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万山厂试制的型号产品被上级安排进京参加汇报表演,中央党政军主要领导同志和中央党政机关各部委、军委各总部及有关兵种负责人,先后观看了型号产品和现场技术表演,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这是066基地历史上辉煌的一页,066人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
本期推出《征服苦寒之地》,曾参与研制工作的原万山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设计师韩立斌讲述基地第一台型号车专用底盘样车的研制故事。
👇👇👇
征服苦寒之地
能参与首台样车的研制工作是我一生的荣幸,毕生难忘。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压力加工专业,毕业后在北京三院从事地面型号设备的设计工作,到万山厂后开始从事型号配套车辆的研发。
我参与首台样车的研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阶段。
1979年12月,当时引进了一台样车,我和基地的几十名技术人员集中在万山厂开始测绘工作。
在测绘过程中,对能拆卸的部分我们小心翼翼地操作,认真做好标记,因为样车是借来的,拆下来测绘结束后,还要将车进行装配复原,并且要保证复原后的车辆性能前后一致。为此我们像考古队员一样,将每一个拆下的零部件编号、排序、建档,然后再统一进行清理测绘。
为了争取时间,经常是加班加点,反复核对零部件尺寸,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我们绘制出大量的图纸。参加这次测绘任务让我开拓了视野,为后来从事型号车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设计阶段。
1980年到1983年,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按照任务书提出的要求,进行调研和设计。对于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技术人员来说困难还是相当大的,可以说是在干中学、学中干。
当时我买了两本关于汽车设计理论的书籍,一本是吉林工大出版的,另一本是清华大学出版的,白天我在厂里干活,晚上就在家里学习,这两本书对我帮助很大。通过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我和同事们拿出了全部设计图。
第三阶段是研制阶段。
虽然我们的研制车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是传动和驾驶室两个部分是根据基地任务的特点自主研发设计。
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发动机与设计要求是否匹配要用数据说话,如果不计算清楚,车的动力一旦不足,行进中就会出现熄火现象,但是自己手头的书本给出的参考值不够,怎么办?只能延长取点范围,自己计算。仅靠着一把计算尺,花了几天的功夫才将数据全部计算出来。
我们接了任务,就没想过退路。为了给即将召开的万山厂第四次党代会献礼,1986年4月29日,第一台型号车专用底盘样车完成装车,我记得很清楚。
车制造出来了,给人们的直观感觉首先是车的整体外形、体积大小以及外观色彩等等,但是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它能不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它的机动性、越野性、灵活性等性能指标能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从1986年车辆下线到1991年车辆定型,我们完成了各种各样的试验,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进行“三高”测试,所谓“三高”即高寒、高原、高湿测试。
为了确保测试充分,当年我还买了一本地图册,专门在上面寻找、标记极限地域,并规划行车线路,提前做好试验准备。
51岁那年,我参加了高寒试验,地点选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加格达奇。
为什么选择加格达奇?因为它地处大兴安岭余脉,平均海拔472米,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高寒,夏季短暂温凉,历年平均气温为-1.2℃,极端最低气温为-45.4℃,我们就选择在-40℃的季节去做高寒试验。
我们到了目的地后经过观察,发现当地一天中最低气温是早上四五点钟,气温为-40℃,这个温度正适合做高寒试验。于是,我们一行几人每天约定四五点钟出车试验。我虽然出生在南方,但在北方也生活过一段时间,充分想象到了高寒地区的寒冷,从厂里出发前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我们一行人每人向厂里借了公用棉大衣、棉帽子、棉手套、大头鞋等御寒装备,将这些防护衣物穿上身人就像个大棉球,行动非常笨拙,加上天寒地冻路面滑,“学会走路”对我们南方人来讲成了完成工作的第一道关。
刚开始脚踩在地面上“咔咔咔”作响,人还挺新鲜,谁知走了没两步,前面的人接二连三地摔倒,后面的人见了刚咧开嘴想笑,自己也摔出去好远,好在大家都穿得厚,摔一下也不觉得痛。
第一天跟车试验我就不知摔了多少跤。年轻人平衡感可能好一点,而我就弱一些,有时越想走稳却越走不稳,摔了一跤又一跤。年轻的同事看见我摔了会心疼地说:“老头子又摔了。”
因为住在招待所,人家规定早餐时间是七八点开始,所以每天早上我们只能空着肚子去试验,大家也都没有意见。
时间过得很快,临近春节试验做完,这时候回程火车票比较难买,我们一路硬座从加格达奇转车到吉林白城,又从白城坐到长春,再从长春坐到北京,最后到达当阳,路程耗费7天时间。过去火车上没有空调,从东北出发我们一路都裹着厚厚的棉大衣,倒入杯子中的水要赶紧喝,否则一会水杯里的水就会成了冰。
我到家一进门,妻子第一眼竟没认出我来,她说:“你看你弄成什么样子啦……”7天,没有吃过一口热乎饭,没平躺下睡过觉,没好好洗漱过,人是又黑又瘦又脏,就和要饭的一样,妻子当时的这句话我一辈子难忘。
任何一款新产品在设计之初,都会有不足之处,何况我们研制的是第一台型号车专用底盘样车。获得第一手试验测试数据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对今后的优化设计和技术改进有很大的帮助。
▲图为韩立斌在工作中
虽说是到苦寒之地工作有诸多不便,但是能亲眼看到我们研制出的车,性能试验一次比一次好时,我们趟过的苦,其过程可以理解为“以苦作舟”,且行且快乐。
记得有一年8月份,我们到青海格尔木进行高原试验,试验地选在昆仑山海拔4767米的地方。
出发时武汉的气温是33℃,我们到达格尔木却看到成片成片的蚕豆花遍地开放,春天刚到高原,衬着西北高原的蓝天,那幅画面美不胜收。
然而当我们向昆仑山行进时,海拔越来越高,氧气越来越稀薄,温度也越来越低。为了测试发动机在高海拔、高寒地区的输出功率,我们一级一级地跟车向高处行进。由于氧气稀薄,有时走出几步远就要停下来歇一歇喘口气,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身边的同事走着走着胸口发紧,他们马上将身体放倒在雪地上,缓缓再爬起来继续工作。
高原缺氧不仅仅考验着我们研制的车辆,同时也考验着我们试验队员,试验过程异常辛苦。在吃的方面同样遇到困难,比如煮面条,在平原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在高原煮面条却很难煮熟,面条盛到碗里就像是一团浆糊。
与产品试验相比,生活上的困难都是小事,我们更关心的是发动机在高原输出功率只有平原的80%,在这种情况下车会不会熄火,熄火了怎么办?
那次试验我们去了两台车,因为去的是高原沙漠无人区,试验和救援都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有一天,两台车在沙漠里跑了180多公里,茫茫黄沙无边无际,几个小时里见不到人烟。突然,同车上的人发现远处有一个黑点在移动,我们兴奋极了,车朝着小黑点奔去,到跟前一看是一个外国人在骑自行车,我们双方都高兴地打招呼,在半个多月的跑车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沙漠中看到了试验队员以外的人。
接下来还有更意外的相遇。
那次做高原爬坡试验,有一辆卡车行进在我们前面,好像也在做类似的跑车试验,只听见那辆车的马达“哒哒哒”放空炮一样发出声响,可速度就是跑不起来,而我们的车“嗖”地一下从它旁边疾驰而过。我和同事们当时心里高兴极了,值得高兴啊,我们超过的是“某风”牌卡车。
70岁那年,我带着老伴再去青海高原,当年跑车试验的故事仿佛历历在目,当我把这些讲给老伴听时,她也觉得很有意思。
为了发掘更多优秀故事和作品,《重温·重塑》栏目现面向广大职工和家属征稿:
1.不限体裁。可以是散文、通讯、报告文学,也可以是珍藏的老照片、雕刻、剪纸、绘画、书法等作品。
2.内容:讲述航天三江建设55周年历史长河中让人难忘的故事,展现三江人干事创业的热情。
3.征稿时间:长期。
4.报送邮箱:cssghtyzb@163.com
邮件主题:【重温·重塑】+单位
⭐⭐⭐作品请写明作者、单位。
⭐⭐⭐征稿内容均为对外可公开,由所在单位办理审批手续。
文字丨胡晓娟 黄启芳 冯晓康
编辑丨时海娜
责编丨魏 勤
审核丨崔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