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WORLD
情境化教学在片段写作中的运用
株洲景炎初级中学
唐倩云
摘要: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比例占据较大,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只是枯燥地灌输知识点,在真实情境下让学生感知并记录,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活动中细致观察、感悟,并且记录下同样情境下的事件,时间与空间的融汇,用文字留下片刻记忆。本文围绕情境化在片段写作中的运用和实践,分析有效运用情景来促进片段写作,增强写作趣味性,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片段写作
一、语文情境化教学的现状及意义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重视理论,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知识点,学生能力提升较慢,缺少情境化模拟。新版课标中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中心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打破旧方法,不只是孤立地学习语言和技能,而是在具体的语文情景和活动下完成教学。【1】引领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并且能够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实践,也同样只能在实践中获取自己的思考质疑,不断研究,从能力提升到自我创造。
语文作为学科之首,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其中的理解能力,影响着各方各面,表达能力的运用也始终贯穿着人的一生,情境化教学将生活实际迁移到课堂,实现寓教于乐。
二、写作中的情境化教学研究
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于创设写作情景的理论基础有了一定的研究,尤其像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直观体察画面,记录要点,而非写空话、写过于久远的事情,从小事中去创造情景,在情境中记录写作。【2】
周子房曾提出运用活动理论来建构写作学习,主张将写作融入类似真实世界的任务中。“镶嵌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活动情景”,如此以来,便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主动理解、分析写作任务。【3】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片段写作更容易在一节课中实现和操作,多练多得,由句的训练到段的形成,再到整篇的水到渠成,片段写作理应常规化。让学生也能够获得一些成就感,减少畏惧写作的想法,改变一听到字数要求就哀声退缩的现状。初中作文中七年级和八年级尤其注重情境化写作。以七上教材为例,有热爱生活、学会记事、写人抓住特点的主题,要求注意观察生活,详略的掌握,围绕特征借助事件写好人物,八上教材便涉及到通过言行和经历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抓住景物特点融入自己的情感等。情感的熏陶源于生活事件,匮乏无趣的生活却是如今学生写作的阻碍之一。那教师便创造情景,演绎生活,真正让学生从实践中感知,丰富内心,感悟人生。
/ 03 /
三、课例
一叶韵味——以多感官为主的片段写作
本文便以八上第三单元写作教学为例,进行情境化的片段写作教学。
(一)教材解读
《学习描写景物》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写作教学,也是写景单元之后开展的写作教学,关于如何描写景物,教材中的写作提示中写道: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于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观,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同时,写景还要融入情感。【4】但教材中的提示较简略,对于具体方法的指导不够详尽,还需要老师具体设置情境化,进行指导。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修辞手法,调动各种感官等写作技巧,但对于如何进行多角度描写的能力还非常欠缺,描写景物角度比较单一。
(三)大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通过品读山水美文,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基于此点,本单元的大概念旨在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即体会景物之美,学习写景的方法。可以结合美术学科,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观察、绘画、欣赏,把所见所感用文字表达。
(四)教学目标
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写景物的能力。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热爱自然,热爱写作。通过结合美术学科,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通过观察树叶、课后绘画、欣赏,调动多感官进行片段写作。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调动多感官进行细致观察,注意细节用词。
(六)教学过程
1.学生活动一:比一比,谁的树叶最独特。模拟树的成长、旋转飘落、凋零再生长的过程,去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尽可能用准确的形容词和动词,加以联想和想象。)
2.学生活动二:朗读经典篇目片段,学习其写作手法。
片段一:《春》朱自清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味觉),都在微微润湿(触觉)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听觉)。①
总结手法:多感官运用,动词丰富
片段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②
总结手法:多感官描写,形容词、动词准确使用,色味形生动,顺序恰当有序。
3.学生活动三:写一写,再次细心观察,写下你手中这片树叶的独特之美。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记录你内心丰富的感受。
4.作业
可创造自己的艺术品“树叶”,给它配上文字。
(七)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通过观察树叶纷飞、凋落、生长等不同状态,这样生活情境化的再现,日常忽略的美好尽收眼中,通过多感官的调动去观察欣赏自然界最寻常的树叶,学生总能慢慢发现其美好,并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旁征博引,创造出优秀的片段。
(1)寻叶 2103游丛瑄
走在微湿充满泥土的大道上,瑟瑟的秋风冷冽地吹进了我的脖子旁,上方时不时传来破空的轰鸣声,细嗅空气,仍可以闻到仿如新草破土的清新味道,在这样的抚慰下,心中如麻般的心事被我追远的抛在了脑后,路旁的草木数不胜数,我悠悠的踏进一旁的草地,随意的四处瞟着,突然,目光锁定在了一抹植物上,它长得不等高大,也只是众树中的平凡一角而已,但我还是轻轻地走向它,仔细端详着它碧绿清翠的树叶,偶然一瞟,就发生了近乎完美的那片树叶,但轻轻将枝干拽过,却发现在顶端有不易发生说的一个小瑕疵,使它看起来,不再那么完美,但我还是选择将它带回家,它多么像人,表面在远处看完美无瑕,但仿佛一看却发现并不是那样.在我心中,它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虽然有补不上的黑点,但它依然大方地展示自己的独特,也总有一天会被发掘。寻找叶的过程,不再走为了找一片叶子,而是找到自己。那个隐没于暗处,未曾被找到的自己,终有一天,会被人所看到。
(2)寻叶 2103陈锦顺
景炎学堂,幽幽长廊。金梧探去,惟余苍茫。予身已入,无可奈何。虽有清闲无争之心,但长是不由己命。虽有不坠青云之志,但为路漫而远矣。故欲采落木,以萧瑟窥命。
时维腊月,序属初冬。晴飕扫去,奏无边之婆娑。鸿雁掠过,鸣冬至之惊寒。落大徐徐下,行人匆匆去。几经辗转,恬淡心肠。终得采之,往思如狂。落霞孤寡,忽而映此若火。暗洼万象,恒久赋其苍苍。
枫叶枯黄,识岁月之凄婉。乃红飘渺,觉天地之浩荡。星光微露而日蔽,月影初显而天空。自拾之后,虽无变故;而吾之心.却已为撼。背灯径去就红荫,未觉孤苦。落木之下望夕阳,未为断肠。以心之所撼,故有《忆江南》:
枫红老.实比去年黄。
已伴秋风携去雁,仍随雌鹭和春光。
停不不思量。
(3)寻叶 2103苏煜杰
走进满是树的草坪中,一层一层,踩上去,有点软,在我们的视觉中,到处看到金色仿佛是点缀上去的。我随手捡起一片斑驳的枫叶,那薄如纸片的叶子仿
佛失去了所有的水分,仿佛在预告着生命的结束,可中间的叶脉却又无比坚韧.仿佛在显示着它奋斗的一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中是否真的也蕴藏着另一个世界呢?
我回过神来,仔细挑选着一片叶子,捧在手里,只见它的颜色像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焰,叶脉有条理的根树叶上,有六片小叶子。边缘有小锯齿。摸上去痒痒的,叶片摸上去有一种沙沙的感觉,还很粗糙,翻过来一看,无数像缝衣线的花纹,织成了这根特气息的扇子。干枯、脆弱,是它的保护色,而谁可见它默默奋斗的瞬间呢?
你得到洗礼伴着秋日的阳光你匆匆离开你轻轻飞落将生命优为永恒,去寻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四、情境化片段教学课例小结
1.课堂完全以学生为活动中心,进行情境化教学,提前布置学生寻找树叶、观察生活。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观察所得为基础,设计小组活动,从写作角度进行指导,学生由说转写,提供名篇学习,更是提供范例。这样情境化的设计,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以说促写,以写促读,形成良性循环。
2.跨学科教学,结合美术学科,欣赏艺术品。让学生手拿捡到的树叶现场观察,很有氛围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或者旋转一下,学生很快在各个感官上获得了真切的初步感受。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下,这片树叶的共性、特性都抓出来了。当学生在下笔描写时把各自的生活体验融入其中,这片树叶在每个学生的笔下便有了独特的特征。自然,各自的情不同,各自的景也有了独特的韵味,这个创新点直击教学目标。
五、后续研究和实践方向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记叙抒情写景的作文教学都可以运用情境化教学。不仅只是要活跃氛围,更是需要培养学生收集筛选资料、梳理与研究、解释与分析、表达与交流的多项能力,创作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其间渗透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学习任务。【5】鲜活的情景,典型的任务,伴随着语文活动的展开,促进学生进入写作的深度学习。作为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修炼自我素养,文化积淀和心灵的成长,敏于反思,勤于实践,不断尝试,敢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磊. 《情境化写作任务设计研究》第九页.西南大学. 2020年
【2】卞雨露.《情境化写作任务的实践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22年
【3】周子房.《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活动理论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周云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及教学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2021
【5】袁爱国.《写作教学设计:从定型化走向情境化——钱穆生活化作文教学启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END】
☑投稿邮箱:qyxsmywgzs2019@sina.com
☑ 【学生佳作】栏目投稿要求:投稿请用word文档,并附上作者姓名、学校、照片及个人介绍。
学生佳作将在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平台上推送,欢迎您投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供稿:金路、彭立香
编辑:欧阳源远
一审:袁 瑾
二审:宁奇珍
终审:璩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