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检察长访谈│河西区检察院:以高质效检察履职 打造服务保障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河西品牌”

政务   2024-11-21 09:33   天津  

11月20日,“2024天津全市检察长访谈”播出第七期,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家卿做客天津新闻广播FM97.2《法治纵横》直播间,围绕该院检察工作向群众汇报,回应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法治纵横》节目,我是主持人赵巍。


这里是由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部联合推出特别策划「2024天津全市检察长访谈」。此刻,我们的节目正在通过调频97.2兆赫天津新闻广播、津云客户端、学习强国APP音频直播。今天做客直播间的嘉宾是: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家卿,欢迎您!

刘家卿:谢谢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河西区检察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同时,我们还邀请到河西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王朝亮,“晨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负责人康晨朝。欢迎两位。

 

主持人

河西区是天津的金融中心,也是天津国际交往和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金融领域的司法工作向来都是河西区司法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刘检,立足河西实际,请您介绍一下河西区检察院金融检察工作的基本情况。


刘家卿

好的。河西区正加快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金融发展活力区建设,金融资源聚集优势突出,是我市金融创新发展的战略前沿。据统计,河西区聚集各类金融机构近1200家,其中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五大国有银行天津分行和天津银行总行、天津农商银行总行为代表,共有21家内资总部型银行坐落在该区域,占全市60%以上;信托、资产管理等机构数量占全市50%以上;保险、证券、期货等机构数量占全市30%以上,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他新型金融业态为补充的金融产业体系。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因此,依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成为检察机关的重要政治责任。

2023年以来,河西区检察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天津市《关于深入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方案》,研究制定河西区检察院《关于落实“天津金融犯罪检察实践中心”工作方案》,先后七次专题部署加强金融检察工作具体举措,持续打造金融检察工作作为特色亮点品牌。定期分析研判金融违法犯罪态势,完善金融犯罪案件办理协作机制,联合公安、法院、财政、金融监管、行业协会等部门定期召开协调会、走访银行金融机构,及时向市检察院、区委、区委政法委汇报金融检察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和重点案件办理情况,确保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日常金融检察工作中。

 

主持人

刘检,在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方面,我们主要有哪些工作成效?请您结合办理的典型案例介绍一下。


刘家卿

河西区检察院始终保持对金融犯罪高压态势,组建金融犯罪检察专门办案团队,全力保障区域金融安全。这些案件,从罪名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占比80%;从罪名种类上看,涉及较为广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类犯罪涉及贷款、票据、金融凭证等9个罪名,覆盖金融诈骗类犯罪所属8个罪名。


一是严厉打击重大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重点惩治打着金融创新旗号,以“股权投资”“P2P”“虚拟货币”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的涉众金融犯罪。重点关注金融领域“银发”危机,针对严重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金融犯罪乱象,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同时,坚持将追赃挽损贯穿到办案始终,切实加大涉案财产处置和甄别力度,发现涉案资产线索,及时移送督促公安机关查封扣押冻结,注重提出罚金刑、没收财产刑量刑建议,积极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督促引导涉案人员主动退赃退赔,检察环节追赃挽损共计人民币3000余万元。二是扎实防范化解金融领域信贷风险。牢固树立全链条追诉意识,重点惩治不法金融黑中介,严厉打击骗取贷款、贷款诈骗犯罪、银行工作人员违法发放贷款、对违法票据承兑犯罪。三是开展职务犯罪案件“一案双查”,持续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河西区检察院通过与区监察委研究落实市监察委、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关于在办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惩治洗钱犯罪的意见》,2023年以来共办理洗钱案件4件4人,获评市检察院“惩治洗钱犯罪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主持人

刘检,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关注到河西区的金融领域犯罪覆盖了金融诈骗类犯罪全部8个罪名,您能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预防这些犯罪风险,给予一些专业的提示吗?


刘家卿

好的。河西区检察院结合近十年来办理相关金融、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出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信贷、贪污贿赂以及信息核查等问题,现给予一些提示建议,以期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部分银行金融机构存在贷前审核把关不严、贷中审查跟踪不实、逾期挽损缺乏监督以及借名贷款层出不穷等信贷问题。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格按照2024年7月新实施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等三个“贷款管理办法”,在常规审查申贷企业或者个人资产状况的同时,重点结合申贷企业员工的社保信息、申贷个人的人身财产保险状况等“第三方背书”信息进行核查。在发现有借名贷款、空壳公司、包装申贷等可疑情形时,及时针对代理人、还贷人开展重复性筛查,坚决杜绝贷款中介黑灰产。


针对部分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的内部管理人员贪腐、从业人员以权谋私,甚至滥用手中权力违法发放贷款,致使贷款损失等贪污贿赂问题。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格按照2024年9月新实施的《金融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通过强化制度流程管控、加强关键人员管理、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避免“因熟生腐”“靠贷吃贷”问题。尤其针对内部管理人员因被追责辞退等离岗离任的情形,要重点关注其就业去向,严厉打击政商“旋转门”现象。


针对部分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的申贷人户籍、婚姻、就业状况造假、贷款资金去向不明、企业关联交易突出等信息无法联网核查问题。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大数据手段,协调公安、民政、人力部门针对申贷人的户口簿、结婚证、社保单真伪问题,开展常规性核查。依托金融监管部门、反洗钱部门以及其他银行金融机构针对贷款资金跨行去向不明问题,开展互助性核查。联合财政部门、信托机构针对申贷企业运营、银企合作项目是否存在关联交易问题,开展协作性核查。通过让数据连通的方式,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多方共赢。

主持人

刘检,您刚才详细介绍了咱们金融检察工作的成效、案例以及银行金融机构如何预防这些犯罪风险的检察提示,我们也切实感受到河西区检察院的金融检察工作有亮点、有成效。从河西区的角度看,这些金融领域的犯罪到底呈现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请第三检察部主任王朝亮介绍一下。


王朝亮

好的,主持人。金融检察工作是我们第三检察部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办理这类案件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共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非法集资案件数量稳居高位。在全部金融犯罪案件中,尤其是在2019年之后,非法集资案件(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然成为金融犯罪中的“主力军”。然而,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普通“门店式”非法集资案件逐步退出舞台,以“众筹”“私募”等形式开展的非法集资陆续出现。有的犯罪分子更是紧跟社会热点、锚定金融创新改革,将区块链、虚拟货币等新概念作为宣传噱头,针对社会群体实施“精准收割”。


二是涉贷款、票据类犯罪案件频发,案发周期长。这些案件不仅包括贷款人实施骗取贷款、贷款诈骗,还包含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违法发放贷款、对违法票据承兑等。该类案件在2018年前后集中案发,但实际贷款行为多发生在数年之前。如李某某骗取贷款案,贷款行为发生在2016年,至2018年民事审判期间才发现有刑事犯罪。长周期的策划安排,凸显此类犯罪作案手段的隐秘性,即使金融机构发现问题也难以立刻做出准确判断,亟需高效预警机制予以保障。


三是内外勾结作案,严重威胁金融机构资金安全。从受理的金融犯罪案件中不难发现,“内外勾结”是金融犯罪案件中较为普遍的特点,金融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自身熟悉金融业务及操作程序的工作便利,与他人共同策划实施犯罪。如张某等三人金融凭证诈骗案,该张某系某国有银行天津分行职员,其利用负责办理外币存取现业务的工作便利,伙同他人通过私刻公章、伪造取款凭条的方式,欲骗取外币存款折合人民币4500余万元,幸而被及时识破案发。


四是“空壳公司”缺乏有效监管,滋生洗钱犯罪。在针对金融犯罪案件的资金流穿透中,发现涉案公司大多利用“空壳公司”实施犯罪或转移资金,在滋生洗钱犯罪的同时,也给公安机关的破案加大了难度。如刘某、丁某某二人骗取贷款案中,刘某以个人经营的一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名义,通过贷款中介丁某某,伪造原材料购买合同向银行申请贷款人民币1600万元,随后该笔贷款通过一系列“空壳公司”转移用于转贷,最终导致该笔贷款无法按期偿还。

主持人

最高检提出,要依法惩治金融领域犯罪,守牢金融安全法治防线。可以看出,金融检察工作确实是一项值得关注的重点工作,河西区检察院为进一步加强金融检察工作有哪些创新举措呢?请刘检为我们解答一下。


刘家卿

河西区检察院通过构建“一中心双协同”工作体系,探索防范区域金融犯罪风险新模式,努力打造预防金融违法犯罪的“河西样本”。


一是开展检校共建,搭建金融检察理论与实践双中心。2023年11月,市检察院、河西区检察院与南开大学共同签署《关于天津金融犯罪检察研究实践双中心的建设框架备忘录》,市检察院在南开大学法学院设立天津金融犯罪检察研究中心,以高校法学教育与司法检察实践为共同阵地与合作基础,搭建高校法学育才与金融犯罪惩治预防的平台,共建金融犯罪检察研究高地。同时,市检察院在河西区检察院设立天津金融犯罪检察实践中心,发挥河西区金融机构富集的区域优势,集中全市检察力量,搭建金融检察高质量发展与参与社会治理的探索平台,共建金融犯罪检察实践高地。


二是深化府检联动,推动金融领域完善行业自律。与河西区财政局构建落实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工作机制。结合办案加强对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产生的根源、暴露的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推动金融监管部门对非法金融活动全面排查、精准定性、分类处置、打早打小,助力完善风险源头防控和风险处置机制。先后赴天津银行总部、天津农商银行总部、农行天津分行、广发银行天津分行等多家银行走访调研,加强普法、法律服务和金融领域职务犯罪预防沟通协作,结合办案发放《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示函》,对办案中发现的金融机构管理漏洞及风险隐患及时预警、提出建议,并推动完善行业自律管理。同时,联合公安、法院、财政等部门突出整治非银行支付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违反管理规定为非法放贷提供金融服务和便利的行为,积极排查互联网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切实加强互联网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和监管,确保金融领域规范稳健发展。

三是落实“十项行动”,促进京津冀金融风险防范协同。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要求,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牵引,找准天津市河西区与北京市西城区同为金融机构聚集区的特点,与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年度内开展三次双向交流活动,会签《关于服务保障京津金融高质量发展检察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关于检察护企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关于检护民生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三个文件,紧密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新两翼”建设,在党建引领、业务交流、办案协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务实协作,更好服务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筑牢首都政治、安全“护城河”。

主持人

除了这些创新举措以外,河西区检察院金融检察工作有没有正在进行或者下一步工作的着力重点。咱们请刘检介绍一下。


刘家卿

好的。2023年12月,最高检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把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深入研究部署,抓好贯彻执行。2024年4月,最高检又印发《项目化落实<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河西区检察院作为除北京市检察院外唯一的北方城区检察院,具体承担探索建立“检察机关预防金融犯罪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和“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两项重点任务。2024年以来,河西区检察院高度重视最高检部署开展的两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工作,把“预防金融犯罪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和“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作为软硬件项目一体推动落实。

一是探索建立“防范化解金融犯罪法律风险联盟”。河西区检察院联合天津金融监管局、市银行业协会以及河西区财政局在市院指导下,推动签署《关于防范化解金融犯罪法律风险合作备忘录》。同时,河西区检察院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注重总结新型高发金融案件特点,结合新型金融犯罪案件特点,分层次分受众编制《天津市检察机关金融犯罪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手册(高管版、从业版、大众版)》,该套《手册》精心选取各类型金融犯罪案例30则,归纳提炼检察官提示和答疑100问。此外,河西区检察院依托本院“西检印象”新媒体工作室开设“慧眼识金”专题法治课,定期发布线上普法宣讲小视频,普及金融领域法律知识、宣传金融犯罪检察履职、开展金融职务犯罪预防等工作。围绕“家门口的检察官”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线下反金融诈骗宣传活动,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普法宣传200余次,不断增强全民识别防范金融诈骗风险能力。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情况,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市银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以调研走访、法治宣讲、旁听庭审等多种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做好金融犯罪“办理+治理”的结合文章。

二是积极筹备“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河西区金融犯罪案件数量多、类型广,各金融机构警示教育需求量大。近年来,河西区检察院针对案发单位开展法治宣讲、警示教育800余人次,实现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全覆盖,现有“订单”邀请量仍不断上升。河西区检察院将按照最高检、市检察院安排部署,把建设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作为服务保障金融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市银行业协会、驻区金融机构等,精心准备布展内容,全力打造特色品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核心区、服务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金融发展活力区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主持人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对河西区检察院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一点也不陌生,我们也曾经邀请“晨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的检察官做客我们节目,也知道法治宣传工作一直是咱们的强项,今天咱们的未检检察官也来到了节目的现场,“晨曦”未检的法治宣传又有哪些新思路和新亮点呢。咱们有请康晨朝检察官介绍一下。


康晨朝

好的,主持人。


“晨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是天津市首家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于2018年4月18日揭牌成立。多年来,河西区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市检察院未检办的指导下,河西区检察院未检部门严格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就是保护 惩治也是挽救”理念,打造“两个专业”、搭建“两个平台”、推出“两个品牌”,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积极探索,打通普法双渠道。一方面,精心研发“未”爱护航法治课程表,课程涉及思政领航、法律守航、学生自护、教师爱护、家长监护五大主题,通过“点菜单式”选课,让法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各中小学开学季、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国家宪法日、国际禁毒日等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节日或国家法治宣传重要时间节点,走进校园,结合办理的实际案例,运用案例引导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法律问题、学习法律知识。同时,搭建检校互通交流平台,营造“沉浸式”的法治体验。邀请辖区内中小学师生走进检察院,让他们全面了解检察职能,体验检察工作,增强法律意识。并通过与孩子们一起自导自演“法治小剧场”等生动形式,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法治事件,感受检察机关的庄严与神圣。另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乘智慧检务之东风,河西未检积极构建具有河西特色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模式。选取网络热议、家长关心、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的时事话题,定期发布原创文章。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和家长,提供针对性法治宣传,依托新媒体扩大法治宣讲辐射面,将法治教育送到孩子和家长身边。同时,强化上下一体履职,在二分院指导下走进天津生活广播,参与“津心守‘未’”栏目,内容涵盖毒品犯罪预防、校园欺凌预防、预防电信诈骗等热点问题,积极营造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尚。


二是亮点聚焦,强化法治宣传双品牌。“小西的法治假期”法治作业本。在假期前,征求汇总辖区学校教育需求,针对假期特点整合编纂案例素材,定制法治假期套餐,面向辖区内中小学发放。作业本题目以“小西”的动漫形象为主线,围绕时事热点主题以案释法,生动活泼的讲述法治事件,配合答题进度定期语音解析、作业辅导、线上交流的方式,将法治教育贯穿假期始终。以故事性的题目设置,寓教于乐,讲授生活事件背后的法律知识;以主观问答的形式,引发思考,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以线上音频讲解的模式,互动交流,达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目的。同学们通过用手机关注官方微信收听作业辅导音频,留言、评论进行互动交流,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小曦姐姐讲故事”品牌。“小曦姐姐讲故事”系列有声读物是未检干警自己录制的系列有声读物,通过线上听故事、线下面对面等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全方位打造温柔、耐心、亲和的检察官形象。俯下身与孩子们真诚平等的沟通对话,以亲切的声音、知心的话语和真诚的关爱,拉近未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的距离。与未成年人“隔空”握手、“虚拟”交流,让他们爱听有期待,爱讲想参与,做未成年人耳边的未检之声,建立孩子们自己的“云端”书屋,受众数十万人次。

主持人

除了法治宣传以外,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未成年人案件,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核心。能不能结合相关案例介绍一下履职情况,咱们有请康晨朝检察官。


康晨朝

一是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全力预防未成年人遭受侵害,全面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屏障。在办理相关案件时,切实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教育部门的沟通协作,常态化推进《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的贯彻落实,重点对校园工勤人员、外聘人员在入职时是否进行违法犯罪记录查询进行监督,督促严格执行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制度。


二是积极督促家庭做好监护。针对部分罪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不到位的情况,向其制发督促监护令。2024年以来,向未成年人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11份,责令监护人履行好监护职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约束。联合区妇联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指出未成年人犯罪折射出家庭在管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家长加强与子女沟通,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引导。


三是强化数字检察赋能社会治理。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法律监督职责,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保护校园周边安全。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多名涉罪未成年人有吸烟习惯且存在商户未核实身份向未成年人售卖香烟等情况,依托校园内外综合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获取辖区校园周边烟草经营者数据,发现问题商户10余家,通过实地走访,查明烟草专卖店在校园周边违规经营等问题。先后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执法监管。相关单位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开展校园周边烟草专卖店专项检查,并对涉案商家进行了处理。

主持人

最高检提出数字检察战略,强化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研发和运用。刚才康检察官在介绍案件的时候就提到了大数据模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河西区检察院在强化运用大数据模型提升检察办案质效方面还有哪些成果。请刘检介绍一下。


刘家卿

好的。最高检应勇检察长指出“数字检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是赋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而“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是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的基本路径。今年以来,河西区检察院深入践行最高检提出的“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数字检察工作模式,把法律监督应用模型作为实施数字检察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加强数字检察和检察业务的衔接与融合,自主研发创新模型,推广应用成熟模型,全面推进数字检察战略落地落实。


一是研发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监督模型。这是天津检察系统首个在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的模型。2024年初,河西区检察院刑检部门向本院公益诉讼部门移送某涉案的培训机构在没有取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的情况下长期违规开展经营的线索。河西区检察院认为,未经许可开展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因此设计研发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监督模型。目前依托模型,共挖掘出辖区内16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存在未经许可开展高危项目经营、体育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未按规定人数配备救生人员等违规经营情形,并向相关部门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该单位整治辖区内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领域违规经营问题。截止到2024年7月,相关单位已完成整改工作,并对暂时不具备许可条件的经营场馆予以关停。本模型数据易取得,规则清晰,适用性较强,目前天津地区已经有10个基层检察院应用本模型成案。在“京津冀蒙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交流推广会上,全国多地检察机关提出应用需求。


二是研发利用机动车“碰瓷”骗保法律监督模型。“小案件”事关“大民生”,“小切口”撬动“大治理”。2023年,河西区检察院在办理某起诈骗案件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在2023年1-9月驾驶网约车期间,多次趁前方车辆并道之机,故意驾车提速与之碰撞,制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理赔。从一次个案的办理中,我们发现了类案监督线索,继而自主研发利用机动车“碰瓷”骗保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模型对全市2024年以来大量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目前已监督立案2人,提起公诉1人且获法院有罪判决,移送刑事案件线索6件6人。对于通过模型锁定的其他30余名“碰瓷”骗保人员,相关案件线索正在向有管辖权的单位有序推送中。

 

主持人

河西区检察院的工作确实是亮点纷呈,下一步的工作路径和重点有哪些,还请刘检解读一下。


刘家卿

好的。河西区检察院在区委和市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最高检关于“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目标要求,以“三个善于”为指引强化检察履职,夯实“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工作部署,深入落实《天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锚定“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目标,着力深化“学习型、研究型、改革探索型”基层检察院建设。高质量推进检校“金融双中心”建设,护航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强化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助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建立健全数字检察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大数据法律监督,促进解决法治领域深层次问题,以“西检之为”助力“河西之治”。丰富完善“检察法治护企N次方”机制,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强化法治宣传和检务公开广度和深度,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持续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质效,聚焦刑事检察核心工作,努力打造服务保障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河西品牌”。

 

2024天津全市检察长访谈
精彩持续 敬请期待

11月18日开始,全市17家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将陆续做客直播间,与广大听众交流,分享基层检察故事。节目精彩内容还将通过“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来源 | 河西区检察院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唱响法治建设主旋律,传播天津检察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