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当随强军征程 镜头聚焦基层官兵 | 八一建军节特别策划①

文摘   2024-08-01 11:33   山西  




97年前的8月1日,随着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97年来,作为中国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的摄影工作始终与伟大时代共荣共进,与人民军队休戚相依,与祖国人民血肉相连。光影绘军史,瞬间铸辉煌。打开97年的记忆之门,长长的影像画卷犹如不息的滔滔洪流,奔涌眼底。


早在红军时期,我军就有了业余摄影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专门配备了摄影人员,建立了摄影组织,中国红色摄影的开拓者沙飞、石少华、罗光达等前辈,创造性地提出并开始践行“摄影武器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健全了摄影组织,完善了摄影体系,摄影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抗美援朝时期,张崇岫、孟昭瑞、杨振亚等战地记者奔赴前线,及时报道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军队和人民的英雄事迹。在边境斗争中,高帆、胡宝玉、刘铁生等不畏风雪严寒、不惧炎热酷暑、不怕流血牺牲,拍摄了大量第一手军事斗争资料和边防战士火热的战地生活。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的前10年,是我军军事摄影发展成熟的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下,从塞外戈壁沙漠到边疆高原海岛,从抢险救灾一线到军事演习现场,都能见到军事摄影工作者的身影。以乔天富、线云强、柳军、袁学军、冯凯旋等为代表的摄影人勇立潮头、勇于创新,拍摄了大批经得起时代检验、得到人民认可的经典作品,为当代军事摄影竖立了标杆和榜样。新世纪,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批来自基层的军事摄影人开始崭露头角,范显海、彭希、余红春等新生代扛旗接力,在新征程中继续创造新的成绩。


“新闻的富矿在基层”。对于军事摄影而言,这个“富”,富就富在最精彩的故事在基层、最感人的细节在基层、最鲜活的画面在基层。然而,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速勃兴和新媒体的全面崛起,也给军事摄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维挑战和历史机遇。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媒体语境的重塑重构、受众需求的多样多变等诸多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验,军事摄影如何牢牢守住“基层”这个永远不变的阵地?又如何在守正创新中探寻突围之道,以保持和延续我军军事摄影的生命力和荣光?这是军事摄影工作者需要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余红春 《中国空军》杂志视觉总监



余红春

《中国空军》杂志视觉总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自1998年在《解放军画报》发表第一幅摄影作品起,始终扎根基层、聚焦官兵,拍摄的上百幅摄影作品在全国、全军的摄影比赛和展览中获奖,上万幅摄影作品在各类媒体上发表。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中国空军的装备不断更新,战斗力也不断提升,作为军事摄影记者,用影像表现新时代人民空军练兵备战的风采,是我的使命和责任。


2022年1月9日,空军某部一名歼-20战斗机飞行员登上战机,准备开展夜航训练。


我是一名由部队报道员成长起来的军事摄影记者,我知道身入一线更要心入一线,要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兵,主动和官兵交朋友,从而不断获得新的拍摄灵感。同时,每年都给自己制订拍摄计划,主动请缨参加重大演训任务,参与国内重大影展影赛,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提升“新闻眼”的独到、“摄影眼”的精妙,等待机会的到来。


2022年8月7日,空军某部歼-11B战斗机开展对抗空战训练。


一次,我等到了难得的“空对空”拍摄战斗机对抗空战训练的机会。由于拍摄的是实战化训练,完全没有重复拍摄的可能,而我也没有更多“空对空”拍摄的经验。所以我在研阅了大量国内外“空对空”的摄影作品后,升空前认真研究了当天战斗机空战训练的课目,考虑训练空域的地形地貌及气象等因素,琢磨什么瞬间可能出现佳作,计算在哪个空域什么角度多少高度等拍摄数据后,再与飞行员们进行地面协同,确保难得的拍摄机会能够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拍摄当天,在做好一切准备后,我乘坐的某型军用运输机在高空打开后舱,安全员用伞绳将我拉住,我在高速飞行的运输机上耐心等待,当战斗机由远到近飞入相机取景框,我用80-400mm焦段的镜头抓拍到了珍贵的画面,用艺术化的镜头语言讲述实战化训练故事。

2017年7月5日,参加2017国际军事比赛“航空飞镖”的空军某部直-10武装直升机进行对地攻击课目训练。


摄影者对选题思考得有多深,作品呈现的厚度就有多深,好的摄影作品,不仅体现在摄影技巧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作品思想性的强弱,后者才是决定作品价值和高度的标尺,摄影最后比拼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摄影之外的本领。作为一名军事摄影记者,不仅要懂军事、强技能,更要有思想、有状态、有激情,才能不负时代,当机会来临时拍摄出精品佳作。


2022年7月14日,运-20运输机施放干扰弹,模拟规避“敌”攻击。




侯崇慧  


侯崇慧

2005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甘肃总队某部文化装备技师。

先后被武警部队表彰为“新闻舆论工作先进个人”,获评武警部队“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中国武警新闻奖”,被甘肃总队表彰为首届“十大标兵”士官, 9次荣获嘉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

2016年开始学习摄影,后来从事部队新闻摄影工作,累计在中央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3600余篇(幅),80余幅摄影作品在全国、全军及省市级影展影赛中获奖。


行军


一部相机、一篇图文、一片情。作为一名“兵记者”,我用镜头讲述强军故事,传递官兵情感,用影像记录军人担当,有军营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军事训练的龙腾虎跃,有实兵演训的大气磅礴,有“魔鬼周”极限训练的男儿豪情,也有戈壁高原的四季变换,这些影像既是新时代广大官兵奋斗强军的见证,也是我个人军旅青春的烙印。


流血流汗不流泪 


“当兵就要当像‘骆驼刺’一样的兵,尽管环境艰苦,但却坚韧坚强,逆境而生。”这是我“兵之初”立下的誓言,在酒泉服役17年,从“门外汉”的“通信兵”,到如今战友眼中的“明星兵”,成功路上的每一步都饱含着我对摄影工作的热爱。


苦与乐 


尤其在参加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抢险、“锋刃—2023”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奥运安保、文博安保、武警部队参与打赢“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战任务推进会、嘉峪关文化建设示范先行现场会及其它重大军事活动等实训实战保障任务中,我白天爬上爬下全程跟拍,晚上彻夜整理照片写稿发稿,常常日睡眠不足2小时,哪里最艰苦,我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枪声,我就冲在哪里,哪里有最感人的故事,我就铆在哪里。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习惯:只有距离现场更近,才能拍出最有生命力的作品。


春夏秋冬戈壁练兵忙 


近年来,我创新开展的“给训练尖子拍帅照”“军功章送到比武场”“闲置办公室秒变摄影棚”等10余个“金点子”做法被广泛推广,有力激发了官兵爱军习武的热情。


镜头就是摄影人的眼睛,唯有眼中有情、心中有爱、脚下有根,才能定格强军新风采,把强军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精彩。




聚焦基层官兵,需要军事摄影工作者深入一线,突出军事摄影“战斗性”,不断锤炼专业硬功、提升业务能力。


只有身在现场、深入一线,才能体会到最真实纯粹的感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崇岫凭借扎实的摄影功底拍下了一张清晰记录夜晚志愿军战士向美军阵地射击的弹道轨迹照片。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中美双方在长津湖已经激战9个昼夜。为呈现志愿军战士英勇战斗的姿态,张崇岫冒着暴露自身位置的生命危险,凭借本能用冻僵的手指点燃镁粉以照亮前景,同时大胆采用慢门技巧,将弹道轨迹、美军帐篷起火的过程清晰、完整地浓缩到了照片中。通过照片,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志愿军战士旺盛的革命斗志和与敌人决战到底的必胜信念。战争时期,信息获取相对困难,深入一线是对战地记者拍摄实践的客观要求。在上网可知天下事、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全媒体时代,AI影像的盛行,诸多智能化软件让以往高难度的照片变得唾手可得。以绘画工具Midjourney为例,只要输入想象的文字、对应的摄影师姓名等条件,就能在短时间内生成以假乱真的“照片”,颠覆了摄影“眼见为实”的功能。那么,军事摄影工作者是否还需要有像张崇岫一样深入一线的职业精神?答案是肯定的。信息爆炸的今天,越是传播快速、信息海量,就越容易淹没事实,也就越需要报道真实。对于军事摄影工作者而言,“真实”在材料里翻不来、在电话内听不来、在网络上搜不来、在技术中找不来。深入基层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只有深入一线与基层官兵一道摸爬滚打,才能打破表面华丽的“信息茧房”,挖掘到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眼里的世界与别人“不一样”,才能拍出让受众印象深刻的照片。


聚焦基层官兵,需要军事摄影工作者善谋打仗,跳出传统摄影“舒适区”,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增强思维活力。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优秀的战地照片虽然大多属于“妙手偶得”,但这些“神来之影”都有效激发了军民的抗战斗志,广泛争取了国际舆论支持,有力揭露了日军野蛮罪行。比如,沙飞拍摄的聂荣臻救助日本小女孩美穗子的照片、苏静拍摄的八路军战士宽待日俘的照片,不管处于何种文化语境中的受众,都能从中强烈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博大胸怀的党、人民军队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军队、抗日战争是人民战争。战争年代,烽火硝烟在客观上为中国军事摄影提供了生长养分、创作源泉和广阔舞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当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武器成为战场主导,当远程打击将战火延伸至千里之外,军事摄影如何记录战争的“残酷”、表现军人的情感、捕捉战场的“决定性瞬间”?笔者认为,摄影是以拍照为表现形式的思考。全媒体时代,当务之急是进行头脑的革命、观念的更新。思想有深度,照片才会有深意。军事摄影作品要在宣传什么、表现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上有鲜明的思想。“聚焦基层”对于军事摄影工作者不仅是一个标准要求,也是一个动态的准确把握我军发展脉动的“解剖麻雀”的过程,还是一个研军事、学科技、追热点的寻找规律的过程,更是一个观念上与改革强军步伐同频共振的从“走近”到“走进”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走出唯美的误区、丢掉经验的镣铐、解开摆拍的情节,擦亮军事摄影的思想羽翼。


聚焦基层官兵,需要军事摄影工作以人为中心,直面全民摄影“新时代”,不断激发创作潜能、挖掘人才潜力。


随着摄影器材的智能化、小型化、平民化,“全民摄影时代”悄然来临。军事摄影工作者在器材、技术、传播等方面的绝对优势被完全打破,生存空间也逐渐被挤压。基于此,有人曾言,对于军事摄影来说,这是“大师隐去”的时代。但同时也要看到,这是时代背景带来的必然结果,所以这也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大师的时代。战争是形式,“人”才是内容。军事摄影的主要拍摄对象是军人,单调的色块下同样包裹着丰富的人生;军事摄影的主要拍摄者也是军人,他们可以是专业的军事记者,也可以是基层报道员,甚至可以是每一名基层官兵。来自基层的微观视角和创新表现形式正是军事摄影优秀作品、题材创新的源头活水。2015年,来自海军的新闻报道员熊利兵拍下的也门撤侨海军女兵郭燕牵着小女孩李禹霏的手登上军舰的照片成为“祖国派军舰接亲人们回家”的真实写照;2017年,我军在应对处置外军非法越境事件过程中,边防部队官兵拍摄的一张外军非法越境的照片,有力帮助我方在外交上、舆论上赢得主动。可以断言,未来军事摄影的希望就在广袤的基层部队,未来军事摄影的“大师”就出自广大的基层官兵。军事摄影绝不能停留在前人创造的光环里孤芳自赏、故步自封。军事摄影工作唯有顺应强军征程的时代背景、融入全民摄影的时代潮流,深入基层挖掘军事摄影题材、立足基层培养军事摄影人才,才能不断突破自身局限,扬己之长、补己之短、挖己之潜。

周晓锋  文



刊登于《人民摄影》报2024年31期1、4版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最近微信改版了

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人民摄影

设为星标哦~



统筹 / 侯思远
审核 / 王   华
编辑 / 赵   霏
美编 / 盛璐婷




人民摄影
专业摄影资讯,权威新闻报道,只做人民喜欢的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