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诶,今年的税报了没?”
“报了,还不如不报!”
“哈,今年拿了多少退税?”
“还退税呢,没娃的单身汉,最悲催,全都上交政府了。”
对,没有错,这是加拿大每年2月份开始你最常听到的对话。与国内税务机制不同,加拿大每年的春季开始,都需要申请人自己来完成报税。除了每个月工资扣缴的部分以外,个人的其他收入:如房屋买卖的利润,银行理财的收益,政府免税账户的预存,消费税,退税,牛奶金,医疗相关费用等杂七杂八多如牛毛。当然你如果是自雇人士,很多车、油、餐馆消费还能抵税,如果你是学生转了PR,接下来几年还能学费抵扣税等等。听起来头大的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万税之国”完全是在给政府打工了呢? 小红书上,一般分为两个帮派:一派打工人士会痛骂加拿大政府的缺心眼,自己的收入上缴以后去补贴了穷人;另一派在加拿大生活时间长的人,能理解政府的做法,尤其是有孩子有钱拿,合理避税的同胞基本都不发声。这就把事情变得很有趣,因为切割自身利益的行为肯定会招来不满,拿到好处的人绝对会默不作声。人性使然,也是必然。税收作为一个国家调节贫富差距,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对于这个只有四千多万人口的国度来说很重要。![]()
从个税看,采用阶梯式征税的方式对于打工的中产阶级来说最为恼火。我最常听朋友抱怨说,我年薪10万,到手才7万,房子都不敢买。是啊,据我观察,加拿大收入在5万到10万之间的是最“不幸”的一群人。从税法角度来说,5万和10万是一道坎儿,如果不超过5万其实没扣那么多,还有退税可以拿;如果上了5万,哪怕是五万零一百,你甚至还没有收入四万九千的朋友到手工资多。而上了10万就是累进制税率的高档次,你会发现越过这个门槛,你的边际收益会随着收入的增高变得缓慢,会有“很不公平”的错觉存在。这个时候你一定会想:我这么高的收入是靠自己实力得来的,为什么要扣掉我近一半的税,去填补那些低收入人群呢?他们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努力生活呢? 这种想法萦绕在脑海里的时候,就永远挥之不去。再看到新闻里的杀富济贫,补贴难民,会让你这种“不幸的感觉”无限放大。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让我想起来另一个故事。就在三年前疫情横行的时候,加拿大政府推出了补贴政策,如果因为疫情影响造成事业或者工资锐减,申请人可以自己申报拿政府的补贴。然后我突然发现,很多好朋友怎么都辞职了?我就好奇问他们是不是因为怕被传染不去上班。他们笑呵呵说:你算一笔账啊,去上班一个月挣3,000,扣掉个税还不如不上班领补贴。也就是说我上班还不如家里躺着拿得多。还有一位朋友,因为饭店生意受影响,员工的工资和房租政府给补助了50%,而且一给就是两年,这还不包含免息贷款的部分。最后索性他们也懒得开了,就一直领补助到疫情结束。疫情结束以后,开饭店的老板关了门店转行去做眼镜生意,如火如荼,忙得不亦乐乎。而那个不去上班的朋友在家也没闲着,造了两个娃,疫情结束了也没再去上班,领着牛奶金和生育金过活,同时报了一个大专班学艺术设计,因为没工作带娃上学,学费也给她免了。 其实,加拿大的税不只个税,还有各省的消费税,地税等等。根据你的收入来源和消费不同,支出也不近相同。
![]()
通过观察税表和自己十多年加拿大的生活经验来看,在这种白左国家,越是努力的中产,越会觉得自己被“剥削”;反而越是躺平,越活得“轻松”。但仔细想一想,社会总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免费的医疗,药物的救济,残疾人的补贴,自闭症的康复,牛奶金的发放,幼儿园的补助,失业的福利,疫情的难关不都是靠税收转移支付来实现的么。所以,收入的问题上,中产的努力,其实是为了防止发生”不幸“。“毕业生最难找工作了,投了100份简历,一个面试机会都没有。” “加拿大这个烂国家,毕业就失业,或者就是底层挣扎。” 又是一年毕业季,无数留学生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其实不只在加拿大,任何一个狂收留学生的国度都有这样的问题,赚的是你的学费,而不想让你抢本地人的饭碗。移民国家,政府最在乎的不是吸收了多少留学生,而是本地人的就业率。只有本地人有饭吃,有工作做,才能投票给执政党,而留学生没有投票权。所以说白了,有身份和没身份比,读书的好坏,学历的高低在就业市场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们小区里,今年有两个大学毕业的学生。男生多大毕业,他妈妈是加拿大一个私立学校的老师,从湖北移民来加拿大20年了。另一个女孩,学习稍微一般,最后读了个大专,和她爸爸闲聊天,得知在大专学的药剂师,当然他们是伊朗来的移民。之所以和他们很熟络,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八卦,而是在多伦多这个100多万华裔人口的地方,我所在的小区号称是“姐夫村(Jefferson)”,一半以上中国人,还有一部分伊朗人,想和他们不熟悉都不行。平时邻里之间很是照顾,我不在家会帮我看门,遇到了好好看的鲜花品种也会分享。所以夏天在除草的时候,就这么慢慢聊起来了。男孩在多大学的是心理学,听着很高大上,但是毕业了发现就业很困难。我问他为啥要报这个专业,他只回了我一句“年少轻狂”,便大笑起来。![]()
多大在安省有3个校区:市中心的理工类比较多,世嘉堡校区文科多,密西校区上课多。因为多大的名气原因,我们华人孩子非常愿意报考,竞争也很激烈。但是这里有个现象,大多数华人学习的都是文科,尤其对留学生来说,似乎这些专业更容易录取。而到了研究生阶段你会发现,在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这种专业上几乎百分百都是华人了。华人注重学校,注重学历,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传统。培养孩子不惜血本,孩子头悬梁锥刺股,都是为了博得一个好未来。虽然我们同住在一个小区,一条街,但价值观发生了剧烈地碰撞。 其实,稍微了解加拿大就业市场你就会发现,这个发达国度,越是服务业越好找工作,这是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虽然好大学多,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华人家长而言,你发现孩子越努力学习,学历越高,越难匹配就业市场。复杂的科研,外企的高管,高校的老师,都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想占坑要等他们退休吧。 但仔细想想,我们的人生路本就是多种可能性的结合体,有时候努力重要,方向更重要。就拿我自己的女儿来说,我应该算是一个非常”不合格”的父亲。没有送她读早教班,没有逼着她学英语,没有从小就认数字,也没有送到日托培养群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有我本身懒的成分在,更有是在加拿大生活久了的一种感悟。如果我带她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逼着她演完我设定的剧本,大可不必,因为谁能保证我的剧本就没有瑕疵呢?所以我能做的就是给她创造几种可能性,让她的人生有得选。如果喜欢读书那就去读,读到硕士博士,不好就业你就继续读。如果不是读书的料,那你就去读大专,喜欢小动物的话,那就去海洋馆里喂鲨鱼。如果再碰到疫情,想在家领救济,生孩子也随你。如果有一天跟我说不想读书,拿着加拿大护照去看世界,那就去呗,爸爸能做的就是给你攒够十年的机票钱。 有得选的人生,比努力的人生更值得期待吧。因为人生只有努力,它可能会“不幸”,而有得选的人生,才不怕试错,不怕从头再来,才会更放轻松的感受来这一世的美好。 幸福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得来的。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大家参加我们即将在深圳和成都举办的说明会。
您也可以前往我们国内位于成都的办事处,进行一对一咨询。
或
您可复制下方链接进行报名
https://register.qixichuguo.com/
报名成功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添加您的微信,并在宣讲会开始前7日内以微信和短信的方式,通知您宣讲会的具体事宜,请您注意查收并请您回复。
点击七喜图标,进入小程序
了解更多曼省雇主担保说明
让我们到布兰登一起做邻居
![]()
七喜出国移民工作室
Sevenup Consulting
加拿大注册特许会计师|CPA
加拿大持牌移民法律顾问|RCIC
加拿大宣誓公证官|OCO
加拿大LGBTQ公益项目合作伙伴
加拿大LGBTQ移民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