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象和,您专业的,靠谱的艾灸指导老师!
很多朋友问,我想学习中医,特别想学,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学,如何下手,医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几年下来,还是不得其门而入。回过头才发现,根基太浅,对中医的了解远远不够。这只能从中医四大经典里面去发现积累,基础是跳不过去的。
学习中医的兴趣对于初学者至关重要,倪海厦人纪五篇一定要熟读,《黄帝内经》要逐章逐句读深读透,然后逐字来研磨《黄帝内经》,如果《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看不懂的话,是看不懂《伤寒》、《金匮》的。如果读通了,进入到那个状态,你起步就是张仲景。然而,张仲景过去做不到的--也就是《金匮》里说到的“阴实则死”,你现在可以做到。
建议大家从针灸入手,因为针灸是相对容易学的,针灸的理论就是按照《难经》里面来的,提到最多就是《难经》,所以整部的《难经》根本就是针灸嘛。因为针灸涵盖十二经络,而十二经络直接跟脏腑有关系,比如肝是青色、肝主东方、心脏火南方是火、主赤色等等。又比如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等等。
脏腑之间又有表里关系,比如肾和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相表里。一个阴,一个阳,有两个经络在里面。所以脏、腑两个表里有两条经络,一阴一阳,相互扶持,互相生克,产生阴阳的平衡,就是我们的十二经络,必须要懂。
十二经络就好像十二根竹竿插在地上,直接插,竹竿会倒。所以旁边要有个圈圈固定住,不管是用竹子,还用铁丝,总之要围起来。这样才成为一个网,把它寄养在里面。就要靠周围这些,才有办法把十二经络固定。
因此必须要有奇经八脉,才有十二经脉的混合。“人”才能够成为一个整体。
《神农本草经》里面的注解要懂,最好看古书原文。比如寒咳,跟热咳用的处方不一样,病在表造成里面的咳嗽跟病在里造成的咳嗽,处方也不能相同。若是没有这个观念,如何选取药物?所以,先不要读《伤寒》、《金匮》,先要看《神农本草经》,看它的药性怎么写,要深深地体会到药的本性。
读《神农本草经》,一定要读它的药性。市面上所有有关于《神农本草经》的注解都可以去看,因为一定有它的长处在那里。
当有了针灸的基础和药物的基础,再去看《黄帝内经》,就会更容易理解它,《黄帝内经》经典的东西多是讲解剖学、病理学。章节很多,文字很多。读《黄帝内经》的时候,表面上是文字,实际上要当成图在看,在脑中勾勒一副副图像,当你领悟出来,这个图也就融会贯通了。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什么是相生相克。
借由文字,我们要建立一副全息图景,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图景,去感受它。那你没有针灸或者《神农本草经》的基础,看《黄帝内经》,根本就是在看字,宛如天书,是读不懂的。但是,你针炙和《神农本草经》有了基础,再把《黄帝内经》读透,哪怕不看《伤寒》、《金匮》,你开出来就是桂枝汤、麻黄汤,到这个阶段了。
所以,当《黄帝内经》非常了解以后,再去看《伤寒》、《金匮》,你一看就知道张仲景为什么要这样。
接下来是《伤寒论》。张仲景用太阳、少阳、阳明这种方式,来陈述疾病的传遍。这个太阳不能说只是足太阳膀胱经,或手太阳小肠经,而是太阳是主表,太阳能够晒到的地方统统可以看到,只要你跑一圈出来,你身上被太阳晒到的地方,统统是属于太阳。而不是只限于一个经络,足太阳膀胱或者手太阳小肠经上面,那你太阳受病的时候,病在表。这样《伤寒论》就有顺序了。
那么《金匮》这个和《伤寒》有什么区别?
看《伤寒论》的时候,是一个整体,一个疾病的演变。《金匮》的把《杂病论》分开来了。比如,这一篇专门讨论心脏病、那一篇专门讨论肺病、这一篇专门讨论肾脏病,那一篇专门讨论水肿、这一篇专门讨论风湿关节炎。
《伤寒》像一个有序列的整体系统。整体解决后,然后《金匮》,后面就是《杂病》,所有的病统统列在里面,分章分节,后面有妇人科,妇人科又分产前、不孕、产后等等。还有更年期怎么处理、怀孕的10个月怎么处理、怀孕的10个月中间恶心呕吐、妊娠怀孕的糖尿病、怀孕时的小便不利等等,通通有方子。
所以张仲景真的是“医圣”。
如果没有先把《针灸》了解通透,没有先真正理解《神农本草经》,没有熟练掌握《黄帝内经》,《伤寒》、《金匮》是没有办法读通的。
最后:传承中医基础,温故而知新,学会这些你就是大医,向倪海厦老师致敬!!!
学习新的学科,尤其是中医,是需要大量时间投入和不断坚持的。
一起为健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