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欢迎收听西陆夜读“关山月”。
在四川省巴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17225座没有名字的墓碑静静地伫立着。他们是谁?有着怎样的故事?一起来听今晚的“关山月”。
石匠爷爷刻的墓碑,为什么没有名字
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红军烈士陵园的石径上。
抬起头远望,“红军精神万岁”几个大字镌刻在远处的山峰之上。走在陵园里,我仿佛听到多年前爷爷雕刻墓碑时发出的“叮当”声响还在山谷间回荡。
那年春天,和风轻抚着柳树的腰枝,燕子衔来春泥在房檐下做窝。村里发布了王坪村红军烈士陵园翻新的消息。听到消息后,在房檐下抽着旱烟的爷爷,用力将手中的烟梆子在鞋底板上磕了磕,背着手快步向村委会走去。
爷爷是村里出名的石匠,也是第一个来报名参加翻新工作的工匠。隔壁李石匠说:“这活儿赚不到多少钱,还不如去庙里刻个神仙。”爷爷听了这话,什么也没说,只是又抄起手中的旱烟咂吧了起来,从此鲜少和李石匠来往。
第二天一早,门口来了一辆面包车接爷爷上工,我吵闹着要跟去,爷爷拗不过我,便将我带上,就这样我第一次走进了红军烈士陵园。
陵园里,一块块待雕刻的墓碑石材已经码放整齐。爷爷放下背包,将家伙什一件件掏出,一一排列开来。准备完毕,爷爷俯身趴到墓碑上,开始用毛笔描画雕刻内容。他紧盯着笔尖,良久之后才开始下笔,握笔的手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一笔作罢,爷爷站起身来看了看,摇了摇头又俯下身去……
清晨的阳光落在树木枝头,也披在爷爷瘦小的身躯上。过了好一晌,爷爷才从墓碑前起身,看着自己的作品满意地点了点头。
描画完毕,就该上手雕刻了。爷爷微弓着背,用力握着刻刀,粗糙的双手上,青筋和血管好似山脉般绵延,刻刀与墓碑接触的瞬间发出的“叮叮”脆响,在寂静的陵园中回荡。
溅起的石屑散落在爷爷身旁,反射着阳光如同天空中闪烁的繁星,每一粒仿佛都承载着一段传奇的过往,我闻到了空气中石头粉末的味道。爷爷聚精会神地雕刻着,眼神是那么专注,仿佛在与墓碑那头的人进行着无声对话。
过了好一阵,第一块墓碑才雕刻完毕,爷爷缓缓放下刻刀,直起有些佝偻的身子,长舒了一口气。我定睛一看,墓碑之上只有一个五角星,却没有人名。
“为什么没有名字?”我好奇地问。
“因为他们没来得及留下自己的名字。”爷爷说。
我问:“那为什么还要刻碑?”
爷爷看向墓碑,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他们都是烈士,为了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永远沉睡在了这片土地,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这一刻,烈士这个词语伴随着爷爷手上锋利的刻刀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心中。
四季变迁,冬去春来,我慢慢长大,爷爷渐渐老去,离开了我们。但爷爷在烈士陵园中雕刻墓碑的场景时常浮现在我眼前,如同璀璨的星辰,长久地照亮着我的人生之路。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想起爷爷雕刻墓碑的身影,想起先烈们的故事,心中便涌起一股力量。
大学期间,我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役前训练阶段,武装部组织应招青年到烈士陵园参观,我再次来到了这里。我与战友们在墓碑前低头默哀,为烈士们献上鲜花,深深地缅怀他们。90年前他们保家卫国、战死沙场,如今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站在他们中间,感受着历史交汇的瞬间。
初入部队,一项项训练接踵而至,每天在烈日下挥汗如雨,高强度的训练让我身心俱疲。夜晚躺在床上,浑身的酸痛让我难以入眠。我无数次想要放弃,但每当脑海中浮现出爷爷与我交谈的话语和先辈们英勇的身影,我便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不能退缩。
有一次,单位组织野外拉练,背着沉重的背囊,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烈日当空,汗水浸湿了衣衫,脚底也冒出了血泡。酸痛传遍了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每走一步都是对意志力极大的考验,我的心中充满了疲惫和绝望。
救护车就在身后,只要放弃,我就能坐着救护车舒舒服服地回到营区。然而,路边孩童手中铃铛的“叮当”声将我的思绪再次拉回到爷爷带我去刻石碑的那个清晨。我暗暗给自己鼓劲,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终成功完成了拉练。
国庆前夕,全国各地红旗招展,好不热闹,我通过手机程序远程为红军烈士陵园的先烈们扫墓。春风、阳光、寂静的山谷、刻碑发出的叮咚,记忆中的那个遥远的场景再次浮现在我眼前……
用美丽的文字和声音
传递抵达人心的力量
祝您晚安!
曹旭光,现役军人,爱好播音、绘画、摄影,愿用声音传递美好正能量。
总 监 制:干作余
监 制:孙官玺 张进锋
总 编 辑:张石水
值班编辑:陈 萌
来 源:
期 刊:第 265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