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有传言称引发新冠肺炎的病毒是从中国的一家实验室泄漏的,但这仅仅限于传言,并无科学依据。12月6日,《Nature》杂志发表题为“Wuhan lab samples hold no close relatives to virus behind COVID (武汉实验室样本与COVID背后的病毒没有近亲)”文章,首次披露武汉实验室样本与COVID背后的病毒没有近亲。《Nature》报道了近日在日本的一场会议上,中国武汉病毒所石正丽教授专注于蝙蝠冠状病毒的研究报告称,武汉实验室冷冻库中保存的病毒样本并不是SARS-CoV-2的最直接祖先。多年来,有传言称引发新冠肺炎的病毒可能源自中国的一家实验室泄漏,但这些说法始终停留在猜测层面,缺乏确凿的科学证据。最近,这些传言的核心人物之一、被誉为“蝙蝠病毒猎手”的病毒学家石正丽教授,用数据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她的团队在中国南方的蝙蝠中采集了数十种冠状病毒,并在近日的一场日本学术会议上公布了相关研究结果。她明确表示,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冷冻库中并没有保存与SARS-CoV-2有直接祖先关系的病毒样本。石正丽曾在武汉病毒研究所(WIV)担任冠状病毒研究负责人,该所是一个高安全级别的生物实验室。当COVID-19在武汉首次爆发时,她正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此后不久,一些理论开始流传,认为病毒可能是从该研究所泄漏的,无论是意外还是人为。然而,这一观点始终缺乏实质证据的支持。面对外界的质疑,尤其是关于她团队多年来在中国南方采集的蝙蝠冠状病毒是否与SARS-CoV-2存在密切联系的猜测,石正丽一再强调,SARS-CoV-2从未在她的实验室中出现过。为消除争议,她承诺对团队收集的所有蝙蝠冠状病毒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将相关数据公开。这次公开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她的说法:这些病毒样本虽然揭示了冠状病毒的多样性,但没有发现与SARS-CoV-2具有更近亲缘关系的新病毒。通过此次数据公布,石正丽教授不仅再次回应了外界的质疑,也为科学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这些样本扩展了我们对冠状病毒进化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有助于未来相关疫病的防控研究。最新的研究分析虽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已经揭示了56种新的冠状病毒的完整基因组数据以及一些部分序列。这些病毒样本采集于2004年至2021年之间,均属于SARS-CoV-2所属的β冠状病毒大家族。在12月4日于日本淡路岛举行的“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准备:冠状病毒的进化、致病机理与病毒学”学术会议上,石正丽通过一段预录视频表示:“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新序列比SARS-CoV-1和SARS-CoV-2更为接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早些时候,她已从武汉病毒研究所调任至广州实验室,这是一家新成立的国家级传染病研究机构。对此,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乔纳森·佩卡(Jonathan Pekar)评价称,这项研究结果支持了石正丽的声明,即武汉病毒研究所并没有保存比现有科学文献记录更接近SARS-CoV-2的蝙蝠冠状病毒序列。他表示:“这些数据验证了她此前的说法,她的实验室确实没有与SARS-CoV-2特别密切相关的病毒。”目前,科学界已知与SARS-CoV-2最接近的病毒来自老挝和中国云南的蝙蝠,但这些病毒与引发新冠肺炎的病毒的共同祖先早已分离,时间跨度可能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香港大学的病毒学家潘烈(Leo Poon)也表示:“她的研究发现与我们的预期基本一致。”这些数据不仅深化了科学界对冠状病毒多样性和进化的理解,也进一步排除了与武汉实验室相关的猜测。多年来,石正丽教授与彼得·达萨克(Peter Daszak)密切合作,共同对中国南方的蝙蝠进行冠状病毒调查,研究这些病毒对人类的潜在威胁。达萨克是纽约非营利组织“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 Alliance)的主席,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资助。然而,今年5月,美国政府以生态健康联盟未能充分监督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相关研究活动为由,暂停了对其的联邦资助。这些研究活动包括对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进行改造,以探索这种病毒在蝙蝠中的潜在起源。在合作期间,石正丽与达萨克的团队从中国南方地区采集了超过15,000份蝙蝠拭子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冠状病毒检测,并对阳性样本的基因组进行了重新测序。这些努力显著扩展了科学界对冠状病毒多样性的认知。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乔纳森·佩卡(Jonathan Pekar)评价道:“她发现的这些序列为我们理解冠状病毒的生态和进化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通过分析包括新发现的病毒序列和此前已发表的233个病毒序列,石正丽及其团队确认了7个广义的病毒谱系,并揭示了这些病毒之间存在广泛的RNA片段交换现象,即重组。这种重组机制在冠状病毒的进化和跨物种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达萨克补充说,这项研究还评估了这些病毒跨物种传播到人类的可能性,并确定了一些潜在的药物靶点。他指出:“这些信息对公共卫生具有直接的意义,为未来的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由于资助削减、跨区域协作的困难以及美国政府对生态健康联盟的多项调查,研究团队在提交成果进行同行评审的过程中面临着延迟。尽管如此,他们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将这些分析结果提交至科学期刊发表,以便让更多科学家共享这些宝贵的数据和发现。这项研究的发布可以说是对多年来围绕新冠病毒起源的各种质疑的一次直接回应。这些质疑不仅让科学家和科研机构背负了沉重压力,也让中国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病毒起源的问题不仅涉及科学真相,还影响着全球公共卫生的未来规划和国际关系的复杂互动。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进一步揭示了冠状病毒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为科学界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病毒是如何跨物种传播的,也为未来的药物研发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应对当前的疫情,还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大流行做准备,这些信息都至关重要。正因为这项研究的分量和敏感性,尽管结果还未经过同行评审,Nature杂志仍选择提前公布了研究内容。这不仅体现了研究对全球公共健康的巨大价值,也彰显了科学界对透明性和及时分享的高度重视。这提醒我们,面对关乎全人类的科学难题和国际挑战,只有通过科学探索和开放交流,才能尽可能接近真相,为全球健康和福祉作出贡献。文字写作:羽
责任编辑:er不er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