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东门旅游服务驿站 / 悦集建筑设计事务所

文化   2024-11-11 21:18   美国  

 © PrismImage


01.
缘起 | 古镇边缘的服务型驿站

重庆磁器口作为始建于宋代的千年古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集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于一体,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以“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成为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也是重庆主城区内唯一的规模最大、最具巴渝传统民居、民俗、民风特色的古镇。

▲磁器口东门片区鸟瞰 ©PrismImage

设计场地位于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紧邻核心保护区,场地北临清水溪与沙磁巷商业街相望,南接东门入口广场,东西两侧紧靠磁器口大桥和滨江路环道,围合出面向清水溪的三角形地块。驿站的建设旨在为磁器口景区提供旅游服务的相关配套设施,功能包含旅游信息服务站、青年志愿者驿站、招租店铺和公共卫生间,以解决磁器口古镇内外相关公共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且随着磁童路景观绿化改造完成,这片面向清水溪的场地也亟需提质更新,使之成为可供居民、游客驻足观景的视线通廊型景观空间。

▲场地区位图 ©悦集建筑
▲项目周边复杂的自然和人文关系 ©PrismImage

驿站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在磁器口古镇这样的特殊历史环境边缘寻求一种延续传统文脉与连接当代语境的平衡,同时创造一个“闹中取静”的庇护场所,打造一个优雅质朴但又不失创意的空间环境。而在这样一块位于高架桥旁、清水溪边的不规则地块中,如何因地制宜的充分挖掘场地潜力,以最小的环境扰动达成最大的功能效果,同时在对历史环境的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以当代的建筑语言组织巧妙回应周边景观秩序和古镇建筑肌理,成为本项目的设计难点。

▲驿站面对清水溪一侧 ©PrismImage
▲折纸轻亭,磁器口东门旅游服务驿站 ©PrismImage


02.
解读 | 清水溪岸,功能复合

驿站总面积约216.8平方米,包含地上层和吊层。在功能策划上,我们将地上层作为招租商业(为平衡本项目投资与回报)和旅游信息服务站,服务站内设有室内休息座椅、充电宝,自助售卖机等,为该地块提供一系列缺失的公共服务和必要设施。我们还利用场地原有高差,将平台下的空间借助景观充分利用,拓展出1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作为公共卫生间和志愿者服务站,其中,公共卫生间满足功能性需求,志愿者服务站为志愿者们提供休息、交流、培训的空间。让使用者能通过大面积落地窗和室外平台充分感受到整个场地景观。此外,交通楼梯安排在建筑外侧,以便更好地将自然环境引入到建筑空间内。

▲轴测分解图 ©悦集建筑
▲近景鸟瞰 ©PrismImage
▲与自然和古镇对话的驿站 ©PrismImage
▲驿站与前区环境 ©PrismImage
▲驿站与远处的宝轮寺 ©PrismImage


03.
概念 | 折纸漂浮,翠影轻亭

作为一个历史大环境中的小房子,如何使其与场地保持和谐共处的关系是设计师首先考虑的问题。建筑南北侧正对清水溪和入口广场,另外两个朝向保留了许多长势良好的香樟树。因此,在设计策略上,驿站以屋面作为视觉中心,采用三个基本长方体块以上下错落叠加的组合方式而矗立于场地中,力求与周边绿化景观自然融合,同时为使用者提供遮阳避雨的休憩空间。在此,因地制宜地利用地形高差与景观,设置吊层与视线通廊为首选策略。

▲生成逻辑 ©悦集建筑
▲保留树木和树荫下的座椅作为前景 ©PrismImage
▲从入口广场望向驿站 ©PrismImage
▲无障碍坡道 ©PrismImage
▲40 度高温时,在檐下休闲的市民 ©PrismImage


04.
串联 | 通廊与观景挑台

在形体设计上,将不同尺度的体块围合出的视线通廊,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区域。通廊空间与吊层空间垂直互动形成天井庭院,形成一处静谧安逸、可以与光线互动的场所,自然光与人工光在此处融合,在室内形成能短暂驻足停留思考的空间节点,不仅使灰空间具备较高的识别度和趣味性,还将其转化为一个独特的景观休憩场所。此外,建筑外部层层抬升的平台设计,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座椅和户外活动空间,还能有效应对重庆暴雨季节,防止建筑因水位上涨而被水侵袭。木质平台的设计与檐口形成了有趣的呼应,而折线型金属屋面则在不同角度下展现丰富的光影变化。随着人们逐步接近,对建筑的解读过程也变得更加清晰,为使用者带来层次丰富的视觉体验。

▲向清水溪挑出的平台 ©PrismImage
▲建筑入口 ©PrismImage
▲驿站夜景 ©PrismImage
▲连通上下两层的天井 ©PrismImage

▲建筑与景观融合(左)建筑边界处的风景(右)©PrismImage


05.
构造 | 上扬的折线形屋面

通过对场地肌理的分析,我们希望建筑能与周边古镇产生形态上的相关性,同时将新的手法赋予建筑的构造和色彩等元素,让驿站在整个公共广场中形成新的形态视觉,最终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市民和游客。考虑到使用者多为青年志愿者,设计以如展翅起飞的折线形屋顶象征青春与活力。屋顶向两侧延展,呼应着钢木与混凝土结构的“显隐”关系。这样的处理不仅能够形成通透的中庭空间,也让风环境自然穿透,回应了场地的开阔性需求。同时,伞形钢木结构打造的灰空间为公众提供了休憩场所,外檐出挑形成如亭如廊的可遮风避雨、抵挡烈日的过渡空间,为广场活动的人群提供半室外庇护的场所,进一步支持公共生活的开展。

▲展翼上扬的屋面 ©PrismImage

建筑主体结构使用胶合木的梁柱体系,深檐的坡屋顶采用哑光黑铝镁锰板金属系统,并结合伞状变体设计,贴合传统受力逻辑。横梁承受水平力,通过柱子将竖向荷载传递至地面,结构清晰、简明。建筑上部的木结构梁柱直接暴露,与经过精心处理的外立面相结合,展现了轻盈的设计手法和轻介入、轻姿态、亲近自然的空间效果。在材料的选择上,主体结构以木色为主色调,与素雅的白色水洗石墙面形成视觉反差,体现出现代建筑的要素。

▲闪耀着夕阳光芒的金属屋面 ©PrismImage

▲建筑细部 ©PrismImage
▲充分融入古镇肌理的驿站 ©PrismImage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悦集建筑
▲夹层平面图 ©悦集建筑
▲南北向剖透视 ©悦集建筑
▲东西向剖透视 ©悦集建筑

▲剖面大样图 ©悦集建筑


项目名称:磁器口东门旅游服务驿站

项目类型:新建项目

设计方:重庆悦集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设计:2022.02-2023.08

完成年份:2024.03

主创设计:田琦、何飙、李骏

设计团队:鲁泽西、张茜、李凯锐、但承虎、刘海波(结构)、王弘历(木结构) 、王伟达(木结构)、林洪(水)、陈卫(电)、张一丹(实习) 、李锗淳(实习)、刘天艺(实习)、吴秋(实习)

项目地址:重庆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东门

建筑面积:216.80㎡(上层115.23㎡、下层101.57㎡)

摄影版权:PrismImage

合作方:重庆何方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图)、辽宁金柏胜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重庆旭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材料:钢、胶合木、玻璃、水刷石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对接建筑师、投稿微信:13012811198(注明来意)
或youtharch@163.com


公众号 | 视频号 | 小红书 | 抖音 | B站 
魏一鸣,Archlady,郑利江,雪亮
饭困,慧琪,Eric,鹿童,祥仔

青年建筑
建筑师设计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