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祖籍探寻与湖头李氏宗亲的故事

文摘   2024-09-11 00:02   广东  

 

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陇西李氏在今年展开族谱汇编工作,然而因历史因素,旧谱大多已散佚不见。为此,湖头李氏宗亲理事会积极组织人员,广泛搜集族谱单本或残卷,同时征询族亲父老的意见,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外迁房系的族谱进行对照,力求此次族谱修撰更加完整。

 

近日,在对一位 83 岁族亲的采访中,得知李先念的族亲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两次派人来到安溪湖头寻亲问祖,且事后还有来信表示要来湖头李氏大宗祠谒祖祭祖。

 

据这位老人回忆,80 年代中期,李先念的红安县故乡派出一名干部,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抵达安溪湖头寻根问祖。当时,湖头镇书记亲自引领,安排李光地后裔的两位老人在湖头镇办公室与这位干部会面。会面期间,对方询问了李光地后裔的人丁数量、生活状况以及担任干部的级别等问题,老人告知对方,李光地后裔人丁将近两千人,其中最高级别的干部是副乡长。

 

次年,红安县的族亲再次派来 6 人来到湖头,这些人皆为中年人,其中一位年龄稍长,约 60 多岁。他们携带一套族谱,期望与湖头李氏核对谱牒。湖头李氏的两位老人再次出面接待,带领他们参观了刚从粮食局收回的湖头李氏大宗祠(该宗祠自土改后一直被粮食部门征用当作粮仓)以及李光地故居,并询问了李光地后裔的一些相关情况。但由于当时湖头李氏的谱牒已散佚殆尽,此次核对族谱之事最终未能取得成果。

 

与此同时,在李先念主席来厦门市视察期间,他对李光地后裔的情况颇为关注。就此事,李先念主席的秘书与当时担任厦门市政府秘书的李德潜(祖籍晋江池店)进行了会谈,并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

 

随后,湖头李氏收到了来自湖北的来信,信中表示要在当年农历 8 月 25 日组团 72 人来湖头李氏大宗祠谒祖祭祖,并提及具体事宜与山东省高级法院的某某联系、接洽。然而,鉴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族中老人自解放后历经多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浩劫,对这些事情心有余悸。在他们看来,文物、家谱、字画等都属于“封资修”的东西,早已损毁殆尽,而祭祖更是被视为搞宗派活动。因此,没有人敢冒险出面应允祭祖之事。故而,这次祭祖之事很可能被当时的族老回信婉拒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的书信不知在传阅过程中到了何人手中,如今已无从查找,也无法再与对方取得联系。

 

如今,湖头宗亲已分别在本省的德化县和浙江苍南寻得了湖头李氏的旧谱(清•乾隆甲午版、甲子版的木刻本两套)。因此,他们急切地寻找当年带谱来湖头的宗亲,希望能够与对方核对谱牒,共同探讨认祖归宗等事宜。回想起当年那些携谱来湖头的中年宗亲,如今也都已到了 70 - 80 岁的高龄,不太可能上网获取信息。所以,湖头陇西李氏大宗理事会谨在此恳请红安县高桥镇李家大屋的宗亲给予帮助,或者请知情者帮忙传递信息,他们将不胜感激。


此外,关于李先念的祖籍,相传在湖北宜昌小峰蕉葛坪向家湾老屋。当地流传着许多与之相关的传说和故事,近百年来一直是李姓族人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虽然作者进行了一些调查和考证,但尚未获得确凿的依据,在此仅将考查过程中的一些经历略作分享,以供读者参考。

 

向家湾被认为是一块风水宝地,周围山水环绕,气势祥和。这里的房户人家屋后都有一处天然山泉,水质甘甜,常年不断。自古以来,这里人才辈出,有文举人、武举人、专家、学者、高级工程师等。传说李先念的先祖李义就出生在这里,他生得五大三粗,气宇非凡,但命运坎坷。成年后,他靠带领一帮李氏族人到远安银子岗贩沙罐维持生计。因生性胆大,爱打抱不平,得罪了当地富豪,被迫逃到远安隐居,并在此繁衍生息,成为远安李氏望族。

 

李义的后裔传到第十四代继字派时,远安遭遇大灾荒。李先念的曾祖父继宇派的爷爷和起字派的祖父母,用箩筐挑着先念的养父李承盛和生父李承元,逃难到了黄安(今红安)天台山,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不久,先念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相继离世,李承元与当地王氏结为夫妻,于公元 1909 年己酉岁生下了李先念。据说,李先念出生的那一天,大白天鸣雷三响,出生的破屋里放出异光,当地一位老先生预言他将来必是一个大人物。可惜李先念年少时生父便去世了,全靠伯父李承盛抚养长大。

 

公元 1998 年武汉涨大水期间,作者曾前往红安九龙冲李家屋场拜谒李先念的故居。在当地族人的帮助下,作者找到了一套大清时木刻版李氏族谱,共十三卷。作者连夜翻阅,发现李先念排在最后一卷最后一行,其派别为“继、起、承、先、泽”,与宜昌府大峰铺李家台李氏派别完全一致。据李家大屋珍藏《李氏家谱》的老者讲述,李先念的先祖是逃难而来,到黄安后便与当地李姓合族了,但对于他的先祖来自何处,却无从考证。

 

2009 年秋,作者在远安县望家乡采访了一位民间书画家汪希炎老人。汪先生出生于 1936 年,他曾拿出一幅山水画,画中描绘了兴山与保康交界之地榛子乡挂子山和平 5 队的一处景色。文化大革命期间,汪先生被打成右派,在此躲难写生,并住在一户姓李的老太婆家中。老太婆曾告诉汪先生,大约在五四围剿期间,一天深夜,两个当兵的抬来一个重伤员到她家,请她帮忙照料。她毫不犹豫地收留了伤员,并悉心照料了 3 个月之久。伤员伤好后,身无分文,便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颗印章给了老太婆,说日后有难可以用这颗印章找他,并请老太婆帮忙打听李鳌明、李仁、李义的居住地。不久后,土地革命时期,老太婆因家庭富裕被划为富农,在批斗时,她交代了曾收留过一个伤病员的事情,并拿出了那枚印章。印章上面刻着“李先念印”几个正楷字,这让审讯人员大惊失色,连忙上报兴山县政府。县长亲自调查后,连夜发电报到湖北省政府,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李先念迅速回电表示情况属实,并要求迅速放人。此后,老太婆一家人的吃喝住用全由李先念报销,李先念还派人将老太婆接到湖北省政府与他和林佳楣见面。

 

公元 1992 年 6 月 21 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举国悲痛。据夷陵区政府公务员鳌明公第十七代孙李先芳介绍,青山坡水磨河有一个拘马桩,传说李先念主席的先祖曾在这里放过马。前几天夜里,这个拘马桩突然倒下,当地李氏宗亲对此议论纷纷。

 

今年 5 月初,作者经小峰大梁山人《易氏宗谱》编委会易行豹介绍得知,前年李先念的长子李泽平和媳妇驾车在黄花乡聂家河中岭加油站加过汽油,并表示是来寻找李先念的祖籍的,临走时还找加油站老板黄定金的爱人称了几十斤红苕。但关于他们此次寻访的结果,作者无从知晓。

 

以上内容均为作者在收集《李氏宗谱》原始资料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仅供后人参考。若要进行详细调查和了解,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作者如今已年近花甲,无能为力,只能将这些记录下来,希望后人中有识之士能够继续考证核实,完善相关内容。


李姓宗亲天地
【李姓宗亲天地公众平台】致力于追寻先祖的血脉传承,汇聚天下的李氏族人,无偿传播李氏宗族文化,宣扬李氏后裔的喜讯、喜事!以促使拥有 1.3 亿族人的李氏大家族繁荣昌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