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做好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学校以“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为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接下来,我们将推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系部巡礼”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各系部近年来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特色亮点和突出成效。
历史沿革
警务基本技能教学部成立于2000年,前身由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军体教研室、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警体部合并组成。主要承担对公安类专业学生的《防卫与控制》《武器使用》《警察战术》3门主干必修课和《大学体育》《体能训练》2门通识基础课的教学,同时开设有《警察体育保健学》《中华武术文化》《轻武器鉴赏》等近20门通识拓展课。
组织架构
警务基本技能教学部由警察战术、防卫与控制、武器使用、警察体育4个教研室和场馆器材管理科、办公室组成,建有警察健康监测与康复研究中心、智慧警训泸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科研管理平台。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0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3人。教职工中,有12人为省公安厅警务实战基地教官,2人获批学校教学名师。近年来,团队及个人在教育教学中表现突出,获2024年全省高校体育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团队二等奖1项;获“2024年四川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常规项目微课”一等奖1项。
★
抓实以体育德
坚持“无事不思政、万事德先行”育人格局,将思政工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组织、课外锻炼指导、运动队训练管理、体质健康测试、学科竞赛活动、优秀示范引领、网络媒体宣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全过程各环节,持续优化体育教学和训练体系。
抓细以体育智
坚持“纪律作风养成与体能技能训练并重,身体素质锻炼与思想品质锤炼并行”理念,深入挖掘警察体能训练、防卫与控制、武器使用、警察战术等警务技战术课程体系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改革中,通过知识技能传授、应用能力培养、实战对抗训练,以及实战案例教学、职业风险分析、典型事例教育,有效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抓紧教学改革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内容设计。坚持实战化教学改革导向,以典型案例、开放情景为基础,实施场景演练、实战模拟、红蓝对抗等实战化教学训练新模式,推进“学生主体、教师释理、教官导训”三位一体融合式教学法。防卫与控制获批四川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抓优科研创新
聚焦警务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结合涉藏警务特色,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警务训练有机融合,深化对民警体质健康监测、特色装备研发、警务技战术指挥人才培育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通过校局合作、校企联动,提升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成效。智慧警训实验室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批2024年泸州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获批省部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5项,指导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立项5项、省级29项;教师发表论文62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在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8项。
抓严体教融合
高标准举办年度警察体育运动会,提升师生身体素质。赛事涵盖传统体育竞技项目11项和应急清障、警标障碍、警需装备驰援等7项警体项目,以及10m*4折返跑、2000m等5项体测项目。赛事受到中国警察网、中国前卫体育协会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定期举办“警院杯”系列比赛,除了篮、排、足“三大球”和羽毛球比赛,还组织开展游泳、散打、射击等比赛,提升学生竞技水平和校园体育锻炼氛围。近年来,学生体质达标率逐年上升,从2021-2022学年度的94.5%突破至2023-2024学年度的97.2%。
抓好赛教并举
同时,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练,邀请全国冠军、省内名师为学生开展“警战论坛”,聘任专业教师担任运动队教练,科学指导训练,提升综合育人成效。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项 22次,其中冠军4 次、亚军4 次;获省级奖项 129 次,其中冠军26次。
图文/警务基本技能教学部
编辑/郭妍辛
审校/王先俊 曾艳萍 何思宇
审核/杜乾举 沈斌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