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 | 战略引领 创新驱动 数字京诚 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文摘   2025-01-09 18:43   北京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圆满完成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聚力攻坚的关键之年。中冶京诚以“强化原创、重点突破、技术引领、支撑发展”为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全力推进科技重点工作,围绕“创效年”主题,深化数字化与信息化体系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全面强化战略引领

深入实施改革提升行动


1、着力抓好战略规划执行落实,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

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全方位梳理公司企业谱系,为推动公司技术再升级以及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再转型发展之路谋篇布局,进一步推进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有效落地。


2、着力抓好国企改革专项行动,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自入选“科改示范企业”以来,公司在国资委专项考核中两次荣获“标杆”称号、一次荣获“优秀”称号,2024年再度荣膺“优秀”殊荣。改革经验做法入选国资委《千帆竞渡基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


3、着力抓好基础管理体系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公司持续加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优化完善“三清单一流程”,深化分级管理,抓好基础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助力三级机构做优做强做大。冶金公司连续2年荣登中国中冶三级机构“综合实力20强”勘察设计类企业榜首,数科公司首次荣获中国中冶三级机构“最佳进步10强”。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1、精准发力完善科技体系,赋能发展释放强劲创新动力

公司首届科技质量工作大会圆满召开,建立首席专家体系,评聘7名首席专家和9名专业领域首席专家。建立了科技咨询委员会、总工、专家“三位一体”科技人才体系。以链长思维,构建了中冶京诚“1+4”技术产品谱系。


2、持续强化科技攻关创优,聚力打造高质量科技成果

聚焦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研发布局。启动企业自主研发项目84项,“首台套”立项4个重大项目,获批省部及集团级重大科技专项10项,签订中国五矿科创基金激励2项,组织揭榜挂帅项目3项,外部开放基金项目7项。全年荣获27项科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8项;授权专利473件,其中发明专利277件,同比增长71%;发布37项外部标准(其中国际标准1项),进一步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增强公司在行业的技术与标准话语权。


3、持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塑造科技品牌彰显创新实力

聚焦原创性、引领性、国产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1

自主设计供货的“轧机之王”5600mm宽厚板粗轧机在河南周口一次性成功热试,续写公司历史上的第112项“第一”

2

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技术顺利通过中国五矿科技专项验收,获批北京市发改委首台套装备,在建龙钢铁进一步优化完善实践应用



持续优化提升信息系统运行效能

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1、稳中求进,网络安全防护由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防御

启用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措,网络安全防护由被动响应逐步转变为主动防御,全面建立网络分区隔离机制,全面强化脆弱性管理,增强网络安全防护效能。


2、以进促稳,落实公司数字化顶层设计,实现提效创能

围绕公司核心主业,数字化管控平台覆盖多个领域,已逐步成为数据汇聚和业务协同的载体,提升了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同时,建设过程中注重平台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先立后破,提升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赋能

挖掘公司管理与业务数据的深层价值,构筑智慧化数字企业大脑,依托数字化力量,智能归集并共享关键数据,通过数智赋能预测预警,逐步形成数据驱动的业务运营模式,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 第7期·第10篇★


内容来源 / 企业管理部(战略与投资管理部)、科技管理部、信息化中心

图文编辑 / 杨宗豪、李聪

校审 / 张英菲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关注京诚,品读京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