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层面:
省政府层面:
一. 事实又是什么呢?
大部分政策针对的是留学生。
也不知道留学生群体惹到了谁,他们带来了资金,消费,毕业以后又可以攒够本地工作经验,正是加拿大需要的人才。
但凡是事儿都有可能被钻漏洞。
疫情以来,印度留学生制作假材料,虚假申请学校,拿了学签不上课,打工赚钱,混身份的比比皆是。这有政策漏洞使然,也是很多印度中介推波助澜的结果。
其实从他们开始申请,就做好了不读书,黑下来的准备。他们要面对的不是正规,而是逃离。
如此一来,大批留学生没有正规渠道申请移民,反而抢了本地人饭碗。民怨能不沸腾么?
其实在我看来,大家反对的并不是印度人随地大小便这么简单,而是他们挤占的低端劳动力市场。
正如新闻所说,一个超市的招聘会,成千上百印度人彻夜来排队,对于早已习惯悠闲生活的加拿大人来说,抢人饭碗如杀人父母,能不群起而攻之么?
也有很多人问我,这么多印度人,对咱们华人有没有影响?以我在加拿大生活这么多年经验来看,其实除了看不惯他们生活习惯以外,影响甚微。
加拿大本就是移民国家,各族群都比较喜欢扎堆居住,你不在印度人聚集区也看不到那么多印度人,当然除了过节的时候。
其次,印度人抢占的是低端劳动力市场,而咱们新一代华人大多数已经往更高层面上去发展了,更专业的技能,更专业的工作,以及职业发展才是我们的目标。
还有,华人聚集区的学校里你也不怎么能看到印度孩子的身影,所以也大可不必担心这一方面的问题。
当然,之所以咱们如此气愤,除了媒体宣传结果,很多时候只是看不惯他们卫生习惯和素质人品。
就秉承咱们华人生活习惯,少接触,不接触就好了。就算如此其实咱们华人在加拿大的占比也比印度人高不少呢。
重点打击难民。
说到这里,我想说无论是印度人还是难民申请,你仔细对比移民局公布的审批配额就不难发现,他们才是拿到身份的主力军,甚至可以和正规申请的技术移民数量一半一半。
而这些人靠着加拿大的慷慨疯狂地吃福利,找工作,挤占本地市场,花纳税人的钱,这才是自由党应该面对解决的问题。
而不是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通过正规途径申请的技术移民。
然而你们知道的,政治正确的左派政党不可能正视和面对这些问题的,毕竟这些人才是铁票仓。
所以从已经公布的政策来看,虽然出台了一些限制难民申请的措施,大部分影响的还是传统技术移民和留学生毕业申请移民的通道。
打击雇主担保被滥用。
从实践来看,启用雇主担保的移民政策,是从保守党开始,向澳洲政府学习来的。
本意是希望移民申请人在有工作的前提下拿到加拿大身份,有助于更快融入社会和创造经济价值。
但随着政策推进,雇主担保的移民占比接近所有技术移民项目的80%以上,被利用也就在所难免。
加拿大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过于理想化了雇主担保的主要原因是:
大部分加拿大企业虽然缺人,但各种行业证书门槛限制,本地经验的限制,移民审批周期过长,导致企业雇佣海外员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过高,雇佣留学生又导致企业职位稳定性非常差。
于是,在企业真正需求,社会经济层面,政府移民政策设置上,三方出现偏差。
然而,政府之前不知道雇主担保被滥用吗?当然知道,没有激化矛盾的情况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眼下面对大选,雇主被拿出来说事儿也是必然。
其实我觉得与难民危机比,更应该先解决难民问题。
省政府留不住人。
之所以各省份分别出台如此严格的省提名政策,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省提名配额削减;二是省提名被滥用。
各省移民局一边要面对联邦削减配额,一边还要面对不断涌入的申请,可谓是力不从心,但又不能不要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门槛。
如何提高?只能是各种条件打分,高分者得天下最公平。
于是你就会看到温哥华的幼教工作者可以从最开始的60分飙升到100分的情况。说白了还是僧多粥少的问题。
其次就是偏远省份留不住人。
以大西洋哈利法克斯和曼省两个地方为例子,一个省提名不用打分,一个疯狂给省提名配额。
本意是好好留住人才为本地做贡献,结果大部分人都是来骗身份的,拿到了以后全都跑到了温哥华和多伦多。
换做是你,你不生气吗?
1. 一刀切砍掉了所有积压的案件。
2. 2年过渡期按照配额和紧缺职业接受申请。
3. 改革申请系统,推出了EE打分系统。大家按照高低分来申请。
二. 面对未来移民政策寒冬,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 最后,你一定想知道春天何时来?
点 击 标 题 丨阅 读 更 多 精 彩 文 章
关于我们
七喜出国移民工作室
Sevenup Consulting
加拿大注册特许会计师|CPA
加拿大持牌移民法律顾问|RCIC
加拿大宣誓公证官|OCO
加拿大LGBTQ公益项目合作伙伴
加拿大LGBTQ移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