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锅腊八粥

文摘   2025-01-08 07:00   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那年那锅腊八粥


作者:曹倩茹

                                            

                                            

我平生第一次吃真正的腊八粥,是在十九岁那年。

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在北方一所普通的小城里读中专。

记得那一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冷。临近寒假,同学们都忙着收拾回家的行囊,同宿舍的几位舍友提议要不要给家里人带点小礼品回去,也算是回家过年时给家里人的一点心意。

有人提议,就有人附和。于是,在舍友们推推嚷嚷下,我也跟着出了校门,去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小市场上给家人挑选点东西。

腊月的严寒完全不能阻挡舍友们积极为家人购物的热情。舍友们有的买了父母喜欢的款式新颖的衣服,有的买了弟弟妹妹喜欢的小玩具,有的买了这个小城市里的特色食品,等等。

看着舍友们花花绿绿的背了一大包,摸着自己口袋里那干瘪的几元钱,我绞尽脑汁的想我要给家人们带回去点什么呢?

我攥着那几张快要攥出水的纸币,在那个小市场转悠了几圈,就看到了有人在卖小包装的八宝粥,三元一袋,一袋一斤半。

透过白色的塑料袋,能清清楚楚的看到包装袋里面的食材除了大米外,还有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等等,五颜六色。

那是从破败的小山村里走出去的我平生第一次见这种小包装的八宝粥。

我当即就决定要买这样的八宝粥带回家。


决定买这种八宝粥带回家的原因,除了感觉便宜实惠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八宝粥,忽然就想起了我的母亲,想了小时候母亲对我们讲的腊八粥的故事。

“腊八粥”这个词,我最初也是从母亲口中听到的。

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年腊月初八这天,母亲总会熬一锅热气腾腾的玉米糊,或者小米粥,并对我们兄妹几人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你们喝了腊八粥,就不会冻着了。

所以从小到大,我口中的腊八粥,就是玉米糊糊,或小米粥。

偶尔,母亲会给我们讲她小时候喝腊八粥的故事。

母亲说,她的娘家,也就是我的姥姥家,从前比较富裕,腊八节这天,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姥姥,总会一大早就熬制一大锅腊八粥,里面加上大米、红枣、桂圆、花生等食材。粥熬好后,姥姥就会招呼着左邻右舍去他们家喝粥。

母亲说,因为姥姥的慈善,当年他们家“划成分”时,没有被划成“富农”,而是被为“中农”,在后来的运动中也没有挨批斗;母亲还说,他们小时候熬的粥又香又甜又黏糯,那才是真正的腊八粥......

因为从未见过、更未品尝过母亲口中描述腊八粥的样子,所以每次听母亲讲到他们家的腊八粥,我都会吧砸吧砸嘴,吞咽着一口口的唾液。

那天,第一次走进那所并不太繁华北方小城的我,也第一次见到之前从未见过的真正的八宝粥,想起了母亲对我们讲的她小时候的故事,我就忽然就动了心。

那一次,我花了六块钱,买了两包八宝粥。

回到家,当我把沉甸甸的八宝粥塞进母亲手中的时候,母亲用手掂量着,嘴里嗔怪我乱花钱,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

记得我回家的第二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又恰巧是爷爷去世三周年的忌日。

那天,亲戚们来我家给爷爷烧周年纸,母亲就对做饭的嫂子说:中午熬腊八粥吧,是小南从上学的城市里带回来的,让亲戚们也都尝尝。

我能听出母亲的话语里,有一丝丝炫耀的成分。

当时的农村做饭,全部是地锅。当嫂子把两包八宝粥全部下到沸腾的大锅里时,一股食材的清香弥漫了整个院子。

咕嘟咕嘟,熬制了两个多小时的八宝粥香气四溢,那是我平时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腊八粥,就像母亲对我们讲述的她小时候的腊八粥一样,浓香,粘糯,诱人。

那一天,家里的亲戚和附近的邻居们都品尝到了我带回来的八宝粥,喝粥的唏哩呼噜声和夸粥好喝的赞美声不绝于耳。

瘦弱的母亲踮着小脚,在院子里来回穿梭,给这个添一勺,给那个盛一碗,脸上始终挂着幸福的笑。

一大锅粥顷刻间就见了锅底。

那个腊八节,因为在我家喝粥的人太多,母亲竟然没有捞着喝上一口,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那个腊八节,十九岁的我也第一次吃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腊八粥,我竟然吃出了母亲故事里的腊八粥的味道。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眨眼间,三十多年的光阴匆匆而逝。

而今,又是一年腊八节。粥香四溢,满城故事。

可是,我那94岁高龄的老母亲却患了老年痴呆症,再也记不起什么是腊八节了,更无法给我们讲述她小时候吃腊八粥的故事了;而我,仿佛再也没有吃到过比十九岁那年更好吃的腊八粥了。



作者简介:                                            

曹倩茹,笔名:四月南风。济宁汶上人,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工作之余喜欢阅读和写作。

相关阅读

卖房记

左右手

雨中行

端午节:缅怀一颗不屈的伟大爱国灵魂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

母亲的记忆里没有了我

三八女神节:愿你遇见更美的自己

元宵节:春节快乐的尾声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被股市撞了一下腰

走进雪里

半份腊八粥

冬至·春始

家风润我细无声

再读路遥

寒衣节的哀思

卜算子·沉痛哀悼

千年运河润济州 圣城儿女竞风流

又到中秋

听取蛙声一片

梦是反的

婆婆

端午组诗

风吹麦浪

雨·伞

在他乡

那湾浅浅的河水

守望

采撷希望一一写给可爱的老师们

离别

祝福

晚秋

今晚的月亮

母亲

最美的时光遇见你

母亲的思念

笑脸

冬至,春近

冬在何处

立冬

寒露

秋渐深

白露听蛩

秋雨辞夏

醉野荷

过小满

大雪

小满

小满(诗歌)

小满(古体诗)

一剪梅·红尘琐语

汾阳四赞

雪与诗

雪中芦苇

七律·运河十二吟

你那里下雪了吗?

嵌雪楼怀古

雪(外一篇)

雪后山行

雪花摇曳

雪纷纷

在冬天写给春天的诗

江南的冬雨

孟子的声音

一剪梅·淡淡乡愁(四首)

吟冬二首

七律·初冬雨后有感

七律·冬韵(下平十五韵)

因为这些诗人,我爱济宁

七律·夏日散章十五韵

定风波·夏日有感

七律·春风入梦意朦胧(轱辘体)

济宁文学

济宁文学  原创作品

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  文化济宁

微信ID:we-0537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jnwx@foxmail.com

济宁文学
济宁文学,济宁文学爱好者园地,发布济宁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