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于轩辕氏,出自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属于以先祖官称名字为氏。
3.源于姬姓。
4.源自古代共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
5.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齐官吏洪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6.源于改姓,属于避讳改姓为氏。
7.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8.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9.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0.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1.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为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共工本姓共氏,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传说他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到大禹时,共工氏又起了不臣之心,大禹镇压了他们后,就把他们放逐到了江南蛮荒之地,共工氏的后人在江南定居后,为了让后世子孙记住他们的祖先作过水神,就给共字加上水旁,以此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样就形成了洪姓。
郡望:洪姓郡望主要有 平山郡 敦煌郡 宣城郡 豫章郡
平山郡: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黄海北道。临近“礼成江”畔,具有悠久的历史。
敦煌郡:一作炖煌郡,郡名,汉王朝于同年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区归酒泉郡管辖。分武威、酒泉两郡之地,设张掖、敦煌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西部置。
宣城郡:是在东汉设置,汉顺帝刘保永和四年(139)至汉桓帝刘志建和元年(147)在丹阳郡南部置宣城郡。以境内有宣城县而为郡名。区域包括今安徽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宣城市一带。不久废。晋太康元年(280)复置。咸和四年(329年),改属豫州。南朝宋初,宣城郡属扬州。大明元年(457),改属南豫州。开皇九年(589),隋平南朝的陈,统一中国。改南豫州为宣州,废宣城郡,治宣城(宛陵故城)。大业三年(607)四月宣州改宣城郡。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宣州为宣城郡。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废宣城郡。
豫章郡:郡名,楚汉之际置。治南昌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汉豫章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西汉后期隶属于扬州刺史部。汉末,孙策厘豫章郡置庐陵郡,孙权厘豫章郡置彭泽郡、鄱阳郡。西晋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唐时改豫章郡为洪州。
【释义】洪,从水、从共。从“水”,表明洪人生活在河道纵横的水边。
一、 总 论
人生天地间,理应德为先。
兴家勤为本,业兴家昌隆。
知书而达理,尊礼且崇义。
仁义行天下,家和万事兴。
做人须正直,不做奸邪人。
二、 知 书
少年入学门,勤勉求学问。
学而优则仕,智慧伴终生。
学海本无涯,求学无止境。
尊师博知识,学教共勉之。
学而以致用,不做空谈人。
三、 礼 义
尊礼品高尚,崇义行天下。
善心性若水,仁义值千金。
德行天地宽,厚德则载物。
施舍行善事,志远福绵长。
友邻睦亲朋,和谐共富有。
四、 勤 勉
人勤春来早,家勤则丰盈。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勤劳能致富,懒惰怡人生。
不可怨天地,自强自励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五、 家 和
人以家为庭,家庭和为贵。
幼教贵以循,不可宠惯娇。
男儿当立志,女人善持家。
夫妻敬如宾,家庭则温馨。
尊老更爱幼,中坚两传承。
六、 警 戒
谦虚行得远,骄狂必短行。
处世有理想,不做妄目人。
待人讲诚信,欺诈乃小人。
赌博误人志,吸毒废人生。
酒肉穿肠物,节制益身心。
健身可强体,淫邪少光阴。
多做正经事,不为缺德人。
举止须端正,行为要文明。
遵纪且守法,争做高尚人。
包容大度者,善良人敬之。
有鉴古月事,多效圣贤人。
共工、姬肸(伯侨、杨肸、杨候)、姬叔段(共叔段)、姬共仲(庆父)。
四言通用联
三陪凤阁;四达銮坡: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金石学家洪适。
才称四子;书列三奇: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洪师民四子俱有才名。
瑞成连理;图写慈恩: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洪皓以宁海主簿摄县令事,轻赋税,恤孤寡,衙中荷花、桃实、竹枝皆成连理,人称“三瑞堂”。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洪亮吉绘《机声灯影图》,以示不忘母教。
洪皓我祖;节著冷山:洪氏大宗祠位于泉州东门草埔尾(现温陵路与湖心街交界处),原占地约一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
忠贞贯日;感动天颜:洪氏大宗祠正祠悬山式木构架筑于石台基上,祠门木构,中间大门作几何棂窗,隔扇对称,两扇雕梅花,另两扇分别雕有鹿凤、龟鹤配翠竹,竹叶精心设计雕刻联句,这些联句往往没有被参观者发现。
缵承绞绫;荐任赤泉:福建省泉州市草埔尾洪氏大宗祠联。
甘棠遗爱;聚族瓜绵:福建省泉州市草埔尾洪氏大宗祠联。
五言通用联
文章高天下;姓字列榜头:全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左都御史洪英,永乐中会试第一。
事可对人语;心常如水平:此联为南宋朝时期的诗人洪咨夔自撰联。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驷马高车地;忠臣理学家:福建省泉州市草埔尾洪氏大宗祠联,祠门硬山式筑于石台基上,中门楣上嵌“洪氏大宗”匾,门边石柱刻有清咸丰己未年(公元1859年)举人洪翟离撰书的这副对联。
六言通用联
三洪名满天下;一军功安社稷: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医洪适,字景伯,鄱阳人。幼敏悟,与弟遵、迈,先后中词科,由是“三洪”名满天下。
宋朝忠臣世系;剑州少府名宗:此联为福建省沙县夏茂镇洪氏宗祠“敦煌堂”堂联。
七言通用联
宗山拱秀隆基业;星斗长明映画堂:此联为台湾省南投县草屯镇洪氏家庙“敦煌(洪氏郡望)堂”联。
天帝次子声威远;共工水神源脉长:上联典指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自称天帝次子。下联典指洪氏始祖共工有水德,被奉为神明。
九重早见长杨赋;一世先传短李诗: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学者兼文学家洪亮吉(公元1746~1809年)书赠联。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又号更生居士,江苏阳湖人(今江苏常州)。清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工篆书,有《洪北江全集》。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诗人洪咨夔事典。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敦盛宗支,源来一本;煌明衍派,义属同家:此联为台湾省南投县草屯镇洪氏家庙“敦煌(洪氏郡望)堂”联。联首(鹤顶格)嵌“敦煌”堂号。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此联为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洪家塘洪氏宗祠联
派别衍敦煌,宗支百世;地灵钟衮绣,庙貌千秋:福建省泉州市草埔尾洪氏大宗祠前的这副对联,相传是翰林院编修龚显曾的笔迹。
兄弟俱才,争比谢家之四;父子皆宜,竟夸宁海之三: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医洪适事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政和进士洪皓及其子洪适高中词科的事典。
由嘉应居石坑,尊祖敬宗,长念馨香俎豆;迁花峰住官禄,光前裕后,宏开礼乐冠裳:此联为广东省花县(今广东广州花都区)官禄镇土布村洪氏宗祠联。
节著冷山十五年,衔命抱符,忠贞志远□苏武;派分晋水廿余疏,劾奸弭患,铁石心迈迹琼崖:福建省泉州市草埔尾洪氏大宗祠正祠四至五排柱心位设七层神龛,神龛雕工精美,闽南许多庙宇都纷纷前来仿造。
由嘉应,徒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藉花峰,贯花邑,光前裕后,耕也学也,恢宏敦煌之遗风:此联为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洪氏宗祠祖公棚联。
为了姓洪的人
传下去吧!
你身边有木有姓洪的人?
家人?
亲戚?
恋人?
朋友?
同学?
知己?
蓝颜?
洪姓人顶起!