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于移民来说将会是无比艰难的一年
民生
其他
2024-01-08 14:30
辽宁
![]()
虽然加拿大自由党一再强调自己的“三年移民计划”,并且强调新移民是加拿大经济增长之动力所在,但是每年接近50万的移民和留学生的到来着实给加拿大社会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从特鲁多第一次选举胜利,执掌这个G7之一的发达国家以来,民意支持率如过山坡似的下滑。这里虽然有疫情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代表自由开放的自由党政府政策越来越不得人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移民政策”。虽然如特鲁多所说,移民和多元是加拿大的立国之根本,但毫无节制地吸收新移民包括难民,对于只有三千多万人口体量的加拿大来说似乎成为了不能消化的症结。去年底,特鲁多宣称依然要坚持参加大选并且谋求第4个任期,号称“加拿大救星“的帅气领导人却失去了他的魅力。![]()
据加通社报道,去年11月最近一份的民调显示,超过60%的加拿大人希望特鲁多提前下台,不应该参加2025年的大选。其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就业困难、房价无法负担,以及移民和难民政策等。其实对于这样的民意,特鲁多政府也不是两耳不闻,置之不理。关键在于他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能否定自己的政策,更要对自由党和背后的支持者负责。吸收大量移民,不仅是自由党一直标榜的自由开放的政策,更深层次原因还是为自己的基本盘和选举负责。一般来说,难民和经济类移民是自由党坚定的支持者,在任期内如果这些大量移民能够转化成公民,拥有投票权,将会大大提高其选举上的优势。说到底,哪有什么救世主,都是利益罢了。加拿大人其实无比怀念哈珀时期的政府,保守党不仅控制住了通胀,低税收,更有可负担的房价,与中国的关系也十分友好。现在的保守党党魁波利耶夫一直就拿这些口号和策略来攻击特鲁多。面对压力,去年底自由党移民部长米勒表示,移民部计划在新的一年里控制来到加拿大的临时外国工人的数量,也就是说加拿大要“限制工签”了。米勒部长表示,过去几年里,这里的人数暂时性“猛增”,国际留学生和临时工的涌入与该国的住房短缺之间存在相关性。越来越多的临时居民涌入,米勒表示住房问题的确正在凸显出来。因此,他计划在2024 年初宣布改革措施来应对人口涌入问题。“我并不是想针对个人。”他说,现在的临时工人系统运行时间太长,并且正在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且非常明显地给社会带来了压力,“特别是我们的住房需求。”米勒也坦诚,从联邦政府开始限制是一个相当粗暴的手段,但如果各省无法让他们的房屋恢复秩序,那么就“准备这样做。”虽然米勒没有表态如何具体限制留学数量和工签数量,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影响开始显现。首先,对于留学生而言,已经终止了因为疫情延长毕业工签的申请,如果三年工签用完,还没有拿到PR身份,只能通过雇主担保LMIA来续工签;其次,来自印度的留学申请拒签率超过40%,中国和菲律宾的留学申请拒签率也很高。前段时间因为七百多个印度学生利用假入学通知书骗取学签的影响,2024年开始,留学签证申请需要在10天内由学校验证录取真实性,否则系统直接拒签。工签部分,虽然没有具体措施出台,但今年劳工局将会联合移民局重点审查雇主的LMIA申请。低端的,可用可不用的,大概率可以从加拿大境内招聘的职位,将会被严格控制。少发LMIA就少批一份工签申请,就少一个人来抢资源和住房。我想说的是:移民局的政策是环环相扣的,比如想要拿到PR,目前大部分申请人要么通过留学的方式毕业以后在加拿大工作再申请;要么通过雇主直接海外担保申请人申请。如果学签和工签都控制数量,那岂不是申请人间接地无法满足获得PR的条件?加拿大安省作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每年从联邦移民局拿到一万多个省提名配额,但每年涌入安省超过十九万新移民,超过二万多个是通过安省省提名配额拿到的身份。如此来说,安省移民配额不仅不够用,还要安置更多其他渠道过来的新移民。首先,安省的省提名海外劳工门槛变得非常高,除了特定的技工类移民和IT医护类申请,基本不邀请其他了。而且这些技工类申请人还不能在发达地区就业,通通要去GTA以外。此外,留学生门槛也不低,虽然最近放开了研究生文凭的申请条件,但是想要达到OINP的邀请分数,需要在偏远地区就读硕士,而且是理工类硕士,其他的情况就只能自求多福。其次,你会发现,省提名审理时间被拉长。记得前几年OINP审理周期最多2周,后来变成1个月,再后来一个普通的省提名申请基本都需要半年。这往往导致很多申请人的临时签证过期,不得不申请桥梁签证。归根结底就是申请人多,审理变慢导致的。![]()
再看加拿大第二大省份BC温哥华,最早采用打分制邀请的省提名,如今配额捉襟见肘。2022年底改革政策以后,想要达到海外直接申请的目的非常困难,申请人不仅要是IT等行业,就业范围必须是偏远地区,雅思要求还高。你以为来了温哥华就万事大吉了吗?不!随着省提名分数水涨船高,很多人发现工签工作1年,在大温地区就业还是很难达到邀请分数,于是大家纷纷转战幼教或者草原省,谋求PR的可能性。但是当大家都抱着当幼教的目的读书的时候,是否想过后上船的这些人,会不会因为申请人过多突然又变政策了?从三年前,加拿大联邦移民局开启政策倾斜省提名的时候,各个省总嚷着配额不够用。如今,大火的阿省卡尔加里,年还没过完省提名配额已经用尽,同时还挤压超过6000多份申请,等待2024年的配额。那2024年新申请的小伙伴怎么办?继续往后等待2025年的配额吗?如果能够进入等待是一种幸运,那么被炒得火热的陪读转学签,陪读转工签的卡尔加里,学位一位难求就没有那么走运了。当大家一窝蜂去的时候,当本地白人土著苦不堪言的时候,大概率会孕育着危机。因为你要想到,加拿大的政治模式是为选举服务的,政策走向可以说变就变。如果民意一变,这些外来人又重要到哪里去呢?![]()
以前大家都说曼省是躺着拿移民,我劝很多在大城市留学的朋友,陪读家长,或者海外工签申请人去曼省早去早拿身份,你们大多数人都嗤之以鼻。有说那边冷的,有说不想离开大城市的,有说孩子多伦多教育好不想走的。可世界必然不是围着我们转的,随着曼省省选偏保守政府上台,新任移民部长第一件事就是砍掉通过曼省骗身份的人。随着曼省最近几次邀请分数、邀请方法就可以看到,那些外省来的曾对曼省嗤之以鼻的申请人们,处境会越来越艰难。而且新任部长也明确表态,曼省已经在研究政策,来规避曼省是移民洼地的想法。卡尔加里政府也一样,外省留学生在阿省拿身份,配偶工签在阿省拿身份,就是一个拒绝。归根到底是什么?你以为要移民的人少,可真实的世界里申请人还是太多。配额不够用,审理周期长,当地人苦不堪言,政策就要变。如果几十万份的申请压在头顶上是什么感觉?如果每年还有40万份申请等待审理又是什么感觉?此刻签证官就是这样的心情。政客们只管制定政策,而干活的却是手下的人。移民部长一届一届地换,但公务员始终就是那么多人。哎,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干。![]()
其中签证官现在最喜欢的方法就是把申请人发配到安全调查的池子里。以前只有那些身份敏感的人才会有这个环节,渐渐的我们发现,无论什么背景的人,是否已经在加拿大境内,是否是夫妻团聚,是否是有科技军工背景等等,通通被发配到CBSA进行安全调查。曾经我和一位签证官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她苦笑道确实如此,因为CBSA属于边境局,如果CBSA不把调查结果发给移民局,那么案子就可以一直拖着不给结果。申请人实在忍受不了找移民局麻烦,那也是CBSA的事儿,所以进到安全调查环节的小伙伴真的不用过于担心,很可能就是挤压案子太多的事儿。安全调查是法宝,无限拖延也是无奈的办法,最近被炒得火热的SUV创业移民,机构只会告诉你它的好,有几个又会告诉你它的时间久。有的小伙伴说,不会啊几个月就可以拿到孵化器支持信,我移民就十拿九稳了。可你是否知道,孵化器是花钱办事儿,你能不能拿PR是联邦移民局的事儿。联邦阶段一等就是3年,大部分钱都花了的。你如果等到一个拒签结果,悲喜会从何来。其实不光SUV,现在除了EE类的项目,其他都不会很快。当然说到底就是因为申请多,人手少。如果积压案件实在太多,自由党下台以后,会不会再来一次“断臂求生”?“一刀切”也在所难免。保守党执政时期(2006年-2015年) 政策变更表:⭐️ 2008年2月,加拿大突然将技术移民职业从300多种减少到38种。⭐️ 2010年6月,技术移民紧缺职业被进一步砍到29种,且增加了接收数量的限制。⭐️ 2011年6月,技术移民29种紧缺职业不变,每个职业最多只接受500个申请,总共只接受10000个申请。⭐️ 2012年3月,联邦技术移民“一刀切”,30万技术移民积案被作废。⭐️ 2013年5月,技术移民提高申请门槛,只接受24种紧缺职业的申请者,每类职业限额300个,每年总共接收5000个申请。⭐️ 2014年5月,技术移民将24项职业扩展为50项,每个职业1000名额,总配额25000个。⭐️ 2014年6月,联邦投资移民“一刀切”,6.6万申请被退回。以上不难发现,保守党在台上的时候已经动用过两次“一刀切”了。进入到2024年,魁北克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开始要求法语,自由党为了挽回颜面,巩固基本盘,赢得下次大选,开始限制留学和工签数量。等保守党上台后这个世界要变成什么样子更难说。随着全球化的倒退,保守主义抬头,澳大利亚、新西兰已经给我们的移民小伙伴上了一课,早行动的话说了又说,“公交车”理论无数次验证了那个道理:先上车的人总不希望后面的人硬挤上来。所以,伊甸园的加拿大,最终走向何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点击七喜图标,进入小程序
了解更多曼省雇主担保说明
让我们到布兰登一起做邻居
![]()
![]()
七喜出国移民工作室
Sevenup Consulting
加拿大注册特许会计师|CPA
加拿大持牌移民法律顾问|RCIC
加拿大宣誓公证官|OCO
加拿大LGBTQ公益项目合作伙伴
加拿大LGBTQ移民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