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60天 冲刺全年旺丨中冶京诚设计的青岛市“零覆土”微管廊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

文摘   2024-12-07 09:03   北京  


编者按

近日,中冶京诚负责设计的青岛市黄岛路片区“零覆土”小型综合管廊项目,作为成功的城市更新和民生工程典型案例,受到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采访报道。



黄岛路片区位于青岛历史城区核心区域,片区内的里院建筑群,是地域文化和异国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也是青岛乃至全国特色民居的典型代表。本项目是针对青岛市历史城区地下空间受限问题,创新开发的小型集约型管廊的首个试点项目,也是解决当地老城区“马路拉链”问题、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关键举措,有效改善了黄岛路片区路面环境,大幅提升了历史街区风貌,为活化青岛特色历史街区业态提供了强大助力。


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市供水、排水、污水、燃气、供热管道总长度已达367.65万公里。随着城市更新需求的日益增加,城市地下管网更新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也得到了全社会的更多关注。


去年以来,“地下管网”多次被中央重要会议提及,并被视为城市更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据悉,未来五年,我国将重点加快实施城市燃气、供水、排水、污水、热力和地下综合管廊“五网一廊”更新建设。预计在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


中冶京诚作为中国中冶管廊技术研究院依托单位,凭借七十年的技术积淀与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打造低成本、高品质的综合管廊产品,引领了我国管廊行业由萌芽到成熟的全过程。


未来,中冶京诚将以“国家队”的使命担当,持续深耕综合管廊和城市管网建设领域,以数智低碳技术强化新型基础设施产业赋能,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BIM、GIS、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全面推动城市能源建设和管理体系变革,开拓面向未来的城市“生命线”建设新局面。


★2024年 第211期·第273篇★


内容来源 / 城建公司 市政(地下空间)设计研究院

图文编辑 / 田英汉、李聪

校审 / 张英菲


点击“阅读原文” 回看节目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关注京诚,品读京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