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壹
NO. 2|贰
图片来源网络
标杆房企在进行企业运营模式探索以及专业化创新过程中,找寻到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和体系,并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盛起来,标准化的模式支撑了标杆房企接近20年的市场红利,到现在依然可以享受标准化带来的红利余温。
标准化这个“核武器”在头部标杆房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于是市场了出现了大量的“抄作业”的企业,入场早的房企在地产市场好的时候,也享受了标准化带来的好处,入场晚想要抄作业的房企,正在被地产标准化所拖累。
标准化的出现、发展、高潮和退潮,与地产行业的大环境不谋而合,脱离了市场环境的稳定性、规模效应的加持以及资金高周转的运营背景,所有的大而全的标准化,都是企业运营中的毒瘤,势必会严重拖累企业。
NO. 3|叁
地产这个行业以住宅开发为主,住宅开发是快餐式的赚钱模式,在这条真理的裹挟下,也注定了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会把做标准化当做是快速出成绩的工具。
就像我2012年刚入职的时候,在做企业培训的时候,企业对我们培训集团三条高中低的产品线,每个产品线都被打印完好的放在企业的展柜里落满了灰尘,也只有培训新员工和对外展示的时候才会被拿出来。2012年,这一年,我工作事项中多了一条:参与标准化的制定工作。
2017年,企业组织架构调整,我们部门换了一位来自中南的新负责人,这位对外宣称大咖的负责人甩给我大量的中南标准化的制度和流程,让我尽快换掉抬头形成我们自己部门的标准化文件,以便于他进行年底述职。这位新负责人在企业干了一年便离开了,我帮他抄的标准化不知道帮他完成了“任务”没有。
2018年,我从第一个企业里离职,当年集团打印的三条产品线手册早就被丢掉了。
后来随着“胖栋有话说”公众号影响力的增加,我在全国各地的粉丝越来越多,接触不同类型、大大小小企业越来越多,标准化依然发挥效用的企业有,但不多,决大部分企业的标准化都沦落为形式,变成了拖累员工的工具。
随后的几年,作为部门的负责人,我也牵头完成了不少部门内部的标准化,所有的这些也仅仅是为了提高内部协作和技术动作,绝非大二求全般、一股脑儿的为了做而做,做技术还得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这些年,头部房企也开始慢慢去掉部分虚伪的标准化,削减制定标准化的人员和开支,让标准化更加务实和高效;反观有些中小企业,依然十分迷恋和崇拜标准化的能量,乐此不疲的作标准化;也依然有一些职业经理人和标杆房企退下来的人员进入中小企业,打着企业标准化的外衣,大肆干着“见不得人的事情”。
你们的面子可以有,莫不要沾满了血腥味和贪婪的味道。里子可以坏,也请坏自己的里子。出来混,给自己留条路,莫要堵死后路,弄得自己锒铛入狱。
依然痴迷于标准化的企业,请客观看待此事,不要让标准化工作成为一场自嗨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