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本田与日产启动合并谈判,明年 6 月签署最终协议

汽车   2024-12-24 08:02   浙江  

汽车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本田和日产真的要合并了。
12 月 23 日下午,本田、日产、三菱三家车企共同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启动合并谈判
文件显示,本田和日产将共同组建一家控股公司,新实体将致力于实现年销售额超过 30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4 万亿元)的目标,同时营业利润目标设定为超过 3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398.5 亿元)。
双方计划将在 2025 年 6 月签署最终协议,随后在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完成共同持股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工作,预计这一里程碑事件将在 2026 年 8 月前完成。
至于三菱,他们还在考虑是否加入这一队伍。
官方表示,他们会在 2025 年 1 月底之前做出决定,如果决定参与,将签署新的基本协议,并与本田和日产共同推进整合进程,尽量遵守上述日程安排。
本田技研工业董事、执行董事社长三部敏宏表示,尽管在达成最终协议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但坦率地说,协议不被批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本田)与日产的整合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将在 2030 年后得到最大化。
虽说这次本田和日产的合作是为了平等地培养和发展两个品牌,但对于日产来说,这称得上是 21 世纪以来遭遇的最重大的危机。
1998 年,日产汽车因为经营不善深陷财务危机,当时的福特和戴姆勒都曾有意收购日产,但看到日产那如山一般高的债务,便都摆摆手说算了算了。最后,是雷诺拯救了连续亏损 8 年的日产,作为交换,雷诺得到了日产的部分股权,成为了日产最大股东。
这便是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由来。
让人没想到的是,20 年后的今天,日产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
尽管日产在 2023 年还卖出了 337 万辆新车,但在今年,日产 4-9 月的净利润仅有 192 亿日元,同比减少 94%。换言之,假设去年同期能赚到 100 块钱,今年就剩 6 块了。如今日产的现金储备只够他们用 12-14 个月,同时他们还面临着巨大的股东压力和债务压力。
日产业绩表现的下滑,与其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销量不佳有直接关系。
日产汽车社长兼 CEO 内田诚此前在财报会中表示,在美国市场,丰田和本田的混动车型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而日产在美国市场的产品组合老化,缺乏混动车型,最终导致了销量的下滑。
而在中国市场,我国自主品牌也在不断蚕食日系品牌的份额。此前,日产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变得强大」起来,日产在中国市场陷入了一场「生存游戏」。
中国用户的需求非常不同,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做事,我认为我们活下来的概率不大。
日经新闻近日也在报道中写道:
中国制造廉价、产品质量不佳已成为过去,现在他们在许多领域的技术都超过了日本,日产与本田共同打造的 800 万辆俱乐部,首要目标就是超越比亚迪。
当前,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前沿阵地,而中国车企已经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领先。
有业内人士指出,本田和日产选择整合的核心原因就在于此,两家公司期望通过整合资源,共同分摊高昂的研发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
在这次合并中,本田和日产展示了合并后的 7 大协同效应:
1.
通过标准化两个品牌的车辆平台来获得规模优势;
2.
通过整合研发资源来提高研发能力和成本协同效应;
3.
优化生产制造流程;
4.
通过整合采购来强化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
5.
改进运营效率以降低成本;
6.
通过整合销售金融来获取规模优势;
7.
建立智能化和电气化的人才基础。
此前有日本媒体报道,本田和日产将探讨彼此工厂共同生产汽车的可能性,以及日产向美国市场投入搭载本田混动系统的车型的可能性。此外,考虑到本田在欧洲仅有发动机和摩托车工厂,因此他们有可能还将使用日产的英国工厂。
本田的三部敏宏还表示,这次整合可能还涉及本田在四轮车业务以外的领域,包括两轮车、动力产品和航空器业务,从而增加与客户的接触点。
按照计划,本田汽车将在控股公司中拥有主导地位,持股控股公司超过 50% 的股权。同时,该公司的内部及外部董事中,有超过半数将由本田来提名。
目前来看,日本汽车行业未来将会呈现两大阵营:
由本田领导的本田、日产、三菱联盟,以及以丰田为龙头的丰田、马自达、斯巴鲁和铃木集团。
文 | 李华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这里

董车会
智驾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