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开始,湄洲日报社、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举办“天下看妈祖”全国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采访组历时112天,涉足10个省(直辖市),辗转2.84万公里,首次全景聚焦16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妈祖宫庙,解码文物背后的故事,探寻文化传播的活性叙事,讲述文明互鉴下的中国故事。上一期,是湖南芷江天后宫。这一期,就带大家来了解下江苏太仓浏河天妃宫。
江苏省太仓市浏河天妃宫,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由闽粤商人所建。现占地面积4277平方米,前有照壁、山门、钟楼、鼓楼,入宫有正殿、后殿楼、配殿和廊庑等建筑。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仓浏河镇是江苏省东部濒江临海的重镇,其东枕长江,南与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宝山、嘉定两区接壤,西望苏州,北靠太仓港。浏河天妃宫,见证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太仓浏河天妃宫地处长江浏河口附近
江南地区建造最早的妈祖宫庙之一
沿着太仓浏河镇中心庙前街一路前行,一个巨大的连砖雕照壁山门映入眼帘。“天妃宫”三个字熠熠生辉。流传着的历史上众多名人的故事,为这座妈祖宫庙注入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增添江南独特的人文风貌。
“浏河天妃宫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由闽粤商人所建,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我国江南地区建造最早又保存至今的妈祖宫庙之一。”浏河天妃宫负责人许金平介绍,浏河天妃宫始名灵济宫,后有顺济宫、灵惠宫、灵慈宫、灵济天妃行宫、天妃灵应宫、圣妃宫、天后宫等一系列名称,民间称其为“娘娘庙”。
走进天妃宫,可见明代云龙纹饰碑帽、龙纹御路石刻、双龙戏珠抱鼓石、盘龙筒瓦当等历史文物。浏河天妃宫历经元明清等时期多次扩建修缮。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也曾重修天妃宫。
记者看到,后殿楼坐北朝南,重檐硬山顶小青瓦哺龙脊,上下二层砖木结构,有前后廊。其中,金柱为楠木材质,历经数百年不腐不蛀。大殿两侧墙壁绘有8幅壁画,分别是观音赐子、窥井得符、神助漕运、澎湖助战、化草救商、湄屿飞升、救护郑和、收服二怪等故事。上世纪80年代,国内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罗哲文、郑孝燮相继到浏河天妃宫考察,认定其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浏河人文荟萃,留下众多石刻碑文。1985年,太仓县政府在重修天妃宫时,将散落残存于境内的碑刻汇集于天妃宫东侧轩廊,镶护于壁中。整个碑廊呈南北转东西“L”走向,共置碑13座,被称为天妃宫碑廊,不少碑文提及天妃宫。
2011年4月,重修后的天妃宫举行了修复开放典礼。一尊整体高4.22米的汉白玉妈祖像矗立在广场中间。其中,妈祖像高3.23米,代表着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廿三;其底座高0.99米,代表着妈祖羽化升天日农历九月初九。
浏河天妃宫全貌
见证郑和七下西洋
浏河天妃宫的三宝亭里,竖立着《通番事迹之记》碑
浏河天妃宫内,一块“妈祖救护郑和”大型影壁,讲述了妈祖与郑和的故事。
自1405年到1433年,郑和奉旨率领庞大船队,在28年的时间里,七次从刘家港出发,远航太平洋和印度洋。七下西洋的途中充满艰险,面对着不可预知的大洋,祈祷平安成为七下西洋前必备的功课。海神妈祖,成为大家的精神寄托和力量源泉。
在天妃宫内的“三宝亭”里,一块《通番事迹之记》碑,记述郑和下西洋的来龙去脉:“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自太仓开洋……”“海洋之状,变态无时,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非仗神助,曷克康济?”
太仓市郑和研究会会员陈文贤说,郑和船队得以完成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以郑和为首的全体成员无不认为仰仗了妈祖的庇护。作为起锚港和归泊港的妈祖行宫——浏河天妃宫,受到了郑和船队的顶礼膜拜。郑和每次下西洋回朝都奏请朝廷对妈祖进行褒封,并对天妃宫进行修葺。碑载:“若刘家港之行宫,创造有年,每至于斯,即为葺理。”
在陈文贤看来,郑和七下西洋,访问过爪哇、苏门答腊、古里、暹罗等国。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朝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东非诸国的友好交往、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这也是当时最早的妈祖文化的国际传播之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妈祖文化,成为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共同精神纽带。
在江苏太仓,原郑和纪念馆就在天妃宫内。全国很多地方把郑和下西洋与妈祖文化连在一起,湄洲岛上妈祖源流博物馆就陈列了郑和下西洋宝船。
《通番事迹之记》碑是研究中国明代海外交通史和中外交往史的极为珍贵的史料。明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夕,勒石立《通番事迹之记》碑于天妃宫正殿壁中。清末大殿焚毁湮失,至今未找到。明钱谷《吴都文粹续集》二十八卷《道观》和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十九卷对碑文皆有抄录。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浏河镇政府重刻《通番事迹之记》碑于天妃宫内。
以天后宫名替代地名,民间习称流传数百年
明代云龙纹饰碑帽
来到浏河天妃宫,正门一侧的“全国莆商十音八乐创作基地”牌匾引起记者的注意。“十音八乐”作为莆田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妈祖文化活动中常被作为重要项目进行表演。原来,为了更好地弘扬妈祖文化,该基地免费提供乐器,方便各地妈祖敬仰者汇聚于此,共同参与当地妈祖祭等活动。
浏河镇党委委员朱学锋说,浏河天妃宫是古代太仓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妈祖文化在传入太仓9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中,通过浏河天妃宫等发扬光大,给予了太仓的先辈们精神慰藉与道德力量。
这座精神家园式的妈祖庙从元代起就香火旺盛,社会影响力大,当地以宫名替代地名,官民“咸称天妃镇”;到了清中期,康熙皇帝敕封妈祖为“天后”,又增称“天后镇”。这两个民间习称流传了数百年,证明了妈祖文化在当地深入人心。妈祖的大爱精神,也播洒在太仓人民的心中。目前,浏河古镇以天妃宫为中心,辐射四周,联结起老街老桥老宅,形成以天妃宫为核心的古镇景观区域,迎接南来北往的游客。
2016年1月,庙会(妈祖祭)被列入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授予浏河天妃宫“苏州市对台交流基地”称号。
延伸阅读
莆商台胞的精神家园
浏河天妃宫妈祖像
妈祖精神,感召着在太仓的莆商莆人。太仓市莆田商会会长柳国泉已在太仓创业20多年。他说,在太仓的莆田人很团结,很有爱心。因为共同敬仰妈祖,浏河天妃宫成为大家在异乡的精神家园。同时,作为妈祖故乡人,大家弘扬“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经常参与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传递正能量。
来自台湾省高雄市的骆建安因与妈祖的缘分深厚,特地从高雄来到太仓定居、创业。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和家人一起到天妃宫进香,这也是他与家人共同坚守的信仰。听说记者来自妈祖故乡莆田,骆建安激动地表示,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有机会一定要去湄洲岛旅游朝圣。
文章来源:湄洲日报
◎编辑 | 程黎婷
投稿邮箱 | Mazu96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