的成熟男人。他把三毛邀请到家里,三毛在参观荷西房间时,看到了满墙挂的都是自己的照片……
那一刻,三毛被感动得无以复加,激动得哭了起来,她对荷西说:“你还记得当初你说的6年之约吗?如果我现在要嫁给你,会不会太晚了?”荷西听了激动地流着眼泪说:“天啊,一点都不晚,真的我太开心了!”
1973年,三毛和荷西去了撒哈拉沙漠,他们拉着手,漫步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空旷、荒凉、苍茫、孤寂……他们有了想要一生一世守候在一起的想法,于是31岁的三毛和25岁的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荷西用自己的爱,抚平了三毛内心所有的伤痛,尽管沙漠的生活环境异常艰苦,他们却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这也是三毛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日子。
连三毛自己都说:我觉得我虽然住在沙漠里,但在荷西的身边,为什么我眼前看到的都是繁花似锦?
(三毛某次接受采访的录音↓↓↓)
两个人整整在撒哈拉住了整整6年的时间,后来又前往加那利群岛继续旅行,这时三毛写下了《撒哈拉的故事》,她和荷西之间的神仙爱情被世人熟知和艳羡。
1979年9月,厄运再一次找到了三毛,荷西在一次正常的潜水中溺水身亡了,三毛听到这个消息时,觉得整个世界都坍塌了,当荷西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后,她就守在身边,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告诉他:“我现在有父母,不能跟你一起走,可是不要怕,我会握住你的手,过几年我再来赴你的约。”
三毛把荷西葬在了他们经常去散步的墓园,三毛说:“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 她的快乐和幸福都随着荷西一起走了。
父母要带三毛回台湾,临走前,三毛去墓园跟荷西告别,她又一次崩溃地趴在地上哭着开始挖土,她说:“想再抱你一次,抱到我们一起烂成白骨吧!”
在之后的日子,她常常会从噩梦中惊醒,开始想念荷西,她写下:“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她笔下的文字,再也没有当年的温柔和快意,每个字都透露着她满心的悲凉。
-4-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三毛
1990年4月,三毛在报纸上偶然读到了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故事,他因妻子离世悲痛不已,每晚都要为亡妻弹奏曲子以悼相思。这时的王洛宾已经77岁,孑然一身生活在大漠边疆。在三毛看来,王洛宾跟自己的经历如此相似,两人都是如此深情又无比孤独的灵魂。
于是,三毛远赴边疆,敲开了王洛宾的家门,两人促膝长谈了很久,三毛跟他讲述自己与荷西的故事,和这些年流浪的生活,王洛宾也讲述了自己写《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灵感,和他与卓玛的故事。
这次聊天,让三毛觉得这是荷西死后,她第一次有敞开心扉的感觉,她觉得两个人的遭遇和灵魂都是如此的相似,她渴望灵魂不再孤独,于是有了跟王洛宾相守在一起的想法。
尽管王洛宾对三毛也有同样的感觉,但他畏缩了,毕竟两个人的年龄整整差了30岁,他无法像三毛那样勇敢,他怕儿女反对,怕自己晚节不保,更怕世俗的眼光,所以他拒绝了三毛。
1991年1月4日凌晨, 三毛在医院上吊自杀了,这是她与王洛宾告别的第121天,很多人都把三毛的突然离世归咎于王洛宾的软弱,直到2008年3月,三毛去世的17年后,她的好友“小熊”眭澔平,才将三毛生前的最后一段录音和遗书公布了出来。
原来在三毛自杀的那个深夜,曾给好友小熊打去最后的电话,可惜的是小熊因为出差,没有接到。三毛人生中的最后一声问候,也成了她留给世界最后的一句话:“喂,小熊你在吗…我是三毛,你在家吗…小熊?”
三毛在遗书中写着:“小熊我走了,这一次是真的……这次我带了白色的那只小熊去,为了亲它,我已经许久不肯擦上一点点口红,可是它还是被我亲得有点灰扑扑的。如果我不回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好,同志,我要走了…”。
原来三毛早就做好了离开的准备,或许正是王洛宾的拒绝让她明白了,王洛宾始终不是荷西,那个为自己义无反顾、陪自己一生尽疯狂的男人,再也不会回来了,在这世上,她的心再也没有栖息的地方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流浪,她累了,她只是提前去找荷西赴当年之约了。
三毛的一生自由洒脱、敢爱敢恨,她穷其一生都在追寻爱与自由,把万水千山走遍,把人世的悲欢离合尝尽。她传奇的一生,抵得过普通人的几辈子,人们不会忘记滚滚红尘中,曾经来过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