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地处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与陆家嘴金融城、外滩历史建筑群构成上海的“黄金三角”。核心地带的超塔高达480米,接驳双线轨道交通,将成为浦西第一高楼,引领北外滩天际线,与陆家嘴相映成趣。超塔将零售、高端酒店、办公及公共观景台由一条“社交脊”垂直贯通,地标性的“人”字形态,上塑城市制高点,下接里弄风情,力图创造人际间的、人与城市间的积极连接。场地具有打造对向陆家嘴视觉通廊的机遇©Farrells人字形分开的塔楼基座,建立与浦东的视觉通廊©Farrells地块位于北外滩核心区"无车区"内,西临衔接滨水的中央绿轴,未来将打造成为北外滩的城市中枢 。场地周边的建筑尺度规模多样,且紧邻里弄风貌保护街坊,如何融入城市肌理,建立连续而积极的城市体验,是超塔生长于城市的根基。通过巧妙分离塔楼底座于两侧,留出中央线性空间,将绿轴引入并衔接周边商业,形成对景陆家嘴的视线通廊。像素化的小体量组合为商业裙房,与里弄街坊形成连续街面尺度的同时,提供丰富的公共共享和零售空间。不同高度的室外露台亲近自然与街道,形成景观与城市文脉有机交融的场所。基座对角打开,连接中央绿轴与周边商业©Farrells阶梯式体量,与街道和自然互动的多层商业平台©Farrells场地中央留出线性空间,衔接绿轴与周边商业©FarrellsFarrells运用高密度城市化策略,重新审视并革新传统塔楼的设计理念,旨在打造符合未来需求的多元混合垂直城市:开发中近60%为办公,未来办公趋向亲近自然,并配备更多培育社群感的社交和共享场所,因此地面的绿色开放空间向上延伸,生长为垂直“社交脊”,分离于两侧的核心筒让出中庭,在标准办公外,提供促进人们社交的多样协作空间。垂直“社交脊”由地面生长,贯穿塔楼 ©Farrells核心筒设置在两旁以创造中庭共享空间©Farrells通过垂直社交脊将地面的绿色空间延伸至塔顶©Farrells
各层协作空间同时作为“社交街道”,重新定义办公场所的到达体验。共享的协作空间由不同类型的便利设施构成——会议室、团队专属空间和打印室等等 。这些垂直的社交节点,不仅为多样化的活动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更为员工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搭建起桥梁,激发创意与生产力。结合到达体验与共享服务的“社交街道”©Farrells塔楼中的全景酒店,颠覆思维定势,布置在超塔的中部。与通常100至200米高的塔楼不同,超高层可以轻而易举的享有全景视野,反而在480米的高度,长期停留可能会产生隔离感和晃动等不适体验,并且因距离地面太远,很难观赏到北外滩特征性的宜人街区尺度和景观细节。经过高度与景观的比较研究,酒店设置于塔楼中区200m时,即可享有一线江景,一览陆家嘴展开的天际线,又可在阳台上感受更为立体、多层次的视觉体验。酒店区段的立面以像素化形式旋转45度,使其最大限度地享有城市及滨江景观。 酒店位于最适宜观景陆家嘴天际线的中区©Farrells视线研究:最高处是最有上海特质的风景吗?©Farrells“社交脊”的顶部,“浦西之巅城市会客厅” 将作为观景台向市民及游客开放,设有餐饮及多种体验空间。塔冠朝陆家嘴倾斜,室内的多层退台共享对岸景观。独特的灯光设计使之在夜晚犹如一展灯笼,作为城市标志引领北外滩塔楼群,构筑黄金三角的整体天际线,打造上海新名片。社交脊的顶端,城市会客厅©Farrells依托垂直城市理念构筑的垂直“社交脊”,巧妙地将多样化的目的地串联起来,自底座至云端,依次铺展着公众活动的绿轴、与周边社区活力互动的商业街区、面向未来的办公空间、嵌合城市的全景酒店,直至登顶浦西之巅的城市会客厅。这一系列精妙且以人为本的布局,共同铸就了浦西第一高楼这一标志性建筑,彰显了垂直空间的高效利用,连接人与城,赋予了城市天际线以全新的魅力。项目名称:上海北外滩91街坊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国际征集业主: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面积: 地上 350,160 m²,地下 91,500 m²主创设计师:Stefan
Krummeck,邓柏基设计团队:尹康而,Rafael Yoon, 夏元勋,汤佳林,陈旻, 缪嘉容,叶宜衡,Apostolos
Apostolidis, Victor Pricop, Stelle He结构顾问:Thornton
Tomasetti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