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孝义县城

汽车   2024-11-04 20:34   山西  

      春秋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晋国始置瓜衍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敕赐改永安县为孝义县;

      唐武德三年(620年),于今市区西南33千米王庄堡村别置高唐县,属北温州。贞观元年(627年),废高唐县,因永安县名与涪州的永安县(今重庆市奉节县)重名,遂产生更名之议。因邑人郑兴“割股奉母”,孝行闻于朝,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勒赐改永安县为孝义县,属汾州,改郑兴所居的故里为“孝义里”。另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县名以县境有孝水和义水得名。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太宗赵光义名讳,改中阳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太宗改名,县复称孝义。

       孝义古城记载最早的为:“战国周贞定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46年)建大城于城东南。”大城即平周城,也即是孝义古城,是魏文侯接任魏桓子之位的前一年所建。平周城筑城以夯土修筑。据有关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大部分城墙分段夯筑,墙基宽约在十米以上,高四至七米,最高处近十米。平周城呈方形,城周围留有四门。平周城外按史书记载,当有月城配建在城门外,以保城内安全;城门外建月城多与风水有关,有的忌在城墙正中开门,只好以月城而避开正门等。元魏孝静帝武定元年“烽燧有警,大城不保,移筑子城西北隅。

       孝义县城吕梁市孝义市老城城池选址,建于孝河水系环绕建于明代现中阳楼建于清宣统元年。周长四里十八步,高2.7丈,开四门,另外西、南边扩展有两重关城。

清孝义县城,图片源于网络

      方志载城墙周边从地面至顶高三文余基厚两丈,内土外砖,墙身顶砌躲墙、高七尺、城墙四周设躲口七百五十二。城墙四方建有城门、除南门系单门外、东西北门建有瓮城,齐为双城门;四处城门顶都建有三层高的门楼,城墙四角建有二层高的“角楼”,环城墙每数十步还建有一座“戍楼”(亦称敌楼,箭楼)共有31座。在城墙外,周边10米之处,环城筑有宽两丈深七尺的护城河,成为护城的一道低窐御敌屏障。

       清光绪六年的《孝义县志》中的“城池四关”中说:二十九年(1885)知县谢逢昌重建南门,立碑于楼上……。咸丰三年(1853)知县吕传綮莅任重修北门,旋因寇警,起意重修城垣,集邑之村庄富室,激以大义,各令捐资,始于三年八月,告竣于八年十月,凡四阅寒暑而后成……城外四面皆有关。西、南、北三关俱有稍门,唯东关无门,南关附城筑土墙二层,如外城状。明嘉靖时守道于公寇警所筑……下为润民渠所经,今渠废已久,渠道拥塞。渠上有桥,桥上有楼,曰"望胜楼"。其南北分居民为桥南北厢。由望胜楼南行半里许,有“解阜楼”。楼南数十步则南稍门,今已堵塞,车路由东而南。城西附城亦筑土墙,起城西稍,北绕西部门外,接连城南土墙,不知何时所筑。孝义居民西南城外尤为栉密,乃昔之悍蔽,虽屡经修筑,奈孝河不时涨溢,今皆倾圮过半矣。西稍门外有横堰,不知所始,障水北行,使不为城患。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县邓必安督里重修……西南有护城大堤,起正西,绕城南而东,亘七里许,高厚二丈余不等,前明万历间知县孟道溥创始以捍水患……今所谓柳堰是也。城北有关,关外有北堰,不知何时所筑。同治七年(1868)、十二年(1873),二次被县西北之水所淹,今则居民已迁徙大半。城东已有关,屡遭水患,居民不知昔年之盛。县西百余里,重山叠阜,直趋县治。西山诸水淫雨多暴涨,五六月尤甚,故以西堰障水北流,以柳堰障孝水南绕趋东。但孝河时时此徒近堤,仍间岁役四里九村及六坊厢民,浚河南旧故道,使不为患。

      现存部分护城河存中阳楼。古城仍然保持了“一主二副”、“内城外郭”、“三口九坊”、“六门八楼”、“九街十巷”的基本格局

       孝义老城虽系弹丸之地,但城内四关各种文物建筑甚多。城内的文物有县衙、永安商场、商务会、常平仓、城隍庙、后宫庙、土地庙、真武庙、文庙、武庙、三义庙、魏王庙、姑子庙、关帝庙、马神庙、龙王庙、太子寺、中阳楼、鼓楼、魁星楼、四贤祠、节孝祠、土地祠、忠孝祠、乡贤祠、文学宫、中阳书院、县义学、道德学社以及历代名人牌坊10多座。

孝义古建分布图,图片@Ralex

孝义强哥
讲好孝义故事,传播孝义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