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810期】教师随笔|现代诗歌诗性审美教学探究

文摘   2024-09-26 07:04   湖南  



Autumn

Equinox

【摘要】 现代诗歌教学本质上就是诗歌审美的过程,体验诗歌艺术美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把握准现代诗歌文本特点,弄清楚现代诗歌文本的审美性,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揣摩诗歌的美的艺术特征,建构美的艺术殿堂。本文着重论述要以审美的视角对诗歌进行解读的策略,披文入情,体验感受,抓住每首诗歌的显著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尝试用诗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现代诗歌美的熏陶。


【关键字】现代诗歌  教学  诗性审美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现代诗歌作为学生阅读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养料,透过现代诗歌,学生能了解、认识到现当代的社会环境、生活风貌、心态流程、理想情趣。学习现代诗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怡养性情,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以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有效审美为主要内容,分析了目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目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

由于中考阅读不涉及现代诗歌的鉴赏和理解,作文也明确规定写作体裁诗歌除外。因此,大部分教师选择将精力倾注于考点上,对现代诗歌教学不予重视。面对传统教育由来已久的应试背景,现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实践中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

2.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大部分教师考虑到教学进度、任务考核等因素,很多时候会采用程式化的教学方式,以自己的理解或者教参的解读代替鉴赏过程,直接将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感情、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灌输给学生,让他们记好笔记,课后死记硬背。因而诗歌教学便易落入僵化模式,朝着单纯的德育说教方向发展。原本蕴含其中的独特魅力便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同时,学生也会因读不懂、学不好而对其失去兴趣。

3.流于形式、审美教学缺失

近年来受新课改的影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如各种形式的朗诵,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但仅从形式上下功夫,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诗歌与生俱来就是审美的,学诗,归根结底是进入诗性审美。

三、现代诗歌诗性审美教学策略

(一)立足生活,创设审美情境

创设审美情境是打开诗歌审美通道的有效方式,是引导学生入诗入情的重要教学方法。良好的审美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审美灵魂。同时,创设审美情境也将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现状。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可见,我们要创设审美情境,开辟诗歌审美的通道。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现诗歌的绘画美。

如教《再别康桥》一诗,导入时多媒体播放如下明丽和谐的画卷:

夕阳西沉,余辉给河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媚人的金黄,垂柳依依,仿佛是美艳温柔的新娘娇羞地立在那里,粼粼的波光中荡起了绯红的笑意,清清的河水滋润着软泥上的青荇,绿油油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欢快地舞蹈,骄傲地招呼着行人,似乎在宣告它沐浴康河的自由与舒畅。

师创设情境问:同学们,当你来到康河,看到这无比优美的景色,你会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呢?诗人徐志摩又是怎样通过诗意的语言来描绘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再别康桥》。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课堂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带给学生视觉、听觉、感觉强烈的冲击,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进入优美的诗境,提高了学习效果。

 2.在情境音乐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

有些现代诗歌被改编成歌曲或配乐成歌曲,如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就被改编成歌曲,课前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导入新课,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学生会在高兴的心情中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样的课堂氛围是极佳的,学生兴趣也是极其浓厚的,不用说,学生也就在情境音乐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再如教光未然《黄河颂》时,我通过聆听歌曲《黄河颂》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美的理解。其实,诗歌是歌曲的文字载体,学生只有读懂了诗歌,方能领会音乐的旋律和精神;记住音乐旋律,便记住了诗歌,两者相辅相成。

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二)展开想象,深度解读文本

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更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细读文本,抓住文章的秘处、妙处,深入解读文本,体味文中重点词语,在咬文嚼字中揣摩诗歌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置身于繁花锦绣,始终与主人同呼吸,共命运。教师深度挖掘文本内涵,学生才能深入思考。深入解读文本,这是教学生命所在。研读文本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一生都必须修炼不止的看家功夫,我们需要认真地将之进行到底,才能当好学生遨游学习殿堂的“导游”。

1.在诵读中领会诗歌的音韵美。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学生第一次接触诗歌,必须以朗读切入,领会诗的内容,品味诗的语言,想象诗的意境,体验诗的情感,才能直接找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点,读懂“作者心中之诗”,读出“自己心中之诗”。让学生在美读的基础上领会诗歌的音乐美。

如《黄河颂》一诗,音韵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全诗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全篇语言韵律响亮、节奏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尤其是巧妙地运用了双声叠词,如“黄河滚滚”“浩浩荡荡”等,造成了绘声绘形、美妙动听的特殊艺术效果。现代诗歌的教学离不开朗读,教学时,我多次要求学生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可以听老师示范读或名家诵读,也可以分组读,齐读,在读中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再如教学《理想》一诗,我着重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体味诗歌的音韵美。前面六节是从正面歌颂理想,要读出明朗、坚定的语气,有夺人的气势,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力;七八节写理想的复杂特性,“理想是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是不幸者绝处逢生”,则要读出悲壮、深思的语气;随后三节写坚持理想,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理想,就要读出劝告、警醒的语气;最后一节写的是“理想”“开花”“抽芽”“春色正好”“太阳正晴”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要读出欢欣奋发的语气,展现重新获得理想之后的愉悦心情,以及为理想而奋斗的昂扬斗志。这样下来,整首诗就显示出了回环起伏、摄人心魄的旋律。

2.在语言的品析中领悟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体裁,诗歌的语言常表现出新颖、高度凝练,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逻辑结构,好的诗常在炼字、遣词琢句上见功夫,因一字一词而尽得风流。教师要引领学生细读感悟、思考体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语言美。如“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在山的那边》),“铁青”一词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脸色,这里却用来形容群山,既和山的颜色相符,又赋予了群山以人的思想情感,传神地表达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严与无情。又如《黄河颂》一诗,以短句为主,兼用长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突出黄河的伟大形象和伟大精神。如“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这些诗句既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啊!黄河!……啊!黄河!……啊!黄河!……”运用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诗歌层次分明、感情深沉。如“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运用了直接反复的修辞手法,这反复咏叹、强而有力的结尾,突出了黄河的伟大精神。歌词也久久回响在中华热血儿女的耳边。

3.捕捉意象,展开想象,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情感美。

诗人阿红说过:“诗的思想,是从诗人心灵的裂口流出来的,是从诗的画镜里流出来的,是从血肉凝成的诗的意象里流出来的。”抓出诗的意象,是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诗歌凝练的语言制约了诗歌艺术直接展现的空间,却给读者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联想空间。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对意象分析的同时,加入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构建诗歌的绘画美,领悟诗人内心的情感。

如席慕容的《乡愁》中,“笛”、“月亮”、“挥手”“没有年轮的树”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诗人用“没有年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之情。

又譬如《星星变奏曲》中最主要的意向就是星星。这首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他所写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亮的微弱光明,诗人在浓重的失落和悲伤之中激发了对光明的追求,并坚定的相信美好的梦一定实现。诗人的情感没有仅停留在小我的层面上,而是发出了对伟大祖国新生希望的坚定和追求。整首诗诗意含蓄朦胧,诗句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向,展现想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

四、结语

现代诗歌审美教学必须重视起来,中国是一个诗兴洋溢的国家,它能否永远“诗意地栖居”在世界的东方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深思的问题。现代诗歌审美具有陶冶学生性情,塑造人文精神的功能。从文学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诗歌审美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颖 《现代诗歌的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李怡琳 如何进行现代诗歌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32)
(3)夏蕾 因势利导方能呼之欲出:浅谈现代诗歌美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J] 语文学刊2006


☑投稿邮箱:qyxsmywgzs2019@sina.com

☑ 【学生佳作】栏目投稿要求:

投稿请用word文档,并附上作者姓名、学校、照片及个人介绍。     

学生佳作将在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平台上推送,欢迎您投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供稿:段军军

                  编辑:段军军

                  一审:李   红

                  二审:宁奇珍

                  终审:璩艳霞


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
打造一个平台,锻造一个团队,共同研究“生命语文”,让语文融入生命,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做点影响学生一生的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