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定位了平衡野生稻粒长和耐盐的基因 GL12 ,该基因能够同时影响粒长和耐盐性。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GL12基因如何在分子层面调控普通野生稻的籽粒长度及其耐盐性能,为我国野生稻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对于未来耐盐碱水稻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和坚实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以Wild rice GL12 synergistically improves grain length and salt tolerance in cultivated rice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野生稻作为栽培稻的原始祖先,因拥有丰富的优良特性等位基因而备受科研人员青睐。不过,提升作物抗逆性的同时保持甚至增加其产量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因此,寻找那些能同时作用于水稻产量和抗逆性状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它们的分子调控机制,成为了水稻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基于之前建立的两组野生稻染色体片段替代系统,经过长期的表型分析,在水稻第12号染色体上精确定位到了一个与籽粒长度有关的基因座GL1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野生稻与籼稻品种“9311”之间在该位点的启动子区域存在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即G/T替换),这一差异影响了下游控制籽粒形状及耐盐性的基因表达,从而实现了籽粒长度和耐盐性的协同增强。此外,研究发现野生稻等位基因GL12 W可通过调整不同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模式,有效平衡籽粒长度和耐盐性,达到最佳状态。这项工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水稻籽粒长度与耐盐性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也为水稻育种实践提供了潜在的目标基因。
作科所/南繁院已毕业博士生王艳艳,作科所硕士研究生陈文熹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作科所钱前院士,杨庆文研究员、乔卫华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海南省科技人才创新项目等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