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 熬夜成常态,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学术   2024-11-19 00:05   广东  


你今天熬夜了吗?熬夜的危害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那将我们推入熬夜循环的罪魁祸首究竟有谁呢?我们又该如何支棱起来?


 一、熬夜元凶 

1


网络过度使用

网络过度使用的一个极端是网络成瘾。“成瘾”的我们无节制地压缩睡眠时间,来获取网络使用的满足感。那么,网络导致成瘾的原因何在?

  • 自我控制能力薄弱

  • 网络价值:网络自身的匿名性、便利性及逃避现实性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自由、高效、舒适的虚拟空间。

  • 安全感缺失:部分个体更愿意将安全感的来源寄托于手机,而回避现实社交。

  • 从众心理:同伴的网络使用情况间接刺激个体的网络成瘾。

  • 弥散性焦虑:为减轻因担心错失他人“故事”而产生的焦虑,我们往往难以停下刷新的手指

2


自我控


迈出自控的第一步并不难,但难在坚持。根据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各个领域的自我控制使用同一种有限的资源,当这种资源因为重复的自我控制而损耗时,个体在随后自我控制任务中的表现就会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损耗。当我们自我损耗时,惰性和畏难心理悄然爬上心头,我们也就越来越懒得控制自己去做及时早睡的行为。

3


拖延

拖延是指延期、推迟实施任务或做出决定的特质或行为倾向。拖延者容易游离个人既定目标,通过迟滞推后的行为阻碍目标的顺利达成,且可能会带来更强的延迟折扣(奖赏的主观价值会随奖赏的延迟时间的增长而下降)。

 二、打破熬夜循环“小妙招”

1.改善行为的计划性:对入睡前的活动列一个详细具体的计划。

2.选择环境睡前创造一个黑暗的、没有电子产品的安静环境,尽量减少分心刺激的干扰。

3.增加线下社交互动与真实生活里的人见面、交流。这或许能让我们更有安全感、更满足地放下手机,安心睡觉。

4.及时奖赏:添加一些即时的奖赏来满足自我,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坚持。

5.运用自我损耗恢复大法:

(1)启动榜样效应

(2)诱发自我积极情绪

(3)接触复愈性环境

(4)呼唤“感恩的心”

 三、结语 

 我们有很多理由熬夜,同样,我们也有很多方式暂停熬夜——放下手机、增强自控、避免拖延……希望我们有足够的自知力和勇气去了解自己的熬夜行为,共同走出熬夜的循环。

本文转自京师心理大学堂




投稿单位丨法学院学生会生活部

撰 稿 人 丨黄家琳

图文编辑丨黄家琳

初  审丨洪晓璇

复  审丨梁燕云

终  审丨杨光群

学院团委宣传部整理发布

佛大法学院
“心中铸天平,铁肩担道义”——佛山大学法学院,将持续向大众展示我们的专业特色与育人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