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S亮点文章|不同产地黑芝麻加工前后风味差异-风味组学和广靶代谢组学研究

文摘   科学   2024-04-12 17:40   湖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第1期

近日,Oil Crop Science2024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对不同产地芝麻加工前后的研究文章,周琦特聘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助理研究员杨旖旎为第一作者。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木脂素、生育酚、类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其营养组分随产地不同而有差异。本研究通过风味组学和广靶代谢组学确定了来自中国、越南、缅甸的三种黑芝麻加工前后的香气和口感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不同产地黑芝麻感官特征,促进特定加工策略制定,最终改善产品的风味质量。

研究背景


滋味特征是衡量芝麻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热处理加工可以改善芝麻的颜色、味道和质地。然而,热处理会影响代谢产物的生成,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也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木脂素、生育酚和甾醇的减少。代谢组学分析有助于解析芝麻的代谢物质基础和变化,了解其风味和口感差异的形成机制。

研究策略


此研究利用UPLC-MS/MS和GC-MS技术,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和风味组学对分别来自中国、越南、缅甸的黑芝麻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加工前后三种黑芝麻产生的物质代谢差异。此外,还鉴定了加工前后的黑芝麻中与苦味相关的特征代谢物。

研究结果

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出加工前后黑芝麻中共含有62种气味化合物

2中国产区的黑芝麻粘度低且易咀嚼

3. 在生、熟黑芝麻中检测到933种代谢物,可分为6个Cluster

4. 基于对黑芝麻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出145种物质与苦味相关


图1. 不同来源的黑芝麻的主成分相关分析及风味分析

2. 不同来源的黑芝麻挥发性成分、风味热图及感官评价雷达图

图3. 黑芝麻代谢组学分布图及滋味特征关联图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  周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家健康油脂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油脂风味化学及分子调控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H指数22,为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

END

#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6242824000083

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全文





Oil Crop Science
追踪油料科学研究最新进展及产业动态、推送OCS热点文章与点评、传播油料油脂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