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李氏源流考辨
●张书城
姓李的人在我国人数最多。1982年人口普查,约占汉姓的7.9%。而李姓中最庞大的族系恐怕就是陇西李氏。因为历代各地李氏《家谱》,大都写着他们来自“陇西郡”。台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也说,李氏“繁衍布于四方,人口之众,为各姓氏族之冠”。“凡吾国各地,所有李姓,无不冠‘陇西郡’三字”。陇西李氏怎会如此人多势众,试考其源流如下。
一、陇西李氏源于陇西郡的狄道和成纪
陇西李氏出自秦汉时陇西郡。其地原为“《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战国时羌、戎杂居其地。秦昭王伐得义渠戎始置陇西郡”(见《元和郡县志·渭州》)。事在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陇西郡辖大陇山以西渭水河谷广大地区,郡名亦由地处大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设于秦长城起点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
陇西李氏西汉时在本郡已分为两个房派:一为狄道房;一为成纪房。这得从两千二百年前谈起,得从李广曾祖李仲翔谈起。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载,西汉初,李广曾祖李仲翔为“河东太守、征西将军”。其后“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战殁,赠太尉,葬陇西狄道东川(今临洮县东峪河谷二十里铺台地)”。李广祖父李伯考(仲翔子)奔父丧来狄道,继任“陇西、河东二郡太守”,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这位李广曾祖李仲翔可以说是陇西李氏狄道房的始祖。据临洮县博物馆王楷同志说,今临洮县东峪河谷二十里铺省级保护文物“汉墓群”中的“九孔坟”,正是陇西李氏李仲翔以下累代族葬之地。据《晋书》,十六国时期立国西凉(400-421)的狄道李暠,正是李仲翔的十八世孙、李广的十六世孙。本世纪初临洮北门外(今汽车站附近)竖有一块高两米多的石碑,上书“西凉王李暠故里”。今临洮县五里铺毛王家李家、烽燧墩背后狄道李家、南郊陈家嘴李家、北关北门李家,这四李家都自称是汉太尉公李仲翔的后裔。三十年代末,抗日战争初期,临洮步兵学校有一安徽籍李姓上校教官曾赴东峪河谷汉墓群扫基祭祖,并抄去了上述四李家各代人的名字,说他老家有家谱,回去要联宗排辈。现已离休的甘肃省教育学院李毅弘同志是临洮人,当年还是个小青年,他曾好奇地同这位安徽族人谈过联宗的事。
既如上述,那么《史记·李将军列传》上“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也”这该怎么解释?这就要谈到后起的陇西李氏成纪房了。是这样,李广父李尚(仲翔孙、伯考子)后任“成纪令,因居成纪”(《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李广生于成纪。成纪秦汉时亦属陇西郡。李广父李尚可以说是陇西李氏成纪房的始祖。问题是为什么晚出的成纪房的名望后来远远高过早出的狄道房呢?甚至汉唐以来有只知陇西成纪李氏而不知陇西狄道李氏者,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李广生于陇西成纪的缘故。李将军“麟阁图良将,六郡名居上”(王勃《陇西行》),“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李白《赠张相镐·其二》),自然就拔高了成纪房这个郡望和族望。郡望的“望”和族望的“望”,本来就是由“名望”、“声望”、“威望”“仰望”引伸来的。既然李广“六郡名居上”,“名飞青云上”,自然成纪房的名望就后来居上了。
还有个问题,《史记》本传说李广老家“故槐里,徙成纪”,这不是和《新唐书》有了矛盾吗?这又该怎么理解?试解如下:两千多年来注家多以为《史记》上这个槐里是今陕西兴平县东南的古汉县槐里,李广家是从那里徙居陇西成纪的。窃以为这个槐里并非今陕西兴平槐里,而是今甘肃临洮县东峪河谷二十里铺的“槐树里”。乡镇建置后行文称“槐树村”,当地口语仍称“槐树里”。这个槐树里,我认为正是《史记》所称的“槐里”。不可否认“逐得燕太子丹”的李广五世祖秦将李信一家及其子孙,先时可能是定居在上述秦都京槐里的。秦时今兴平县这个槐里可能因有古槐或盛植槐树而得名。那么汉初狄道这个槐里是否也是因盛植槐树而得名的?我想很可能也是。李广曾祖李仲翔战死疆场“葬于狄道东川”后,李广祖父李伯考肯定在这里受封了大块祭田和庄园,否则他怎能在此地“因家焉”呢?“因家焉”之后,村前屋后特意栽植槐树并以“槐里”为村名来表达对秦地祖居的怀念,自是情理中事。临洮人把本地“槐里”叫成“槐树里”是当地口语叫转音的结果。例如他们把城内叫“城里”,乡下叫“乡里”,北乡、南乡叫“北乡里”、“南乡里”等等。我认为《史记》上所说的“自槐里徙成纪”的槐里,不在关中,而在狄道。《北史·序传》亦云:“仲翔讨叛羌于素昌,一名狄道。仲翔临阵殒命,葬狄道川,因家焉。《史记》李将军传所云其先自槐里徙居成纪,实始此也”。即“始自狄道槐里也”。这正说明李广家是由狄道槐里徙居成纪的。这么一解,《史记》与《新唐书》之间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起着互补的作用。
1986年、1990年笔者前后两次去临洮县考察,当地有人说,“东二十里铺槐树里之得名是因该村早期居民是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不是陕西)大槐树下迁来而得名的”。我曾反问,“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疏散全国各地人口成千累万,为什么没有成千上万个槐树里呢”?
据《史记》载,最初这个陇西李氏的狄道、成纪两房在汉武帝末年,李广儿孙辈时,都已经“名败”,已经“凌迟衰微矣”。但是后来怎么又成为中国最显赫的家族,这正是下面要谈的问题。
二、陇西李氏大兴于唐玄宗附宗之后
先谈一下两房“中兴”的情况:陇西李氏狄道房为李广晚辈族人。汉世虽已“衰微”,东晋以后又累世为宫,功著秦陇,世称陇右豪族。十六国时期,李广远房十六世孙狄道李暠在敦煌建立了西凉政权,其人是个“英姿杰出”“开国化家”的人物(《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建国后仍称藩于晋,事晋不改臣节。西凉立国仅二十一年,就被北凉沮渠蒙逊所灭。失国后其孙李宝“北奔伊吾(今新疆哈密),臣于蠕蠕(柔然)”。拓跋焘西征,公元442年(太平真君三年),“沮渠无讳弃敦煌,走渡流沙”。李宝归魏,复居敦煌。任北魏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封敦煌公。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定四海望族,以(陇西李)宝等为冠”(《新唐书·高俭传》)。李宝家“人位兼举,因冲(李宝少子)宠遇,遂为当世盛门”(《魏书·李宝传》)。我认为这只能说是陇西李氏狄道房的中兴时代,并不是成纪房的中兴时代。
再说成纪房。成纪房虽在西汉时已经“凌迟衰微”,但那只是就中原地区而言。李广嫡孙李陵降匈奴后,“子孙代居北狄”。别忘了北狄还有一支成纪房李广嫡裔。后来他们又“随魏南迁,复归汗、陇”了(《隋书·李穆传》)。李陵后裔“复归汧、陇”之后,李贤、李穆弟兄历任周、隋两朝大将军、柱国将军、太师等职。竟至“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隋书·李穆传》)。史家称赞他们“自周隋,郁为西京盛族”(《周书·李贤传》)。我认为这正是陇西李氏成纪房的中兴时代。
一般地说,陇西李氏由中兴而“大兴”、而“遍地开花”是在李唐建国之后。具体点说,是在李唐第六代皇帝唐玄宗“确立凉武昭王为始祖”之后⑴。天宝元年(742)他曾诏令“凉武昭王孙(李)宝已下”“四公子〔房子〕孙,并宜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唐会要》)。这一下陇西李氏就名正言顺地编入皇族户籍了。因为狄道、成纪两房都是前将军李广的后人,所以出自李陵之后的李白说他“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赠张相镐·其二》,所以房玄龄等修《晋书》时也把狄道李(凉武昭王)的籍贯改为“陇西成纪”这个显望了。反正都是“陇西李氏”嘛。
据唐人《姓氏谱》(唐·吕才等撰),唐代“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明代杨慎据此又考,李唐本赵郡李氏,“虽帝系之贵,亦自屈居第三”。如果和陇西李氏联了宗,必然可以提高皇室的门第。谁想到李唐附宗于天下第一显望陇西李氏之后,“唐人十三望之李皆冒称宗室(陇西李氏)”。“唐帝亦乐其族姓之繁,不暇考其真伪也”。杨慎对此又进一步分析:“大抵唐人族姓多冒滥,如令狐楚入相后,天下姓胡者改‘胡’为‘狐’,而上加‘令’字以附之。呜呼!宰相之势不过十年,而人竟改姓以附之,况堂堂一统天子三百年之久,其冒附不知几百千矣”⑵。窃以为西汉初的陇西李氏可以比作一株大树,狄道房和成纪房不过是这株大树的两大支干。但是经过七八百年的繁衍生息和人世沧桑,到大唐帝国时代就形成了“遍地成林”、“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壮观场面。李白天宝十一载(752)诗云:“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赠清漳明府侄聿》),如实地描绘了这一盛况。
杨慎所谓“唐人十三望之李皆冒称宗室”似乎仅限于唐代的李姓汉人。但是我认为还应包括原为汉人汉姓而赐姓为李的人。如徐世绩、刘季真、杜伏威等。他们既然与附宗于陇西李氏的李唐同姓,当然也该是陇西李氏了。不仅如此,还应包括唐代的“外族”人呢:柳城李氏为契丹族;武威李氏为西胡族;高丽李氏为高丽种;鸡田李氏为回族;范阳李氏疑亦胡族;代北李氏为西突厥种·……⑶。这里还要注意到常有这种情况,这些“外族人”的部落酋长如果赐姓为李或改姓为李,整个部落成员就都以酋长的姓氏为自己的姓氏了。不光包括上述唐代的“外族人”,还要包括唐代的“外国人”呢:李释迦是中天竺人;李密翳是波斯人;李弥乾是西天竺人;李彦升是大食人;李恂、李玄弟兄及其妹李舜弦是波斯人。……这些以文学知名的人物都是“胡人国姓”的⑷。其实“外族人”也罢,“外国人”也罢,既然乐于姓李并附宗于李唐又转而附宗于陇西李氏,他们子子孙孙自然都是陇西李氏家族的成员,同时世世代代也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了。1982年人口普查,李姓的人都是“汉人汉姓”,并没有什么“外族人”,更没有什么“外国人”,正说明了这一点。
我感到李唐打开“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局面以后,所有李姓的人对自己的家族都怀有一种特殊的自豪感,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就说他家“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旺)”。他本人也想“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不仅如此,即使“原来姓李”,后来又“不姓李”的人也还是怀有这种自豪感的。如当代学者胡适就说:“我原来不姓胡,我们绩溪姓胡的都是李唐的后裔,应该有大志而有所作为”⑸。这固然是一种“家族自豪感”,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民族自豪感”呢?我认为民族自豪感是从成千累万的“家族自豪感”中“升华”出来的“结晶”。
据说香港有个“世界李氏宗亲总会”,在台湾、韩国、日本、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均设有分会。可能为了“百代期荣亲”吧,各地会员均设有“陇西堂”匾额和神主,用以进行“慎终追远”的祭祀活动。这固然是“李氏家族”有强大凝聚力的表现,但是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有强大凝聚力的表现呢?我还是认为没有千千万万个“家族凝聚力”形成的“合力”,“民族凝聚力”也就丧失了它的“原动力”。
——本文载《李白家世之谜》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243-249页;《李白家世之谜(增订版)》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第243-261页;台北《绥远文献》第18期。
(张书城就读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兰州大学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
————————————————
注释:
⑴张书城:李唐宗室、李白、李明振都是冒充凉武昭王之后的,《李白家世之谜》第103-117页;原刊《敦煌学辑刊》总第21、22期。
⑵转引自詹锳《李白诗论丛》第19页。
⑶据《陈寅恪读书札记》《新唐书》之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⑷蓝文徽《李白的氏族与籍贯》,《民主评论》[台湾]第五卷第十三期。
⑸1992年8月28日《团结报》徐允明云:据《胡氏宗谱》记载,“公元904年,朱温篡权,唐昭宗被杀,何皇后之新生太子,由近侍胡三抱出宫养在婺源考水,传至15世孙明善时,由考水迁至绩溪上庄”。胡适是对本族人说这番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