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被打成“美日蒋”三料特务,他下令处死,毛主席说了4个字

文摘   2024-11-16 19:31   辽宁  
这是新中国“第一夫人”冤案,王光美因此入狱12载,整个案发过程细思恐极。
1966年,国民党元老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离世,原本与我党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人,竟然意外引发了一场“梅花党”案。

成千上万的人被诬告为梅花党成员,其中受伤害最严重的,要数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了。
有人用一卑劣手段,污蔑她是“梅花党党魁”,王光美一时间百口莫辩,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一场更大的风波迅速席卷全国,当时发生了什么?
李宗仁夫人去世后,意外牵扯出一桩特务案,梅花党震惊全国
1966年一个深秋的午后,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张大字报,上面的内容触目惊人。
只见上面写着,李宗仁的妻子郭德洁,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务组织的负责人,她此次回国就是为了完成一项重大的秘密任务。

郭德洁是李宗仁的第二任妻子,陪着他走南闯北,周旋于同仁间的关系,扶持丈夫登上副总统的位置。

抗战期间,作为“第二夫人”的她,为国家积极奔走呼吁,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1965年,李宗仁夫妇秘密回国,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没想到,郭德洁因乳腺癌发作,于次年去世。

她的离世原本并未掀起多大的波澜,甚至李宗仁本人,都于亡妻病故4个月后令娶,谁知却在国共两党别有用心之人的推动下,变成了一桩疑案。

当时大字报上赫然写着:郭德洁回国参观时,与潜伏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美国中情局特务,进行了秘密接头,并在国内从事破坏活动,接头信物是一枚金质梅花形的胸针。

国民党的挑拨离间之计,竟成压倒王光美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字报一出,社会各界一片哗然,蹊跷的是,当时就连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和陆定一的妻子严慰冰,都被卷入其中。

更惊悚的是,造反派主编的小报,竟然大放厥词,称郭德洁在病重期间,特地拿出梅花胸针和王光美接头,向她表明身份。

目的就是为了唤醒王光美,让她去完成搜集军政情报、组织策划破坏活动、建立基地等任务。

如果不是郭德洁人之将死,她也不会在关键时刻,召唤出“梅花党党魁”王光美。

针对梅花党的谣言,周总理等领导人曾明确表示不相信,断定这是台湾方面的阴谋。

因李宗仁夫妇归国的消息,曾经轰动全球,蒋介石恼羞成怒,责令情报部门作出检讨,并严惩了一批高官。

国民党情报爪牙谷正文,就此炮制了一篇《郭德洁之死》的文章,明里暗里地污蔑郭德洁是梅花党成员,是美国大特务。

事实上,自从李宗仁回国后,王光美与郭德洁只在欢迎宴会上见过一面,用胸针“接头”纯属子虚乌有,可当时刘少奇正在蒙冤,造反派对王光美百般凌辱,将其秘密关押。

就在王光美为洗脱梅花党罪名,而据理力争时,另一顶更大的“帽子”,毫无预兆地扣在了她的脑袋上,灾星们为了扳倒王光美,使出了怎样卑劣的手段,结局如何?

为获得王光美的黑材料,那伙人无所不用其极!

1966年,王府井大街张贴了一张离奇的大字报,其中提到一枚特殊的胸针,王光美随后锒铛入狱。

李宗仁之妻郭德洁去世后,传出她是美国中情局特务,而她来到国内接头的“梅花党党魁”,正是“第一夫人”王光美。

因“梅花党”案身陷囹圄的王光美,很快又迎来了致命打击。1967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承祚和妻子袁绍英,突然被人冲到家里抓走。他们夫妻二人,都和王光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杨承祚曾是辅仁大学的教授,王光美又和袁少英的妹妹交好,经常上他家做客。就因为这层再正常不过的关系,这对夫妻就被小人给盯上了。

因杨承祚的妻弟在美国工作,从事的还是高精尖的航空研究,杨承祚便遭到了非人的折磨。

他们逼迫杨承祚供出王光美是美、日、蒋三料特务。在怀疑一切的气氛下,杨承祚在重病之下,被迫承认自己是特务,心梗发作惨死。

林彪要枪决王光美,毛主席喊出4个字,多年后沉冤昭雪

但那些人还是不满足,又找到了1944年时,出任辅仁大学的代理秘书长张重一。为了获取王光美“当特务”的资料,甚至不惜动用一切医疗手段,想方设法延长他的生命。

在奄奄一息之际,张重一被诱导说道:“王光美这人实在是个特务,还不是一般特务,是个很具体的特务。

工作人员欣喜若狂,问道:“你听谁说的?”张重一回答,是从一封信上知道的。

继续追问下,他又说,“还不是信,就是从咱们政府的公报上,我知道的……”

工作人员又问:“王光美是什么人?”

张重一回答:“她是个共产党员。”

在被拘留的27天中,张重一被突击审查了21次,一个垂危病人神志不清的话语,被专案组荒唐地说成是,他断断续续地交代了,有关王光美特务的几个情况。

林彪要枪决王光美,还是毛主席拦了下来,枪下留人。王光美在狱中待了12年,于1978年沉冤昭雪。您对两起冤案如何评价?关注懂人物,下期见。

参考资料:

《刘少奇冤案始末》九州出版社  作者黄峥 93到98页

李盛平.中国近代人名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593


懂人物
懂百态人物,评百味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