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0月24日,我们进行了一期橡树线上读书会活动,这次大家一起阅读的是巴克斯特《圣徒永恒的安息》这部经典,许多书友都从这本书中受益良多。我们精选了几篇书友的读书感想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2024年2月之前,我从未接触过橡树共读这类专业书籍。然而,今年年初,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愿望,希望通过阅读这类书籍来坚定信仰,让人生之路更加坚实。同时,我也有些小恐惧,担心自己在不经意间犯错。
于是,在2月份,我经人推荐加入了共读群,开始了每月一本书的阅读之旅。8月共读结束后,群里有人介绍了《安息》这本书,但初看书名我并未被吸引。然而,随着群友们每日对此书的探讨,我的好奇心和挑战欲被激发。
带着“何为真正安息”的疑问,抱着通过这样的方式增进与Shen关系并同时做服侍这样的心态,我开始阅读《安息》。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安息有了初步认识。本书从定义、原因和实现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清晰梳理。安息是肉身与灵魂分离后,圣徒得到最大程度完善,摆脱罪恶,亲近并永久享受ShangDi的幸福状态。我们需要安息,因为它是JiDu为我们赎来的产业,是圣徒白白得来的礼物,其喜乐直接来源于ShangDi。
要实现安息,我们需要将其视为生命的主导,排除杂念与忧虑,聚焦目标。在追求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其他诱惑,此时我们需要通过诚心祷告看见真实的自己,并寻求帮助。同时,进行觉察反省、默想和审问,调整后再去践行验证。默想在通往安息的路上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养成固定时间、地点做固定事情的习惯,将默想融入生活。
此外,我们还要将沿途的美好分享给所遇之人,让他们一同前行。虽然我知道自己无法一下子做到所有,但我相信可以逐一尝试和实践。在追求安息梦想的途中,我已经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宝盒,将沿途获得的珍宝一一放入,助力我更快地奔向那美轮美奂之地。
书中第218页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生活中的悖论:我们每天似乎都在接触机会与资源(如桌上的面包和井中的清水),但如果未能真正吸收、利用它们来滋养自己(即以全新的灵魂去体验和成长),那么这些机会与资源便如同虚设。
因此,我们不应仅仅为了形式上的“做”而去做某件事,而应时刻保持对自己行为动机的清醒认识与深刻反省。在着手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我们都应扪心自问:我们做这件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内心的成长与收获,还是为了表面的忙碌与完成,或是外界的认可?
通过这样的自我审视,我们能够确保自己的行为是出于内心的真实需求与渴望,而非盲目跟风或逃避现实。唯有如此,我们的努力才能转化为滋养心灵的甘露,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成长,避免陷入“虽有面包在手,却仍饿死;虽近水井,却仍干渴”的悲哀境地。
[本文作者:李*芳 ]
点击图片 ↓ 即可购买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