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西北戈壁早已寒风凌冽。川庆钻探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贾利春博士顶着恶劣的天气,深入塔里木盆地一线,专心致志地收集着深井及超深井垮塌掉块的数据与信息。
长期以来,塔里木和四川盆地的深层领域钻井工作中,井眼垮塌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贾利春深知,要想尽快打破常规方法的瓶颈,提升随钻井壁失稳的预报可靠性,获取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是重中之重。
10年科研路,他深耕石油工程地质领域,在页岩气及深井安全钻井和工程技术发展中,践行着一名石油科研工作者的担当。
初出茅庐展锋芒
“小时候村里打水井,我看到挖出来的石块,就非常好奇这些石头是怎么取出来的,井下除了石头还有什么东西呢?”贾利春回忆道。
没想到,儿时一次对井下“未知”的探问,竟牵起了日后他与油气钻井的红线。2014年6月,29岁的贾利春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井工程博士毕业,正赶上川南页岩气勘探开发如火如荼。对于他这个拥有扎实油气井地质力学基础的新人来说,“攻破水平井井眼垮塌的工程难题”既是一次未知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科研工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穿着西装坐在办公室敲敲电脑。要想解决问题,就得穿着一身红工衣,无论寒暑都要扎紧手脚在井场日晒风吹雨淋,“白天累得腿发软,晚上资料摆满床”才是一线科研的日常。
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他查阅了近千篇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一线生产需求为导向,撰写了多篇专攻页岩力学特性的专业论文。他改进并完善了地应力及坍塌压力模型,提高了计算精度,为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提供了工程地质一体化的支持,使得威远等地区的页岩气效益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
攻关旋导克难题
一路走来,贾利春似乎总与“未知”有着不解之缘。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作为非常规油气钻井的关键核心技术利器,川庆钻探历经十余年艰辛攻关才有所突破,却屡屡在致密气、页岩油现场试验中铩羽而归。一筹莫展之际,川庆钻探企业首席专家陆灯云指出,必须知己知彼搞清楚地层情况和井眼条件。
这一次,拥有相关研究背景的贾利春再次站到了直面“未知”的最前沿。2019年5月,他成为CG STEER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地质适应能力提升攻关负责人。在缺乏详尽参考资料的情况下,贾利春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不断的尝试分析,发现了旋转导向系统推靠单元需要有效接触井壁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基于这一发现,贾利春提出了推靠式旋转导向系统与井壁接触的造斜率评价方法,并结合工具结构优化改进,成功实现了稳定造斜率达10.5度/30米,有效解决了软地层不适用的问题。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工具的适用范围和市场竞争力,更在实现高端钻井装备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替代进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该成果荣选为中国石油集团“十大科技进展”。
“贾博士常说,总得有人直面未知。没有路,那就自己走出一条路;没有前人的经验,我们就是最前沿!攻关最艰难的时候,他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和他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李雷如此评价他。
叩问深地踏“蜀道”
尔后,面对四川盆地“地下珠峰”深井钻探极限的挑战,贾利春再次踏上了与“未知”较量的征途。
2021年7月,他以中国石油集团项目“深井超深井优快钻井技术研究”为依托,从基础研究入手,深入研究深层及超深层的力学特性和地层压力变化规律,以期在复杂地质环境中找到一丝精确的预测线索。
他改进并建立了适用于深层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模型,持续提升复杂压力系统剖面预测精确性,为窄窗口层段钻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更为川渝地区深井、超深井的必封点确定和套管层序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打成蓬深6井等标志性超深井提供保障。
十年光阴流转,贾利春以理想为炉、青春为火,将自己淬炼为一名石油科研尖兵。在科技创新这条赛道上,他还将继续面对更多的“未知”,为万米深地科探工程、页岩油气革命科技工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荐人语
@余晟(钻采院科技研发中心主任)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石油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贾利春博士深耕石油工程地质领域,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在科研攻关上斩获丰硕成果,展现了当代石油科研人的风采。
@孙莉(钻采院科技研发中心党支部书记)
贾利春博士的成就不仅在于科研成果本身,更在于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科研态度,为川庆科研人树立了先锋榜样,激励了新一代川庆青年奋发向上、挺膺担当,青春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焕发了绚丽光彩。
文、图 、视频 | 钻采院 权林峰 吴玲瑶
编辑 | 苏秋宁
审核 | 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