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点评|冉玉杰:快门的理由

文摘   摄影   2024-09-03 11:37   山西  




任何一个有深度有高度有热度的评述
都会启发他人
铭记于心
达到相互交流
提高境界
抛砖引玉
增加看点





金光四面

刘贵明


评析:云海奔涌,霞光初上,峨眉山金顶,十方普贤散发着金光。天际尽头的云海边,蜀山之王贡嘎山如同海上仙山若隐若现,与峨眉山遥相呼应。画面用航拍镜头览山河壮丽,以晨光熹微展万千气象。



奇峰俊秀

杨建


评析:老爷顶是嶂石岩地貌的典型,有太行第一峰的美誉,航拍的画面山峰耸立,云蒸雾绕,为山脊上的道观加持了一股仙气。地质队员出身的摄影师,在独特地貌的拍摄中,注重地质信息与艺术表达的结合,画面既说明问题,也具有美感。




未来之星

周红


评析:天高云淡,地阔辽远,玩球的少年在镜头面前展示球技,潇洒的姿态折射出内心的自信。黄土蒿草就是舞台,发自喜爱不怨条件,在没有功利的年龄好好玩吧,那是最纯洁的体育。




写生

罗秀龙


评析:春日园林,桃红柳绿;廊亭之间,古韵悠然。五位美术生撑开画架,神情专注,描摹春光。人物虽然处于逆光位置,画板的反光为每个人的面部补充了细节。虚化后的园林虽更有诗意,但不符合广角镜头的光学原理,后期的过分介入,对于传递信息的照片来说,都是减分项。




老人与暖阳

蒋晓明


评析:金黄的叶子,意味着深秋的到来,两列苍劲的梧桐形成纵深的甬道,人物缓缓行进,恰似转动着人生年轮的轨迹。深秋的色彩是阅历、是从容,也是繁华之后的宁静与深邃。摄影师可稍往右边移动一点,把对象放在画面的正中,一个更规矩的画面能够蕴含更丰富的内涵。




夏日荷香

陆秀廷


评析:近景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茂盛娇艳,中景是“高阁云卷舒,玲珑翠竹阴”的清幽宁静,远景是“峰丛如笋立,云雾似仙踪”的缥缈奇峰,遇得此景,夫复何求?




人勤春早

韩晓波


评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画面表现了果农给桃树松土施肥的情景,以长焦镜头纵向拍摄,既表现了桃园的深度,也有利于形成左右对称的形式,突出劳动者在画面中的地位。镜头可抬高一寸,让农机有更清晰的表现。




春日宴

蓝江桥


评析:踏青赏春,在明媚的春光中郊游野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画面中的“春日宴”形象地注释了古人“春盘宜剪三生菜”“安排诗酒相追逐”的意境。背景的绿树鲜花与桌上的插花相呼应,人物与餐具形成左右对称。此类程式化的活动拍照极难出彩,摄影师抓住了主持人的手势、女士们的目光,为相对静止的场景增加了活力。




天山放歌

王奎


评析:茫茫雪原一望无际,巍巍天山横亘天际,在天地苍茫之间,马群列队急进,两个骑手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虽小,但由于浅色背景的衬托,也非常醒目。画面辽阔悠远,彰显西部气韵。




蘑菇上的小蜉蝣

张者学


评析:微距拍摄小动物看似简单,其实难度极大,发现、接近、角度、光线,甚至背景的影调,精确聚焦以及景深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差池或者失误,都不能获得一张满意的照片。这张照片的主角是能飞的小蜉蝣,各方面的处理都很不错。


点评人:冉玉杰



快门的理由

爱好摄影的人总会对自己拍摄的照片有格外的偏爱,一定时间以后会翻看以前拍摄的照片,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便于我们回望总结,跨越一定时空距离,会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不知道大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没有:看到一张照片,却想不起当初为什么要把它拍摄下来。如果仅有那么一两张,也许只是下意识地按下了快门,也还无关紧要,如果许多照片都想不起当时拍摄的理由,那就应该停下拍摄的节奏,认真检视一下你的拍摄习惯,尤其是要回溯一下你拍摄照片时按下快门的理由。


一、形象符号与视觉眼缘


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表现手段,引发摄影师关注的初始原因大多与视觉形象有关,独特的形状、有趣的线条、巧妙的色彩、特别的互动关系都可能具有引发我们注意的潜质,这些属性既是具有造型意义的形象符号,也是相关对象特有信息的承载物,并且可能成为观者认识进一步深化的引领者。在众多的形象符号中,有的被一些摄影师捕捉,而被另一些摄影师视而不见,这中间的差异我们可以称之为摄影师与对象之间的眼缘。眼缘其实是一种视觉敏感,它反映的不仅是不同摄影师对形象的不同理解,也折射出不同摄影师的个性差异、文化积淀甚至对自然及社会生活的认知。


二、主客之间的情感共鸣


划分摄影师群体的方式很多,我们最常说到的方式大概是以拍摄题材作为划分的:某人是风光摄影师、某人是人文摄影师,或者某人喜欢“打鸟”、某人喜欢“打街”、某人喜欢微距……摄影的对象多种多样,各个类型都有相应的作者群体,他们能够在这些题材类型中花费时间、投入精力,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拍摄的过程中寻得情感的共鸣。风光摄影师面对大山大水,看日出日落,云蒸霞蔚,体验的是大自然生命力的旺盛,是世界的博大与个人的渺小。人文摄影师穿梭于茫茫人海,观世相百态,喜怒哀乐,感受的是人世沧桑的无常,是历史的悠长与情感的温度。抛开技术技法的层面以后,摄影师与对象之间的情感交织才是判断水准的关键。


三、画面意义是内心映照


我认识的那些有成就的摄影师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专其一域,跨界全能的摄影师极少,即便是有,其主项与次项之间的成绩也有很大的差异。一次参加某地的一项拍摄活动,与一个风光摄影家分到同组,一天走街串巷拍摄下来,他连呼“没有感觉”。也曾与一位人文摄影师讨论过是否会去守候朝霞暮霭,他说不是不喜欢那样的景色,而是没有追光逐影或者守株待兔的耐心。在他看来社会生活当中的趣味点连续不断,更能够在拍摄过程中保持大脑长期的兴奋状态。所以,摄影师题材的选择其实是他们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情感投入得多的领域,自然内心就更加敏感,发现与表现的能力也就体现得更加充分。


如果一个画面具有悦目的外在特征,也能唤起拍者与观者的情感互动,还能经得起时间的过滤筛选,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再来读它,你一定不会忘记当时你看到这一场景时引起你拍摄冲动的原初理由,甚至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发酵,你还能在时间的冷处理中,品咂出当初未能点破的那一层朦胧的窗户纸,看到陈酿赋予作品的回甘与厚重。所以,感受眼前的触动,抓住它、强化它,那就是你给快门最好的理由。



冉玉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教育摄影学会副会长。


内容刊发于人民摄影报2024年第32期11版

最近微信改版了

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人民摄影

设为星标哦~




统筹 / 侯思远
审核 / 王   华
编辑 / 赵   霏
美编 / 盛璐婷

人民摄影
专业摄影资讯,权威新闻报道,只做人民喜欢的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