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 CCTV-13《共同关注》电话采访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晶教授

文摘   2024-10-28 21:19   天津  

10月27日18:0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共同关注》栏目对“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这一公众热议话题进行了深入报道。栏目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特别采访了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副院长,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晶教授,探讨了关于医保药品谈判准入的多个公众关注的关键问题。

主持人文静首先询问了吴晶教授关于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的市场表现。吴晶教授表示,根据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均能达到企业的销售预期,实现“以量换价”的战略性购买目标。尽管存在极少数药品可能因目标人群预测不精准而导致销售偏差,但这些问题都能在协议期满续约时得以调整。

随后栏目介绍了医保谈判中的“信封价”概念,即谈判底价。“信封价”是由医保部门组织专家测算产生,综合考虑药品成本效果、预算影响、医保基金负担等,形成医保基金能够承担的最高价。对于“信封价”制定过程中如何体现支持药品创新,吴晶教授解答道,在“信封价”制定过程中,会考虑新药与目录内拟替代药品的相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改进。在此基础上,新药在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上的创新、在患者健康结局上的表现、新药的国际价格等因素,都会在评审和测算过程中被充分考量。

主持人文静介绍道,今年进入医保谈判的162种药品和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数量相比,专家评审通过率低于50%,低于往年的专家过审率。针对这一现象,吴晶教授分析,今年申报国家医保的药品数量达到了历史高点,与去年相比,申报和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数量都有比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参与评审的药品数量本身就有提高。为维护医保目录“保基本”的遴选原则、保证目录内药品数量的相对稳定性,评审规则并未调整。外界感受到的评审率降低,并不影响基于药品临床价值和创新性的考虑,使临床价值高和创新性强的药品通过专家评审。

CCTV-13《共同关注》栏目全面、客观地呈现了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的全景,吴晶教授的专业见解为“医保目录谈判”这一社会关注的复杂议题提供了清晰的解读,促进社会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鼓励创新药发展与医保目录准入决策的顶层设计。

图文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共同关注》栏目、

天津大学药学院卫生事业与药事管理课题组

图文编辑:天津大学药学院新媒体中心 马浩研

审核:刘秀云 吴晶 李楠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0年8月成立,入选首批“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