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发布《关于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对2020年以来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其中上海市共有4家单位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崇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崇明区科委)榜上有名,那么崇明区科委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中做了哪些积极贡献?又是如何讲好崇明特色科普故事的呢?
着力显特色 深化科普品牌效益
近年来,崇明区科委科协构建以湿地科学为特色的生态教育科普体系,营造“人人都能亲近大自然”的环境氛围,围绕崇明湿地类型、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内容,打造集科学知识、多维学习、智能检索等功能为一体的数据库共享平台。
作为上海市区域特色科普工作之一,“湿地崇明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包含了湿地百科、崇明湿地类型、湿地生物、湿地视野等几大版块。“我们的数据库收录了崇明湿地植物、两栖类及爬行类、鸟类、昆虫等1000个物种图文数据,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了解相关生物内容。”崇明区科学技术协会普及部工作人员王洁介绍,“比如绿头鸭,它的形态特征和分布环境在数据库都能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崇明区科委科协自2020年开始开展崇明湿地生物种群多样性调查,花费两年时间,通过选择崇明滩涂湿地中震旦鸦雀、海三棱藨草、相手蟹等代表性动植物,制作科普微电影《湿地家族》。“我们希望将复杂枯燥的生物科学知识,以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画面呈现给观众,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此外,崇明区科委科协还通过编制《崇明岛自然观察手册》,设计湿地科学培训课程,在社区、学校、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区域推广实践,参与人次达21万,间接参与学习190万人次,形成良好的湿地科普效应。
强化科普资源供给 让非遗“活”起来
走,去社区书院坐坐!看科普电影、给机器人编程、体验各种“黑科技”……在崇明,主打科普的社区书院已经成了大家越来越熟悉的地方,亲近科学的新风尚悄然流行。这两年,崇明区科委科协围绕“党建引领、科学特色、资源融合、群众喜爱”的目标,着力打造为民服务的公共科学文化阵地,形成了一批具有崇明特色的家门口科学社。目前,崇明区共打造建设“社区书院”20个,覆盖全区15个乡镇。同时,全区355个村居共注册科普人员近1500名,实现专人负责科普工作。“我们也在整合人才资源,不断培育壮大科技教育、农业技术和卫生健康等科普服务队伍。”王洁说。
让非遗“活”起来,是崇明科学普及志愿服务分队入驻社区书院后,开展的一项具有崇明特色的品牌活动,结合不同乡镇非遗艺术文化,通过定制化、生活化的展示,让传统文化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王洁介绍,以绿华镇社区书院非遗科普苑为例,近年来,绿华镇将非遗文化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目前,非遗科普苑已打造崇明土布、印糕、印章等多项非遗体验科普活动。“注重体验、热衷打卡,是不少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方式,我们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通过社交‘破圈’传递‘非遗温度’,以沉浸化、青春化的呈现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非遗科普活动中来。”而在城桥镇、新海镇、竖新镇社区书院,崇明竹编技艺作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科普志愿者从编织艺术的种类、材质、艺术特色、工艺分类等内容开始介绍,并详细演示竹编画的基本制作步骤,参与者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传统竹编技艺和现代审美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幅幅独具特色的竹编画作品。
科普活动贯穿全年 科学新风正盛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科学普及成为全区科普的重点,崇明区科委科协积极贯彻实施《全民科普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培养青少年科学创新能力和科技实践能力为目标,整合本地优质科普资源,引导未成年人体验科学方法和探究方法。
“大家知道植物生存会有哪些‘智慧’?”“火箭升空的原理是什么?”今年上半年以来,一场场科普活动走进校园社区、一个个科学实践活动闪亮登场,为孩子们奉上精彩纷呈的“科技大餐”。“今年我们的青少年系列科普活动趣味性更强、参与度更高,除了讲座、展览等常规形式外,还融入了VR科普体验、科学互动实验等精彩互动内容,希望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科技魅力。”王洁说。
据了解,今年暑假期间,崇明区科委科协联合区教育局举办“生态、实践、探究、创新”2024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协同崇明青少年活动中心、生态科普教育协会等先后开展“西沙湿地植物生长探”主题研学、“生态探究小达人”两日科学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区8所学校200余名青少年一同探秘西沙湿地、东滩湿地、中华鲟梦园科普基地,感受崇明生态之美。
此外,暑假期间,崇明区科委科协依托乡镇假日学校、爱心暑托班、科普之家等各级科普阵地,举办200余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其中中医药知识文化、气象学与技术、脑科学等主题科普参观实践,都是这两年火热的普及内容。”王洁表示,接下来,崇明区科委科协将围绕科普相关的节日活动,引入更多市级优质科普课程,在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科技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记者:汤茵旒
编辑:陆海华
责编:李琳、朱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