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历史长河,德治与法治一直是人们不断思索、辩论的重要主题。从周公旦制礼作乐,强调道德的引领;到商鞅立木取信,彰显法治的力量。法治与德治,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共同助推社会发展。为助力我校学生成长为有道德、守法律的新时代青年,德法学科与历史学科开展了以“德法共融,史鉴未来”为主题的学科周活动。
初一年级
学生们以著名历史典故“大泽乡起义”为背景,编排剧本《秦吏之思》。借陈胜、吴广及官吏之口,探讨解决社会矛盾与人民困境的举措——是采取严刑峻法,还是施行仁政?精彩的表演引起了现场观众的一片叫好及深刻思索。
初二年级
同学们就“德治与法治谁更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展开激烈辩论。辩手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他们不仅展示了一场语言的较量,更是激烈的思想碰撞,他们以自身高涨的热情引得现场观众时而鼓掌喝彩,时而蹙眉沉思。同学们纷纷表示,德治还是法治不应是对立矛盾的,而应和谐共荣,共同发挥作用。
初三年级
詹修鑫同学引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述论了厉行法治必须辅以德治的道理,呼吁生活在新时代的同学们,做遵纪守法、诚正通达的青少年。
程惠惠同学由德治与法治的定义延伸到区别,借夏商周秦汉至现代社会二者地位变化阐释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之理,指明于治国理政而言,二者缺一不可,慨然邀请同学们共铺德法交织的康庄大道,书写时代的辉煌篇章。
陶婉宁同学举鲁国“亲亲”政治、荆轲刺秦之例,论证只重德治或法治的危害。再举唐朝“贞观之治”盛世中《唐律疏议》及太宗仁政之行,言明二者结合之妙处。指明德治与法治之于现代中国必须两手抓、两手硬,以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孙婉睿同学追溯历史长河中闪烁的德治思想如“明德慎罚”、法治实例如商鞅变法等,明晰了德治、法治的意义。转而回顾今朝中国,在德治与法治的建设上双管齐下,既以德教化人民,又设法约束群众,真正发挥二者结合的作用,将我国建设得更加和谐、美好。
通过参与“史导德与法之思”演讲比赛,同学们于历史典故中深化认识,进一步感受到德治魅力和法治魄力。理解了德治以道德规范和价值引领,如春风化雨般润泽社会;法治借明确规则与强制力,筑牢社会秩序防线。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南京市南站中学第三届德法与历史学科周活动,着眼学生实际,拓展学生思维,培育思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为构建和谐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END -
撰稿人|德法、历史教研组
编辑人|刘 益
初审人|仇玉海
终审人|章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