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新来的移民过得怎么样?他们说移民也是另一种修行!

民生   其他   2023-12-25 14:30   辽宁  

在离多伦多市中心1个小时车程的汉密尔顿,是去往著名景点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必经之地。城市不大,却比邻着很多著名的大学,最有名气的莫过于麦克马斯特(McMaster University)了。
虽然在多伦多生活了很多年,如果不是必须陪伴朋友和亲人来访,我也很少往瀑布那边去。

正好赶着年末回多伦多,带着年幼的娃娃倒好了时差以后,父母就嚷着要去瀑布看看,打卡著名景点,我拗不过,便答应了。
从我家北面华人区过去大约需要2个小时的高速车程,想着带着孩子旅途劳累,就决定在奥克维尔和汉密尔顿歇歇脚。
微信里搜寻着或许有朋友在那边住,这一搜不要紧,竟然有十多位都住在那边,我常和他们开玩笑说,住在那边“鸟不拉屎”没朋友,可他们却不以为然。

早上出发,一个小时后下了高速,转过奥克维尔的下路口,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如火如荼正在建设的公寓楼,这与我印象中荒凉无人的情景大不相同。
在这片公寓里住着凯凯和他老婆,已经移民来这边3年了。他们是从市中心搬到这里的。
刚来那会儿,凯凯顺利找到了IT开发的工作,他的爱人因为有PR身份,基本免费读了一个大专。二人属于丁克一族,不像我要了一个娃还等着第二个娃,他们的生活节奏了除了两条陪伴了10年的狗狗,便没有其他了。

和大多数人的移民经历有所不同,没有孩子的他们不需要考虑教育问题,单纯就是想逃离北京的生活。再次见到凯凯,比我们在北京见面时瘦了接近50斤。那个圆滚滚脑袋的IT男一去不复返,他老婆也练出了腹肌,好生羡慕。

我开玩笑说,我这养娃的人胖了30斤,你这个IT男不用加班加点工作嘛?还能瘦这么多。

他哈哈一笑:“你还别说,我们公司从疫情以后就不用去办公室工作了,一个月去一次市中心的办公室就行,其他时间在家里on call就好。”
我好奇地问他在哪个这么人性化的地方工作,印象中IT都是996,都需要“福报”啊。
他说在中国不是很知名,在北美是和Uber外卖齐名的Doordash。我恍然大悟,是的,我也经常用这个软件点外卖。
他安慰我说:“不用这么惊讶,这边很多IT公司都这么人性化,我才能和老婆有时间去健身。我们的健身房是专门给白人撸铁用的铁馆,一个月100刀,24小时开门。我俩每天晚上九点去,洗个澡再回家,控制饮食半年,就瘦下来了呀。”

“你们丁克一族家里能接受吗?老了这么办?我猜你妈妈也会这么问你吧。”
他无奈地摇摇头说:“世人都知道苦,却又要重复吃这份苦。只要和大众不同,另辟了一条路径,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可谁又规定我俩一定要这么活呢?当然走不动路的那一天可能会后悔,可是我俩潇洒了一辈子,如果老了一定要面临苦难,也算值。” 
他突然反问我:你觉得你女儿长大以后就一定会乌鸦反哺吗?我一时语塞也答不出来……。

告别凯凯,中午时间约了另一对同性夫夫吃午饭。他们是通过曼省留学项目留下来的,拿到身份后,一家3口就从曼省搬来了多伦多。是的一家3口,马上就要变4口了。
他们儿子在美国出生,乖巧可爱,4岁年纪一点不认生,非常懂礼貌。我想大概是两位年轻爸爸一手从小带大的原因吧。
两人都是会计出身,一个找到了西人公司的会计工作,一个在中国老板手下当出纳。之所以选择奥克维尔买房子,两个人异口同声说喜欢安静。二人房子毗邻一座公园,从房子后院就可以走到公园里玩耍。开车10分钟到公司,再开车5分钟可以接宝宝放学。
我们一边吃着奥村为数不多的粤菜,一边谈论以后的打算。我问两人都要工作,还要带孩子辛苦吗?
他俩点头承认辛苦是真的,可肉体上的辛苦完全可以抵消精神上的压力。因为身份认同原因,如果不出来宝宝没办法有这么开朗的环境成长,幼儿园老师都知道家里情况,并没有异样的眼光。
或许这种情况在加拿大这个多元和包容的社会里是普遍情况,所以两人准备要老二完全没有多考虑。当然经济上确实要赚更多钱才可以。

告别了夫夫,开车15分钟就到了汉密尔顿,车子停在了一个便利店门口,从外面看进去有一种九十年代乡镇的超市风格。

开门进去,一位50岁上下的女店员说老板还没来,你们找他吗?我点头说:“我就在这等一会好了。”
在便利店里闲逛的功夫,基本都是白人进来买东西,一会儿买个冰饮,一会儿买包烟,还有个亚洲模样的阿姨刮了几张彩票。店面虽然不大,但是生意却络绎不绝。
不一会儿老板风尘仆仆进来了,我俩四目相对,停住了几秒,认出来彼此后开始哈哈大笑。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事实上却是第一次相见。
从给他们一家子办安省雇主担保一直到拿到身份登陆,我们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加拿大总是因为各种原因错开未曾相见。停留在微信里的网友,如今在汉密尔顿安了家,开了一家便利店,一家电子烟商店,自己还有额外的工作。
我问让自己这么忙碌干嘛?他摇摇头说有房贷,有儿子要养,趁着年轻多赚点嘛!
是的,他的生活和想移民的大多数人一样,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又爱动,为了下一代来了国外。
孩子每天倒是很开心的长大了,自己却犹如电视剧里的人物一样,经营便利店、饭店、洗衣店做辛苦的移民一代。
我问老板觉得苦不苦?
他回:看你怎么想吧。以前在国内人际关系复杂,孩子又被老师边缘化,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现在的生活是简单幸福的;如果放在我三十岁的节点,是完全不能理解现在的生活的。如果注定你我都是平凡的人,就当这趟路程是一种修行吧。

因为着急赶路去大瀑布,买了几包烟,寒暄了一会,就跟老板告别了。路上我一直在想,从开始办移民到定居加拿大三年多了,我从未听他抱怨过一句,朋友圈不是喝茶就是拍景色。我不是他,我体会不到他的辛苦,但是我却能理解他的决定。
成为丁克是一种选择,为了孩子辛苦自己也是一种选择。

虽然才回加拿大半个月,基本每天都见一些老朋友新朋友,没有休息一天。
从瀑布回来没几天,一对拉拉客人从萨省来多伦多出差,又约我吃饭聊聊天,欣然答应。顺便应我的要求,叫上另一对从曼省回来定居的夫妻。
欢声笑语间,大家聊天的主题无外乎:工作生活和孩子。萨省的拉拉伴侣一个找到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另一个在老外企业上班。
夫妻二人从曼省拿到身份以后开了几家眼镜店,生意也还不错。要说什么大富大贵,大家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要说在加拿大图一个小康生活,也还绰绰有余。
关键是养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我发现,如果在多伦多快乐教育,可以有一百种让自己放松的方法,可如果活在华人圈子里你就会不自觉地加入“卷孩子”行列。
听着他们说周一到周五给孩子安排的各种兴趣班我就一个头三个大,想着自己那刚满一岁的女儿难道以后也要走同样的路吗?

聊天最后你才发现,卷还是不卷,完全是由环境和自己期望值造成的。比如是上公立学校还是私校?圣诞节是准备一张贺卡还是贵重的礼物?是能随便考一个大学还是目标美国藤校?
目标决定动力,环境影响心情。如果这个国度给了我女儿一个生活的底线,上线就还是由她自己决定吧。毕竟想到了丁克的凯凯和为了孩子的便利店老板,我是一个“懒惰”的父亲。

去年从成都新搬来多伦多的夫妇与我这个懒惰的父亲比算是勤奋一族了。迅速买了房子,要了二胎,老大上了小学,老婆面试了银行工作,老公转行开始做电工。
说起他们两个我是满心佩服,从国企转行做电工,辛苦暂且不说,能过自己心里这一关就是最大的挑战。我记得在成都见他第一面,白白嫩嫩,斯斯文文,一看就是做笔杆子工作的人,如今日夜与电线和工地打交道。
我想一面是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养,一面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工作在国人印象中难是体面,实际收入却可以无上限。
清楚记得我多伦多房子装修的时候,一个电工师傅上门3个小时几百刀收费的标准。造成这种认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国情不同。一个是廉价的劳动密集型社会,一个是人工成本高昂的福利社会。所谓的体面不在于工种,而在于服务,任何能为别人解决困难和提供服务的工作都应被尊重,并有一个体面的收入。

其实在加拿大生活的客人们,很多并不一定会选择留在多伦多温哥华这种压力大的城市。偏安一隅,游山玩水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态度。
还记得之前文章里那个逃离北京定居小城市的夫妇嘛?(回顾他们的生活:逃离北京的我们在加拿大小城定居-迟来的间隔年
前几天微信聊天才发现他们的孩子已经满地跑了。从移民第一天起他们就去了大西洋的NB省,传说中鸟不拉屎的地方,可是在他们眼里,那里却是天堂。民风淳朴,房价便宜,闲云野鹤。

随着孩子长大,夫妻俩曾经在北京难以企及的房车生活就被提上了日程。说办就办,从不拖拉。
花了几万块买了房车以后,便开启了两年的巡游生活。因为英语老师的工作可以网课完成,白天上课晚上开车,到了某个寂静的公园,支一顶帐篷,煮一壶热茶,便可以看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了。

或许某个夜晚,他们看到了麋鹿;或许某个清晨,伴着朝霞醒来。一家人在一起,在如萤火虫般的夜灯下给孩子讲着妈妈爸爸一路来的故事,好不惬意。

你可能想问,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这样持续嘛?
他们的回答当然是:“不!生活嘛,不在于一种状态一直拥有,而在于一直体验不同状态。”对于我而言,最让我心生嫉妒的是,他的任何决定都可以得到爱人的赞同,并迅速被执行,这或许就叫灵魂伴侣吧。
从办移民,到定居小镇,从两个人独自带娃,到开车房车世界旅行,有多少夫妻能够做到不焦虑,一直走,不抱怨,都幸福?

我问过他们所有人,移民是怎么样的体验?大家不约而同的都会说:是一场修行吧~

2024年,希望七老师和你们一起,能够共同完成这趟非凡的人生旅程吧。
提前祝各位:新年快乐,有新希望,过新生活!

点击七喜图标,进入小程序

了解更多曼省雇主担保说明

让我们到布兰登一起做邻居


点 击 标 题 丨阅 读 更 多 精 彩 文 章

那些为了孩子移民加拿大的人后悔了吗?

陪读家长和想要持旅游签移民的你们是否会遇到这么多的坑?

2023年了,留学移民选不好很容易就进坑!一篇文章给你说明白

成功率超高的移民项目:RNIP解析&联邦EE不是普通人能申请的啦!

七喜出国 全新出发


关于我们

七喜出国移民工作室

Sevenup Consulting

加拿大注册特许会计师|CPA

加拿大持牌移民法律顾问|RCIC

加拿大宣誓公证官|OCO

加拿大LGBTQ公益项目合作伙伴

加拿大LGBTQ移民专家

七喜出国
七喜出国是加拿大移民委员会ICCRC持牌顾问公司,致力于帮助LGBT群体和移民申请人用最便捷合理的途径移民加拿大。我们受理LGBT类技术移民类、投资移民类、雇主移民类别项目。移民路上,我们一直在您身边!我们在自由的加拿大等待你的到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