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中国 20世纪 2O~3O年代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郭沫若兼具诗人、作家、学者于一身,因此他的翻译实践活动除了具有一切翻译实践的共性外,突出地表现在将译作与创作相结合、将翻译与研究相结合。他在从事翻译实践的同时不但提出了诸多关于翻译问题的独特见解,如风韵译、创作论、以诗译诗等,而且将其运用到翻译实践,集理论与实践探索于一体。他的翻译,从原著选择、翻译取向、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风格、翻译语体、翻译类型、翻译模式、翻译特长到翻译地位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郭沫若具有很强的文艺鉴赏能力,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去挑选原著,尽量从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发掘出最精华的部分予以译介 ,因此他翻译的原著绝大多数为名家名作,比如说《浮士德 》被称为如史诗般的巨著。张闻天曾说:“执着人生,充分地发展人生 ,我以为就是 《浮士德 》中所包含的根本思想。” 杨武能指出:浮士德精神非纯粹的德意志精神,而是整个欧洲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延续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欧洲精神的凝聚和结晶 。《少年维特之烦恼 》享誉欧洲 ,《鲁拜集 》是古代波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战争与和平 》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中的鸿篇巨制 ,《生命之科学 》被称为科学巨译。海涅 、雪莱 、格雷 、华兹华斯等人的诗歌极负盛名 ,辛克莱的小说改变了美国社会的部分面貌,泰戈尔、霍普特曼、高尔斯华绥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总之 ,不管是文学还是非文学翻译,原作者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 郭沫若的翻译速度很快 。他对艰深晦涩的《浮士德 》第一部初译只花了一个暑假 ,重译花的时间只有几天工夫 ,更难的第二部也仅用了40天时间。但是 ,速度快与翻译质量并不必然产生冲突。郭沫若注意到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并采取措施保证译作的质量不因翻译快而受影响。比如说,他在翻译《浮士德》第一部时曾说他可以摸着良心说他的翻译进行得并不草率。他在翻译《浮士德 》第二部时就在周学普译本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译文,这样既可以节约很多专名抄译的功夫,又可以方便对照,取长补短。据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介绍,她父亲在翻译《英诗译稿》时从来不打草稿,翻译时边读边吟,在反复的吟诵中将译诗写出,除了极个别笔误和疏漏外,需要大修大改的地方并不多。在翻译理论方面,郭沫若信奉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但他更强调“雅”。就“直译”和“意译”的划分而言,他倾向“意译”。郭沫若“意译”倾向和对“雅”的强调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翻译实践中。另外,他在译诗理论方面坚持“诗人译诗,以诗译诗”的观点,并提出了“风韵译”的诗歌翻译方法。对于非诗人的诗歌译者,他建议使用“两道手”的翻译方法,即先由对译语熟悉的人将原诗翻译过来,然后再请译入语的诗人对其进行润泽。
郭沫若在创作方面对中国的文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尤其巨大。但他的创作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受其翻译实践影响的痕迹。翻译实践不仅影响了他早期的浪漫主义创作,也促使其晚期的创作走向现实主义。而且翻译也从技巧、形式以及素材方面影响了他的创作,比如说,译品中的“借古人的皮毛说自己的话”、剧中人反映剧作人、英雄悲剧等创作手法。他在翻译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投入了自己丰富而又炙热的感情。他在经典原著的基础上缔造了一部又一部经典译作。
郭沫若的心理属天才型或文艺型,热情、冲动、 活跃、多变 ,非常适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翻译 ,《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茵梦湖》、《雪莱诗选 》、《鲁拜集》、《约翰沁孤的戏曲集 》等都堪称同期翻译文学的经典。尽管他曾改变自己的翻译风格,翻译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和非文学作品,而且多数译作在当时的影响也还是很大的,但传世佳译,还是非浪漫译品莫属 。《生命之科学》、《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美术考古学一世纪》、《隋唐燕乐调研究》等属同期非文学翻译的上乘。终其一生的翻译成就来看 ,他早期的浪漫诗歌和小说翻译最负盛名。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失去价值,而是因历史的反复见证而更加耀眼。郭沫若在长 5O年的翻译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数十部优秀译作 ,也留下了极为丰富 、弥足珍贵的翻译实践经验和需要汲取的教训 。这些经验与教训对当前的翻译学建设弥足珍贵,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